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竹科,我們願意領相對外商較低的薪水,還不就為了年底分紅,採票面課稅,一張30w股票課稅幾百塊
年底加上股票,收入不輸外商甚至更高,當時大家工作賣力,加班出差不在話下,也成就幾家當年的一代股王,
費用化後,公司實際分紅股票變少了,領三十萬一張大概得扣到至少六萬,一年也就差不多一張到兩張,
張數變少,誰還願意賣命工作,直接去外商,工作輕鬆,吃大鍋飯領的還更多,
有技術在身志氣點的飄洋過海去大陸討生活,陸企補給你,之前不是傳過某大廠RD集體跳到某陸企
,一切不在話下
我個人以為台灣這三四年來,科技業的沈淪跟這個絕對有關係
可惜當初工程師沒人願意帶頭上街頭抗議(當初太忙),不然本人一定會參加
不知道現在出來抗爭有用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