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ntinger wrote:
再說賺了錢要配股或配現金這對股本膨脹也很關鍵
股本膨脹都員工分紅造成的嗎?
不回答令重點失焦的無意義的問題,重點不在股本,台積股本夠大吧?還是很會賺錢。重點在費用成本。
kantinger wrote:
選擇權有沒有到履約價就跟其他天差地遠
這在財報上
比股票能見度高還低?
不論選擇權股票鈔票都是有價證券
依發配當天價格費用化就好了
有這種現金這種股票
但有這種選擇權嗎
選擇權發管他當天價格
如果履約日前不到履約價的選擇權算什麼?
外資說分紅如果不費用化會失真
如果你比較懂
請問履約日到之前的選擇權價值如何反應在財報?
如果後來不到履約價這估出來的價值算什麼?
這樣有沒有比分紅費用化在財報上更難看出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但費用化改列損益表就財報記錄的地方不同
相比國外員工選擇權在財報上更難反映
反不利國際競爭
改列這個就主要就影響法人評價
其他哪有好處
外資說的不一定都對
請問履約日到之前的選擇權價值如何反應在財報?
這樣有沒有比分紅費用化在財報上更難看出對股東權益的影響?
有要答一答選擇權跟分紅一樣費用化進財報
哪個透明度高哪個容易反映
選擇權在履約到期之前值多少如何反映在財報上
財報難不成還能算出未來屢不履約
跟分紅配股差多少
也天差地遠吧
員工分紅費用化
外資要的並非用10元計價或市價認
要的在於 費用化
所謂 費用化
在於從股東權益表 搬到 損益表
員工分紅配股費用化這一點外資既然認為失真
就應該同時也檢驗它們本國的員工選擇權進財報
如何進 如何評價 失不失真
否則外資說台灣財報失真
自己的 員工選擇權 在財報上卻難以反映
這才誇張...(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