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股市高手系列第五章ETF被動投資不就很神?

灰狼01 wrote:



為何只能有一家...(恕刪)

只持有一家公司的股票,其報酬率變異最大。如果事先可以挑到報酬率最高的公司股票,自然不用再加入第二高的公司拉低平均。不過反過來想,變異最大也代表可能買到地雷股,所以要增加持有幾檔股票,讓這種事件發生時,只能對自己的財務造成有限的傷害,極致的情況就是持有整合市場。
醉望紅塵 wrote:
對於懶的花心思的人
這樣的方式是最好的...(恕刪)


這是很常見的對於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的攻擊。

沒有什麼懶人投資法,懶人投資必定淪為輸家。

被動投資只看買賣操作很簡單,但需要大量閱讀相關書籍,了解相關知識,才有辦法實行這個看似"簡單"的方法。

原因就在於許多投資理論是違反人類本能&直覺的,也因此絕大多數散戶必然是股市的輸家。

sgxm3 wrote:
這是很常見的對於被...(恕刪)


非常命中紅心的說法
所有文章,皆為個人筆記,嚴格禁止作為實質投資指引及推介,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作者之交易方式及技巧
ayz847 wrote:
散戶要有自知之明啊! ...(恕刪)

我再強調一次,自知之明。
散戶一定要有自知之明。說難聽一點,你憑什麼自認自己會是平均以上?
你天縱英明?你有專精的學術底子?你有強而有力的智囊團?你有超強的電腦與軟體?

很多狐狸(業者、個人),都在慫恿大家多多進場。
其實,牠只想吃沒有自知之明的雞。
偏偏,就是有很多自認為是鷹的雞,前撲後繼!



ayz847 wrote:
長期投資ETF,從來就沒有人保證一定賺。
被動指數化投資,本來就是跟著大盤跑。
大盤往上它就往上,大盤往下它就往下。這是必然的。


買股輸贏有很大部分是運氣。

正常情況長期是贏家,因為景氣循環,以及經營改善,最終是贏家。

但人生短短百年,玩股票時間最多80年。在此期間只玩ETF跟大盤走,股息再投入,不要花費玩樂那多無趣。

那就跟投保人身壽險一樣了,只是一種慈愛的表現,自己完全享受不到有何益處。

ETF是個會漏水的竹籃子(管理費 手續費 操盤操守),我們自己選股的投資組合是放在固若金湯的鐵盒內。

最簡單的方法 我們只要從0050成分股中找出甲意的幾檔,配合自己有研究的幾檔,自己操盤 然後好好看管,其成效不會比0050差。

大盤跌,並不一定所有股票跟跌~~除非是遇到黑天鵝。果如此那正是我輩投資者 千載年逢的機會 也是資產重分配的最佳時機。

我是認為投資只要資金配置好,心理素質佳(基本知識+心態正確),要不賺錢很難。至少比銀行利息好。

買股一定要努力充實自己,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也沒有白吃的午餐。

英英間LKK wrote:
買股輸贏有很大部分...(恕刪)


這棟樓看到這裏
忽然覺得自己又是運氣好好
以前每天短線沖完來買0050
從42.1買到69
是不是應該趕緊來賣掉換現金比較實際?
英英間LKK wrote:
但人生短短百年,玩股票時間最多80年。在此期間只玩ETF跟大盤走,股息再投入,不要花費玩樂那多無趣。

不對!
省下對股市研究探討的時間精力,就可以去花費玩樂。
或者說,把研究探討股市的時間精力,挪去花費玩樂。

英英間LKK wrote:
買股一定要努力充實自己,天底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成功,也沒有白吃的午餐。

努力充實自己也要花錢花時間花精力。
ETF的經理費保管費也是付出,所以也不算白吃。

英英間LKK wrote:
ETF是個會漏水的竹籃子...........

會漏水的不只是ETF的內扣費用。
股市短進短出所付出的交易稅/費,漏的水更大更多。

0050去年一整年的內扣費用是 0.42%。
只夠一次股票的進出(0.1425%+0.1425%+0.3%)。
除了存股族,哪個不是進進又出出,出出又進進。
誰漏的水比較多,還很難說。

那就被動點吧,用坦伯頓法則,只要不發生戰爭,0050投資長線與00631L正2做短線或波段,互相搭配,年報酬2成應不是問題。
我就是很懶的投資者 我從來不研究股票

我只是判斷指數高低來買ETF

去年原油40塊的時候 做多石油ETF

上証指數2000點時 作多 陸股

台股大盤破10500 放空 台股


堅持每一張股票 賺5% 就賣掉 賺波段


到現在的確是沒賠到錢

賺多少 也沒去算 因為賣掉的股票 幾乎都是賺的

ayz847 wrote:
不對!省下對股市研...(恕刪)


ayz847大

我不買ETF 自有我的道理 也不是反對買ETF,投資是很自我的活動,各種理財活動都有它的擁護者,終究投資是要賺錢為要。

今天上市成交量1,336E,全部 ETF成交量是 56E 占比4.5%,0050更只有成交2.7E,占比微乎其微,根本無重要性。

投資本來就是資產配置的問題,股票、債券、存款、房地產、或者外幣,都應有適當分配,如此才是健全的理財方式。

單壓0050就猶如單壓台積電或鴻海或某一銀行股,風險都是有的。

台灣近10年算多頭,誰知道下10年會怎樣。

如果ETF那麼好,退休基金、壽險公司都去買ETF就好了,而 0050也不會成交量那麼低~只有0.2%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