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

只求4%不需買股票?全壓債券即可?!


xpotter wrote:
目前放銀行的專案定...(恕刪)

先進好:
定存是不錯的選擇。美股美債ETF也很好。
xpotter wrote:
你猜錯了喔
受到幾位前輩大大的影響
我這一年來投資理財觀念和財商大有斬獲
何來已有己見 只是參考而已?
就連我失敗的投資我也老實承認了不是嗎?單一公司債風險太高
其實我在想要不要挑五到十家公司組一檔公司債
跟銀行買可以一檔二萬美元
這做法不知好不好?

債券etf殖利率只有1% 實在吃不下去...(恕刪)


二萬一檔似乎太少了
我的目標是用二十萬美金買五檔(每個四萬),這樣就能大致每個月都有利息可以領
但目前只買了兩檔就因為債券漲太多造成殖利率不高而暫停
有時傻傻做或許比較好
我是覺得您的建議太快,也太冒險(找理專、有土斯有財...)
1. 專門人士,理專也算嗎?業務專門吧?!
理專離得越遠越好,反指標。
這十幾年來,我曾持有最高4000-5000萬基金、連動債,
嗯,心得就是,自己的錢,還是自己來管,比較好。
當然該看的書,該做的功課不能少。

2. 錢放房地產,穩贏?那到不一定。
日本的例子?台灣在走日本的後路。日本有東京奧運,台灣沒有。
尤其不動產稅費高,房地合一之後,沒什麼利潤空間。

我算是半個不動產界的投資人,
私人曾買賣超過50-60間不動產;
也持有農地、林地、不良債權、法拍屋、廢棄大樓整建、林地變更老人福利事業...
我不太建議一般人把錢放在這邊,光少子化跟稅費這兩大因素,就讓投資客跑光光
況且,這不動產一放可是要好幾年,景氣不好,想要變現可不容易。
況且如果在新北或台北,一下注可能就是個千萬起跳。
被不動產綁住,真的是個好主意嗎?
我買到的不動產,有一部分的人是賠錢的,那又怎麼說?

況且X大應該也半百左右了,以後不管是自住或租人都會有些許的困擾...

與其買不動產,我還不如建議,股災買港股REITS:領展823
自由自在,不會被不動產綁住啊

icchenk wrote:
1、有錢人資產管理還是找專門人士的優先!!好比有錢人避稅找會計師一樣的道理!!
2、其實樓主6000萬現金,不計算自己住的房地產(搞不好好幾億),所以穩健的投資當然也就足夠了!!如果沒有房產只有現金,那真的建議快點置產吧!!有一種人除外,就是根不留台灣的人!!...(恕刪)
至從FED宣佈偏向不升息,且偏好降息後

債卷已經漲到讓人想全部出場了

但出場又不知道要買甚麼的產品...

alec1 wrote:
至從FED宣佈偏向...(恕刪)

恭喜各位債券大獲全勝⋯⋯
xpotter worte:
alec1 wrote...(恕刪)


之前推薦給各位的債券 大家有買嗎?

14年到今天 匯率加上固定收益 完敗房地產

只可惜當時沒買台灣50 或是一些銀行股

台幣逼近32+ 美國可能再度降息
Card Aacc worte:
xpotter worte...(恕刪)

各位先進好:
現在債券的價格高漲,實在買不下手,該怎麼辦呢?
材與不材之間 worte:
各位先進好:現在債券...(恕刪)


我覺得YTM滿意就好了~~市場不可預期~怎知債券價格不會更高~
這篇讓小弟收獲不少,謝謝。
馬克起來收藏先。
前天美國指標十年期公債價格觸及2016以來的高點.

如果幾個月前沒有去存3%的美元一年定存,
此時應該是要忘掉 "債券"二字才對.

經過一波修正,許多香港恆生指數的藍籌成分股都已經跌破52周低位.
股息率都已經(接近)6%左右.

李嘉誠旗下的長和,長實與長江基建也全都破52周低點.

我過去是不太買股票的人.
過去一周開始把美元換成港元,買入一些高息的藍籌股作為長線投資.

美元開始降息,高息定存與債券將不復存在.
此時此刻的藍籌股應具備一定的防禦性,當成債券持有個幾年,
勝率極高.


  • 9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