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_kewei wrote:
◎不用花精神去解釋股票的漲跌
◎相信自己和自己的判斷力,不受專家影響,絕不相信明牌
◎操作不能受人情壓力干擾
◎只有一件事情讓我相信我錯了-就是虧錢
◎太早獲利了結,永遠賺不了大錢
◎做對方向,加碼、再加碼
◎只有獲利的部位才會加碼
◎千萬不要向下攤平交易成本
◎每天交易早晚會輸光
◎獲利時堅持不賣,股票作手只有確實了解這一點之後才能賺到大錢
◎有時候市場還沒反應你的預測
◎市場永遠是對的
◎我從來不告訴別人買進或賣出任何個股
◎當你的部位很大時,必須了解在賣出的時機,是在能出清時賣出,而不是你想賣出時賣出
◎我最大的勝利不是鈔票,而是遵守明確的計劃,脫離賭客的層次
◎商品期貨只受供需法則主導
◎多頭市場利空被人忽視,利多被人誇大,反之亦然
◎多頭市場全力作多反之亦然
◎空頭市場所有的股票都會下跌
◎盤整時預測趨勢向上或向下是毫無意義的
◎價格突破任何方向之前是不採取任何行動,太早行動很容易被洗出去
◎真正的漲勢不會只走一天
◎投機客必須從市場賺錢而不是堅持大盤必須跟你的想法一致
◎投機客的主要敵人是自己內心
◎投機客的致命敵人有無知、貪婪、恐懼、希望
◎投機客必須徹底的了解自己
◎要有自信但不能自大
◎一支股票沒有原因暴跌,應該先賣出
◎報上的利多是出清部位的好時機
◎人性的心理,永遠不變
◎股票投機成功的基礎,是假設大家未來會繼續犯以前同樣的錯誤
◎炒作的第一條規則就是股價炒到最高價然後一路壓低出貨
◎萬般拉抬只為出
◎炒作股票一定配合大勢
◎在景氣熱潮中,大眾總是賺到帳面上的利潤
◎親自去公司拜訪,可以多了解一些
◎四種人不能從事投機這行:1.愚蠢的人2.懶得動腦的人3.無法控制情緒的人4.想一夜致富的人
◎你可以賭贏一場賽馬,但不可能每場都贏
◎專心研究表現最突出的股票,假如你無法在強勢股上賺到錢,就別想從整個股市裡賺到大錢
◎今日的強勢股,可能一年後就失去光環
◎當一檔股票來到關鍵價位(50、100、200)在過了這些點後常展開一段又急又陡的漲勢,但如沒有應有的表現,須留意是否為危險訊號
◎不要受微幅波動所影響你的看法
...(恕刪)
‘----------------------------------------
李佛摩:「華爾街上根本沒甚麼新鮮事,不管今天發生了甚麼,以前都發生過,將來也會發生」。很多人都把這句話當成本書的招牌。不過到底是『甚麼事』?
網路上有人說是”貪婪”,不過我想每個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都不同。通常會指向自己曾經受傷的事情。追高?殺低?認賠後卻反向急漲?凹單?…..如果自己曾經懊悔做錯的其實不是新鮮事,那感覺上多讓人舒服。
有人願意發表一下自己對”沒新鮮事”的看法嗎?
個人是認為"沒新鮮事"指的是 ”喜歡追逐明牌和小道消息的人永遠大過喜歡自己動腦求知的人很多”。
‘----------------------------------------
李佛摩:「自營商、作手或炒股集團所持有的股票,如果多於他們打算長期持有的數量時,就會想盡辦法,利用各種工具拉高股價出貨」。
李佛摩:「經紀商為了更多的利益,會接受內部人士的委託幫忙賣出大額的股票。」
不禁讓人想起,常聽專家鼓吹:「外資正在炒作這支股票,大家趕快上車吧。」
試想,任何大戶炒股都是為了賺錢。雖不能說把把賺,不過會輸給散戶的機率相對較小。處處跟著大戶做,最後大戶贏了跑了,那留下來輸的是誰?
我曾兩次把這觀念說給那位在中華電信裡任職多年的同學聽,當時好像聽明白了。不過一陣子之後,還是問我:「聽說誰誰正在炒某支股票,是不是該追?」
‘---------------------------------------------------
當時市場上很多人因為李佛摩的盛名而跟著做單,不過幾乎都以悲劇收場。
A和B兩個人的經驗和操作方法都很相似。某次都看對了一支股票會拉到200,行情也果然持續上漲。當來到了滿足區,A掛198反手空,B掛199反手空。但最高點湊巧來到了198,A順利返多為空,然後行情急轉直下。
此處不是討論他們的操作正確與否,是說能力相當的兩個人也會因差之毫釐而失之千里。(所以平常再理性的人,面對股市,還是難免會迷信,屈服於命運的難以掌握)。更何況是去跟他人的單,很難跟得上。
‘--------------------------------------
李佛摩:「空頭摜壓絕對不是股價跌跌不休的主因,慘跌如果不是市場有問題,就是公司有問題」。(公司是指公司的大股東,空頭往往成為公司派偷賣股票的代罪羔羊。)
股票漲跌當然脫離不了供需問題。也就是籌碼(權值)與資金。但是籌碼有長年壓箱股和短期投機股兩種。
通常股票無關基本面的波動都是『短期投機股』和『短期流動資金』在相互較勁。這種波動不會太大。刻意拉上去就會下來,刻意壓下去也會上來。有如游泳池的水,波浪在人散去之後會歸於平靜。
可是當基本面大幅變化時(散戶會晚好幾個月才知道),或是股價超貴或超俗時,就會造成長年壓箱股票的鬆動。這種漲跌勢就會相當持久且兇猛。
‘-------------------------------------------
小弟在某一樓曾提出 ”空頭不死,多頭不止” 是無稽之談。也提出證明說:高點時空單非但沒有減少,還更多。空單是絕對不會死的。
當來到接近頂點時,空單是在增加,但是增加空單的人還是之前放空的人嗎?
李佛摩:「當放空的人已經由原先主導做多的人轉成主導放空的人之後,股市就會反轉」。
當原先放空被軋到的人在稍微修正後,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雖然還是看壞後市,但是投機或恐懼的心理會讓人反手做多。恰好給了新加入主導放空的人有加碼的機會。
最後只有一個贏家,就是當初拉抬上去的人,在大家一片看好之前悄悄出脫,並在一切成熟時,全力賣出甚或放空。一路看多的或是由空轉多的,應該都不是贏家。
‘----------------------------------------------
網路上有人把李佛摩和巴菲特拿來比較。個人認為一個是單人操作,一個是集資操作。操作理念、標的物和手法一定會差異很大,幾乎無法比較。
如果拿柯斯托蘭尼來對比李佛摩,或許還有些可談。兩人都是單人操作。兩人都是投機。有很大的部份兩個人很相似,但還是有以下的不同:
柯老行事小心,操作週期比較長,所以比較重”值”,低買高賣。他只在乎未來發生的機率,完全不考慮技術面。耐心等情勢的變化,但不主動創造局勢。
李佛摩行事大膽,操作週期比較短,所以比較重”勢”,追漲殺跌。雖以基本面選股,但以技術面為主。操作上傾向於作手的作法,能點燃爆炸的引信(如果有炸彈的話)。
他們對股市的基本態度,本質上並沒有衝突。至於倆人不同的操作模式恰好個人也都有在用,分別用於長短線。
李佛摩的後期也比較重”值”,但是畢竟野心大過柯老很多,以至於稍一不慎就出了事。
'------------------------------------
PS.憑良心說,這本書的編排和翻譯感覺像是對股市很外行的人。很粗糙,讀起來霧煞煞。
聽說,李佛摩的書還有另外一本是他本人寫的。內容似乎與本書有些差異(小弟沒有讀)。
‘------------------- 讀後心得到此完結,感謝大家全程的耐心閱讀。
#53 #56 #58 都有補充說明。
happywork01 wrote:
當來到接近頂點時,空單是在增加,但是增加空單的人還是之前放空的人嗎?
李佛摩:「當放空的人已經由原先主導做多的人轉成主導放空的人之後,股市就會反轉」。...(恕刪)
往上衝和稍歇的過程,同時會產生兩派想法
一邊是漲勢已成、勢不可擋;一邊是高點已近、作空成本有利
而在稍歇後的走勢,會造成有一方開始有動搖或撤退,就像現在有感覺空軍少了...
也許空軍感覺這高點不像是最高點....一方弱了,甚至轉投向另一方,趨勢就延續
所以9500前的空軍應該不在了,新的空軍還在觀望甚至集結(現在入場,成本還沒壓力)
是不是9800反攻,很難說,但攻不下,自然可能繼續撤守,總有新的空軍加入
因為高低點(相對近年或歷史點位)總給人安全感,空9800守不住,萬點一樣有很多有信心的新空軍
一直到主導權換人,這大概就是反轉的過程....
趨勢盤,「勢」還是比「點」來得重要,目前歐美股還是如此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中譯本寰宇有兩個版本,翻譯者不同
我手上這本是早期的譯者是真如
開版大貼的這本翻譯者是魯樂中
另外還有一個版本是另一家 大牌出版社的
譯者是李奧森
我只看過真如的版本,所以不知道其他版本如何
這本書我看過三次,第一次是1996,還在唸書的時候,那時剛開始涉足股市,聽說這本是經典就去圖書館找來看
第二次大約是2007,那時原物料正狂飆,全球市場都一片欣欣向榮的崩盤前夕
第三次是2011,歐債風暴正延燒的時候
每一次看所注意到的重點都不同
看了三次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是眾人推崇的經典
當你在不同的階段,你從裡面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你覺得自己無往不利,離股神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跟你在市場和你預期相反苦苦掙扎的時候
所看到的內容是不同的
當然書是不會變的,但是你看進去的地方不同了
另外有一本 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 ,譯名很奇怪,但英文書名更奇怪...
裡面寫的是比較接近實例的故事
其中有提到 李佛摩在股市中賺的錢拿出來之後是去買了佛羅里達的土地
而當年的佛羅里達土地正是大泡沫,直到1980年代都沒有漲回去
所以他1940年在股市失利的時候,原本想留下來當救命索的資產並沒有如預期地發生效果
這是我最後一次看的時候最注意的重點
當危機來襲,其實所有市場都會崩跌
你以為可以救你的投資,說不定反而會是壓垮你的稻草
所以.....我其實還沒想到所以要怎麼辦,有人知道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