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ke worker wrote:
丸紅、伊藤忠、太古、速霸陸意美汽車的新加坡母公司...(恕刪)
好,我就繼續陪你們玩下去:
丸紅、伊藤忠、太古 是什麼公司麻煩自己查查看!是’純‘汽車代理商嗎?愛說笑了! 太古 旗下有國泰航空,旗下有146 架'wide body jets', 阿汎德有幾架遙控模型飛機?
最後一家倒是個‘純’汽車代理商,叫做 ‘陳唱國際’,麻煩去港交所查一下股價多少:2塊!
歷史最高是5塊!汎德上市最高會衝多少?20塊?
還是搞不清楚我的重點:代理商的核心價值在哪?和總公司的‘關係’嗎?
前面也有人說的汎德是BMW大股東,well, 首先我懷疑是大到多大啦,畢竟BMW市值940億歐元,如果我真是大股東,還在意台灣這個淺碟市場??
另,如果的確是大股東,在台灣我是不知道啦,但是在‘已開發’國家,這種可能有對價關係的代理商上市是會被檢察官拜訪的。。
J1977 wrote:
代理其實就是做產品通路,核心功能就是媒合市場需求並非完全沒有價值..(恕刪)
你誤會我的意思。在公司價值分析上,核心價值不是做這件事的價值而已,而是:我有什麼別人做不來的!
汽車代理而言,資金?sales 人力等都很容易copy,只剩‘代理權’?你要賭一家公司的股價在和總公司的關係上?只能說 good luck!!
前面也有人簡單的做 EPS 的計算,得到的結論是哇,將來是飆股哦。要知道,什麼市場定位有什麼 P/E ratio,這個又回到所謂的核心價值,無法取代的因素(譬如5G晶片只有高通會做,所以PE 就很高). 你是要賭代理權10年不變,所以PE會很高?即使如此,請問成長動能在哪?facebook PE 很高,是因為每年成長4-50%,台灣BMW市場成長率多少?還是會把‘大陸夢’畫進來?
nandv wrote:
facebook PE 很高,是因為每年成長4-50%,台灣BMW市場成長率多少?還是會把‘大陸夢’畫進來?...(恕刪)
確實做通路或代工都是為人作嫁
投資這家公司要承擔的風險除了市場景氣,還有原廠供貨的意願
這就好像今天假設蘋果把產品全轉給和碩代工,鴻海的兆級營收最起碼要跌掉四成
鴻海股價就不只是吃幾根跌停的問題了
但假設性問題畢竟只是假設性問題
現實中鴻海仍是最大蘋果組裝廠,同理汎德依然是BMW在台總代理
股價評價通常會把這樣的假設性風險精算到股價中,稱為風險貼水(risk premium)
不會因噎廢食有點風險就完全不碰,搞投資基本上就是要學會與風險共舞
也像古人講的富貴險中求
以汎德自己提出的資料來看,月銷售成長率大約是31%看起來相當不錯
值不值得投資最終仍要等公開說明書和財務報表出來做一個配合分析
但我預期這種股本等級的公司達到法定股權分散標準相對容易
非關係人即便想投資,僧多粥少恐怕非常不容易在一級市場取得籌碼。
最後還是得在次級市場溢價廝殺。
這讓我想起以前華映(2475)的往事,
當時還是映像管crt的時代,華映(2475)一家獨賺,
有小股民不知從哪買到華映(2475)股票,
大股東林家居然不讓小股民辦理過戶,還鬧上新聞版面。。。
所以啦,
------
http://news.cnyes.com/news/id/3722038
http://www.7car.tw/articles/read/24470
在大陸開疆闢土連虧 9 年,「當時我都跟我父親說乾脆放棄,但他仍然堅持,最後大陸市場開放,第 1 年就賺回過去 9 年的虧損」。
---------
好像要上市的公司業務只是整合台灣旗下的經銷商系統,
並沒有涵蓋香港控股公司或牽涉華東的業務,
那就很明顯了,
台灣套現,往華東去投資~比較好賺啊!!
----------
這跟潤泰全似乎不一樣,潤泰全的方式才會有想像空間,所以當時炒上了百元以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