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當ETF市值高過它的淨值時,大戶可以收購該ETF組成股票,然後向基金公司換成ETF,再於市場上賣出ETF。它將可以賺到扣掉交易成本後的市值和淨值差距。因為大戶在市場上收購這些股票的成本,等同於該ETF的淨值,而換成ETF後,可以以較高的ETF市值賣出。"
就我的認知, 要增加 500 張新單位,跟上面的溢價套利一樣,投信就得實際拿出 500 張的錢, 去初級市場買進相等價值的證券,
並非 0 成本! 而這新增的500張,因為是用淨值買入, 並不會影響原本的淨值價格! !
要是這新增的 500 張,當初沒在初級市場買近相對應的證券, 哪天接手的投資人在淨值漲一倍後要求贖回,
投信去哪生出雙倍的錢來給人贖回!!
這也是投信在折價下, 目前盡可能想罷法拖延讓人贖回的原因, 因為一贖回, ETF 的基金規模就變小了...!!
kinring wrote:
投信發行新單位可說是0成本,因為接手的是投資人,然後再讓自己人購入五百張插隊贖回,以現在5%左右的折價獲利近百萬
投信在折價時仍然發行新單位的話,的確是白白送錢給人,但送的是誰就是個大問題了
kinring wrote:
在正常的情況下的確...(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