• 7

如果不懂股票怕有風險將錢都拿去買儲蓄險兩%是不是很笨呢?

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恕刪)

沒錯!
現在2%的儲蓄險, 等到將來負利率的時候, 或許又會變成"當年的聰明選擇"!
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

如果算實質利率~就是名目利率減通膨率,台灣目前算接近負利率。這要看您消費什麼東西而定。
若以銀行利率而言,利率若趨近於零,那肯定物價飛漲,實體財貨如黃金就會漲,黃金沒利息,還要保管費,本身就是負利率產品。那為何有人要買黃金,就是預期通膨、預期貨幣貶值。那時股市也許比現在高非常多。
因此在利率如此低的時候去買儲蓄險,不是明智之舉,尤其明年金管會要壽險業降低"責任準備金",那保費會增加,預定利率也會降低。現況存銀行定存或投資股市是較好選擇,只是比率問題而已。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1
分散風險也是對的,+1
但『將錢都拿去買儲蓄險兩%是不是很笨呢?』
對!答案就在題目中!

這是把錢 歐硬 到2趴的儲蓄險,
這種利率跟通膨賽跑,輸的機率是很高的...

這種極端的作法,
我實在替這些錢難過,
$找錯了主人,
主人沒辦法看出你的潛力
認為你只能讀資源班,
事實上,你是可以上資優班的!

不想承擔任何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

難道就不能
20%放ETF、
20趴放儲蓄險
60趴放定存(等時機或定期定額轉放ETF)

或者是
20%放ETF、
40趴放儲蓄險
40趴放定存(等時機或定期定額轉放ETF)

又或者是....(自己調配符合自己需求的配置)

崩盤時,錢被鎖在儲蓄險
甘有卡好?!
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恕刪)
全儲蓄險也沒什麼不好

一半台幣, 一半美金, 這樣平均起來應該有3%

高保額 "優惠" 後, 會再提高一些

3% 複利, 時間拉長也是很可觀的.
英英間LKK +1
-------
以下我從網路上COPY下來的:
事實上,當市場利率愈走愈低、甚至是零利率時,對巴菲特來說,應該是「天大的喜事」。2017年3月道瓊指數二萬點之際,他曾公開表示,假如未來10年,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直維持在2.3%(當時的情況,現已降至1.5%附近),沒買股票的人肯定會非常後悔,因為他預計道瓊指數有機會上看10萬點,而如果市場一直停在零利率,股票的本益比將上看100倍或200倍。

巴菲特也曾比較道瓊指數在1964年至1998年之間,前面17年和後面17年的差別,來證明利率走低的好處。

在1964-1981年的第一個17年期間,美國GNP(國民生產毛額)增長率高達373%,但道瓊指數卻只從1964年初的874點,小漲到1981年底的875點,幾乎原地踏步。

而1981-1998年的第二個17年,美國GNP增長率只有177%,不到第一個17年的一半,但道瓊指數竟然從875點,飆漲到1998年底的9181點,漲幅近10倍,成就難得一見的大牛市行情。

英英間LKK wrote:
如果算實質利率~就是名目利率減通膨率,台灣目前算接近負利率。這要看您消費什麼東西而定。
若以銀行利率而言,利率若趨近於零,那肯定物價飛漲,實體財貨如黃金就會漲,黃金沒利息,還要保管費,本身就是負利率產品。那為何有人要買黃金,就是預期通膨、預期貨幣貶值。那時股市也許比現在高非常多。
因此在利率如此低的時候去買保險,不是明智之舉,尤其明年金管會要壽險業降低"責任準備金",那保費會增加,預定利率也會降低。現況存銀行定存或投資股市是較好選擇,只是比率問題而已。...(恕刪)
要冒風險追求報酬,或安心領沒驚喜的2%,看個人選擇,當然兩者也可並存。
我是從備用閒錢中挪出一部分買儲蓄險,無風險、利率比定存高,這就是我想要的。這東西本來就是死豬價報酬率,若是看著股市漲就幹譙,豈不精神錯亂。
躉繳熬三年小賺,6年期繳大概熬個6~7年小賺,沒什麼鎖住不能動這回事。更何況這是最末端的閒錢,真想要去動,大概是台股四千點以下吧!
我倒是好奇,視儲蓄險如糞土的股神,股票買好買滿了嗎?身上只留股票不留錢?
wangxyz wrote:
躉繳熬三年小賺,6年期繳大概熬個6~7年小賺,沒什麼鎖住不能動這回事...(恕刪)


躉繳資金閉鎖期3年,若是提前解約第一年未滿二年本金損失約25%以上,第二年未滿三年本金損失約16%以上

六年期資金閉鎖期六年,若是提前解約第一年未滿二年本金損失約60%以上,第五年未滿六年解約本金損失約20%以上

期間內若是有資金需求想保單借款,借出自己的錢來應急一下,很抱歉台幣保單年息4%,美元保單6.5%!!

有很多理財方式的風險是比保險公司倒閉還要來的低,利息或報酬率卻更高!

舉例:
美國TLT
00679B元大美債20年,年息約2.5%
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年息4%以上
00717 富邦美國特別股,年息4%以上

以上都跟股市負相關,意指有股市大跌時反而會上漲的特性,反之當股市大漲時則有可能會呈現小跌的狀況

再怎麼保守理財也該25%股票ETF例如0050.00850.006208.00692.美國VT+75%債券ETF,平均年化報酬率有5%左右

就算遇到百年難得股災股票修正50%,這個投資組合未實現帳面虧損也不會超過-5%,放個六年本金成長30幾%後你還會在意-5%的波動嗎?

如果配息再投入根據72法則來計算15年後本金成長100%到8000萬,再把本金4000萬抽出來放口袋,保留4000萬在市場,這樣還需要擔心股價的波動嗎?


當股災底部反轉的時候,積極型的投資人也可以將75%的債券ETF賣出改成100%股票ETF,既不會錯過資產穩定5%成長,也不會錯過財富重新分配的加碼機會!

25%的股票下跌50%佔1/4
75%的債券上漲10%(10%是非常保守的估值)佔3/4
兩者相加之後再除以4
(-50%+30%)/4=-5%

儲蓄險六年期前六年每年只有1.3%左右
人生有幾個六年可以浪費?
請Google 72法則,懶的再打字


想學習或了解就去看書,看別人是如何理財,本金4000w絕對值得你花幾百幾千元還有一點時間去了解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

財務自由的人生
客家阿源 wrote:
躉繳資金閉鎖期3年,...(恕刪)

唉 事已至此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by 朱爸



阿源大最後一句乍看以為是在罵我
2021 全力VT
客家阿源 wrote:
請Google 72法則,爛的再打字

有些話不吐不快,X的又浪費我看書的時間...(恕刪)

投資若只是紙上談兵,那還不簡單。
若買了儲蓄險就沒錢投資,還得時刻擔心提早解約會賠錢,就別買了唄!
O的又浪費我看影片的時間!
客家阿源 wrote:
躉繳資金閉鎖期3年,
舉例:
美國TLT
00679B元大美債20年,年息約2.5%
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年息4%以上
00717 富邦美國特別股,年息4%以上

以上都跟股市負相關,意指有股市大跌時反而會上漲的特性,反之當股市大漲時則有可能會呈現小跌的狀況

再怎麼保守理財也該25%股票ETF例如0050.00850.006208.00692.美國VT+75%債券ETF,平均年化報酬率有5%左右

就算遇到百年難得股災股票修正50%,這個投資組合未實現帳面虧損也不會超過5%,放個六年領30幾%的利息後你還會在意5%的波動嗎?

25%的股票下跌50%佔1/4
75%的債券上漲10%(10%是非常保守的估值)佔3/4
兩者相加之後再除以4
(50-30)/4=5%
...(恕刪)


你以為你的方案對版主有任何幫助嗎?
回答別人的問題,請用別人的立場,考慮別人的金融知識層度行嗎?
會問儲蓄險有沒有風險的人,請問你
他有買過股票嗎? 他可能去開戶嗎? 他會開嗎? 他敢買任何一張股票嗎? 0050 他聽得懂嗎? 買大同好,還是 0050好,有辦法解釋嗎? 你解釋不來,請問他用大同電鍋 20年用不壞,他敢買 大同,還是買像詐騙號碼的 0050 ?
他有買過 ETF嗎? 他一輩子有機會搞懂什麼是 ETF 嗎?
他會用英文唸他的電話號碼嗎?
他會開複委託嗎? 靠,還 VT 咧,請有點人生閱歷,好嗎?
他會開國外網銀嗎?

思考上述的問題,你就會了解你到底在鬼話,還是在找方案。
人家標題就說不懂股票了,還能扯到 etf,債券,VT?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