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girl wrote:
1.那文中這位朋友...(恕刪)
做決策不能忽略生存者偏差的影響,一成自備款,貸九成,房價漲三倍,這是全台灣的普遍現象嗎? 有超過一半機會可以用這樣的條件持有物件嗎? 以及得到這樣的漲幅嗎?
我前面的試算有提到,房地產投資,感覺賺比較多,那是因為使用了房貸這樣的"融資"方式投資,用一塊錢,操作3塊錢的標的,你頭期款一成,那是用一塊錢去槓桿操作10塊錢的生意,如果期間利率上升,讓繳息壓力逼著投資者出脫房子,是有像股票這樣好進好出嗎? 以0050來說,你持有個1000萬元的部位,在日均量5000~8000張的成交量,4~5億元的規模下,五分鐘、十分鐘就消化掉了。但如果是房子,在正常房市交易下,少說也要磨蹭個三到六個月才能完成交易。
但要是在市場出現狀況,整個變成買方市場,房市交易量很容易急縮,這時不是要大拍賣才能出場,要不然就是要有足夠的底氣,熬過這一段低谷。對自備款只能付一成去買房子的人來說,底氣不足,管你房價漲多少,房貸還沒繳完,房子你只是掛名而已,很容易變法拍屋,那損失可就會相當慘重。
另外說投資房產,可以有房租收入,但別忘了,我前面的試算當中,如果計入股價價差的資本利得,股市得到的整體回報,相對於房產,是有明顯的風險溢價的,而且還沒動用到融資去槓桿操作。用這部分的風險溢價去租房子是足夠的。再來就是買房子,房價包含了地價和房屋兩部分,地價長期是只漲不跌的沒錯,但是房子讓你住個30~50年,是需要拆掉重蓋,是有重置成本的,以現在一坪7~10萬的行情來說,重建25坪的房子,就需要花250萬,三十年後通膨算你兩倍就好,房價沒漲500萬,那也不算有賺到,而且,就算房價真的有漲五百萬,但只要重建後,你要繼續住,那你是必須掏出五百萬的現金,或者再貸款五百萬來支付這重建費用的,房價再怎麼漲,對你來說只是紙上財富。但對租屋者來說,房子有小問題,房東負責處理,房子爛到不能住了,換間房子租就好。
再者,房子買了之後,對於找工作來說,就有種狗被拴住的感覺,變相的限制了自己工作選擇。總而言之,沒有事情是十全十美的,如果有某種規劃、投資,讓你覺得有百利而無一害,穩賺不賠的,那肯定是你漏掉考慮什麼條件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