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3

關於陸股ETF (part2)

幸運星 wrote:
輪車大
無妨拉
長期...(恕刪)


以前當過指數套利交易員,私下也有認識投信業內的朋友
跟他們聊的結果是說,
大致上跟發行公司的主力營收產品線有關吧…
在台灣,公司營收越依賴ETF的,越會想擋贖回… 搞得機制失靈…
怪的是,QFII聽起來還比較像個理由… 跟QFII無關的2X擋的更誇張… 到底是憑哪一點??
我覺得應該要像罰盈正這種政府代操弊案一樣,
暫停發行新基金,投信才會比較有感覺…
不然折溢價這東西,確實跟行情有關,一陣子後,可能就雲淡風輕了…


另外,我覺得也跟指數本身有關…,
較國際化,能進行跨市場交易策略的指數,折溢價應該會比較小,
像香港的2823、2822就是明顯的例子,都是追蹤A50,size都超大
2823(700E RMB)是合成型,歷史悠久,但折價10%以上…
感覺就像台灣的0061… 有時候不知道是在trade什麼,漲跌常跟指數無關…
而2822(200E RMB)是持有現貨的A50ETF,這波上漲基金天天被贖回,指數漲20%,但基金都沒長大…
但它折溢價就維持在超級小的,跟新加坡A50期貨正逆價差很貼~
size只有2823的一半不到,但交易量卻幾乎一樣大~~(大概日均量30萬張吧)
我覺得哪支才是長期能hold跟信賴的A股ETF,高下立見~~


回到台灣,這陣子新聞有報,
台灣好像終於也有追蹤A50的ETF產品了,00636
盤中偶爾會看一下各家的折價,還真的是以這檔最小,
size好像還沒很大,但成交量卻開始超過6205~6207這幾支,看來市場上專業的人還是有的…
看一下發行公司,是新進業者出的,感覺他們的營收比較不像是只靠ETF…
希望他們能好好做,學學國外做得好的業者,不要再搞什麼檔贖回了…
做的好的話,以後就都trade這支
不然買賣A股ETF,真的會想跑去香港開戶…
祝大家找到理想投資標的,
順風順水,大發利市!
Are you after a sparkling life? What does it mean to you, the one deep inside?

isboy2 wrote:
以前當過指數套利交...(恕刪)


謝謝大大分享,
同意上証2X觀點,
沒有使用QFII之前也大幅折價!!?
股市七福神
我們的心聲主管機關與業者應該都有聽到,
元上證已於網站揭露當日/月可贖回組數。

其他業者是不是該更進啊
股市七福神


元上證 公布這資訊還不錯..!!

"投資陸股的ETF而言,因為受到QFII每月匯出金額上限不得超出前一年底持股淨值的20%規定"
自己統計 006205
4/1: 616,772 4/22: 540,772 ...這個月內共計被申購贖回 76,000 張..., 去年底淨值
在 20 多.., 現在 006205: 股價翻了快一倍, 76,000 張差不多 30 億..應該是達到這個月
的張數上限了...!! 看來 006205 在申購贖回上應該是沒擋很兇!




usefulannann wrote:
元上證 公布這資訊...(恕刪)

除了公佈資訊外,在股價出現折價時,限制投信不得發行新單位才能有效收歛折價
不然他們一邊買回,又一邊不計價賣新單位,折價當然不會收歛
006207放了兩年多

今天終於見到100%的報酬了

手有點癢想交易 但還是忍住了

預期的報酬已到 但還是貪心

貪婪 貪婪 善哉 善哉



"在股價出現折價時,限制投信不得發行新單位才能有效收歛折價"

這說法有點怪...我查過的資訊是..ETF 在次級市場的交易並不會增減 etf 的單位數, 只有在
初級市場的買進賣出才會增減 etf 的單位數......,
要增加新單位數就是去初級市場 買進證券換成 etf , 這通常是在 溢價的情況下發生,
在已經出現折價的情況下...做這個動作 不是白白的把錢送給人去次級市場做 折價套利嗎 ?

說法有錯的話請指教! thanks a lot

kinring wrote:
除了公佈資訊外,在股...(恕刪)
usefulannann wrote:
'在股價出現折價時...(恕刪)

在正常的情況下的確是如此,現在就卡在你不曉得是誰申請買回

在有限額的情況下,折價是很難收歛的,而所謂的排隊你也看不到自己排在那裏,是否有人插隊,所以就有一種情況可能會發生

投信發行新單位可說是0成本,因為接手的是投資人,然後再讓自己人購入五百張插隊贖回,以現在5%左右的折價獲利近百萬

投信在折價時仍然發行新單位的話,的確是白白送錢給人,但送的是誰就是個大問題了
給各位玩ETF折價的同志們...

忘了折價這回事吧...

有更多長期投資的玩家...

早在台股 H股和A股之玩搬磚

玩的不亦樂乎了

而我們還在為了能不能續回和卷商之間氣的死去活來的

對岸利用IB交易在不同市場間轉換...根本在狂賺

舉例...H股ETF折價5%,馬上從A股換到H股

差價回來了再換回A股..就這樣一直換...

同期間上證漲了2成...

這些人可能是賺了4成...

把眼光放遠一點,市場剛起步...而我們的野心卻只在5%的利潤
  • 14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