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ETF列表 (資料已更新。請移駕新樓。)


ayz847 wrote:
1.黃底 ─ 50...(恕刪)


看到規費超過1%的地雷這麼多,有超商的概念唷 XD
反正選來選去你都是要給人賺的,多出一點分杯羹
路過,記註一下,有空好好研究,感謝!
~~~~~~~~~~~~~~~~~~~~~~~~~~~~~~~~~~~~~~

元大美債20年規模200億以上,經理+保管費是0.2%喔。


昨天有個新聞,講說台灣人喜歡投資,裡面提到台灣投資人預期股票報酬率平均是10%左右。

但台股市場長期平均報酬大概是7%多。

台灣人喜歡投資,但如果連"個人績效要長期勝過市場報酬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這種基本概念都沒有,也難怪許多散戶永遠都是輸家。
sgxm3 wrote:
個人績效要長期勝過市場報酬是極為困難的一件事 ...(恕刪)

還是有不少人自以為可以作到。所以,
選股至上、停損第一、技術本位、當沖優先、......
說說我的偏好。
沒道理、沒根據,只是個人偏好。
不建議現在進場,密切觀察即可。


前輩 您的偏好中除0056跟0050還有那些會配息的。謝謝
在此高點 若投入0050與0056現有資金3成,跌1成再加碼1成資金不知這樣是否合宜?這波多頭真的好久喔 前輩真沉的住氣,空手這麼久,不像我買反1陪了一些。
晴耕雨讀1495 wrote:
除0056跟0050還有那些會配息的

00679B(債券),季配。
00713(高息低波動),年配。
00717(特別股)新募集,季配。
詳情還是要看公開說明書為準。

晴耕雨讀1495 wrote:
真沉的住氣,空手這麼久

少賺粉多粉多!嗚~~~


ayz847

你做的比我詳細多了,

我喜歡FH滬深、新興債、高收債、不動產

富邦1-3美債、7-10美債(20年期對我而言波動度太大)

富邦公司治理、富邦那斯達克。
根據【綠角財經筆記: 如何查詢基金的總開銷數字(How to Find the Expense Ratio of Mutual Funds)】(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tw/2010/11/how-to-find-expense-ratio-of-mutual.html)文中所敘述:基金(ETF)的內扣總開銷除了一般投資人會注意到的「經理費」和「保管費」之外,還必須加上買賣證券所要付出的「交易直接成本」。

以0050(元大台灣50卓越基金)於2016年全年的內扣總開銷為例:

除了「經理費」(0.32%)和「保管費」(0.04%)之外,再加上「交易直接成本」(0.02%)和「其他項費用」(0.05%),實際的費用比率應為0.43%。

再看0056(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

費用比率 = 「經理費」(0.40%) + 「保管費」(0.04%) + 「交易直接成本」(0.26%) + 「其他項費用」(0.07%) = 0.77%

所以,0050和0056的內扣費用差距並非僅有 0.44% - 0.36% = 0.08%,而是 0.77% - 0.43% = 0.34%。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