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恕刪)
沒錯!
現在2%的儲蓄險, 等到將來負利率的時候, 或許又會變成"當年的聰明選擇"!
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
HWT2013 wrote:
未來的事,誰人說得準,父執輩時期,定存6%以上,股票動不動時常漲停,一路至萬點以上,那時跑去買8至9%的儲蓄險的人,被親友罵笨蛋,把錢給壽險公司花用,結果現在卻令人羨慕!而原本笑人的,十之八九都在股市受到嚴重傷害。誰知道,未來台灣會不會走向負利率呢?分散風險是正確的做法!...(恕刪)
英英間LKK wrote:
如果算實質利率~就是名目利率減通膨率,台灣目前算接近負利率。這要看您消費什麼東西而定。
若以銀行利率而言,利率若趨近於零,那肯定物價飛漲,實體財貨如黃金就會漲,黃金沒利息,還要保管費,本身就是負利率產品。那為何有人要買黃金,就是預期通膨、預期貨幣貶值。那時股市也許比現在高非常多。
因此在利率如此低的時候去買保險,不是明智之舉,尤其明年金管會要壽險業降低"責任準備金",那保費會增加,預定利率也會降低。現況存銀行定存或投資股市是較好選擇,只是比率問題而已。...(恕刪)
wangxyz wrote:
躉繳熬三年小賺,6年期繳大概熬個6~7年小賺,沒什麼鎖住不能動這回事...(恕刪)
客家阿源 wrote:
躉繳資金閉鎖期3年,
舉例:
美國TLT
00679B元大美債20年,年息約2.5%
00751B元大AAA至A公司債,年息4%以上
00717 富邦美國特別股,年息4%以上
以上都跟股市負相關,意指有股市大跌時反而會上漲的特性,反之當股市大漲時則有可能會呈現小跌的狀況
再怎麼保守理財也該25%股票ETF例如0050.00850.006208.00692.美國VT+75%債券ETF,平均年化報酬率有5%左右
就算遇到百年難得股災股票修正50%,這個投資組合未實現帳面虧損也不會超過5%,放個六年領30幾%的利息後你還會在意5%的波動嗎?
25%的股票下跌50%佔1/4
75%的債券上漲10%(10%是非常保守的估值)佔3/4
兩者相加之後再除以4
(50-30)/4=5%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