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3

關於陸股ETF (part2)

阿丸01 wrote:過去一個月這幾檔ETF真的爆弱..過去動

那是因為大家都學聰明了
懂得在高檔減碼
所以上證指數的起伏幅度
ETF不一定會成同比例
這是操作ETF的特性之一
習慣了就好

sphenoidarthur wrote:
那是因為大家都學聰明了..(恕刪)


10月中看不懂現在是啥狀況
205,207全出啦
美前財長桑默斯:花無百日紅 歷史告訴我們小心中國和印度

2014/10/28 10:55 鉅亨網 編譯李業德 綜合外電

《CNNMoney》周一 (27日) 報導,從華爾街乃至中情局 (CIA),每個人都認為中國和印度將繼續以閃電般的速度成長,但美國前財長桑默斯 (Larry Summers) 卻警告指出,由歷史經驗來看恐怕並非如此。

中國和印度是全球性的經濟大國,為世界抵銷了許多如歐洲等已開發國家經濟疲軟的不利影響。

桑默斯和 Lant Pritchett 於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 (NBER) 發表報告指出:「歷史告訴我們,異常快速的進步增長很難持久。」認為中印兩國不一定能夠繼續保持長紅。

若這兩國也出現嚴重放緩,如此無論對國際政治、全球暖化議題乃至原油價格等等,都將造成非常大的衝擊。

以下列出他們二位對此觀點謹慎的原因所在:

1. 不要忽視歷史:分析數十個國家的紀錄後他們歸納出結果,強勁成長浪潮過後,通常接踵而至的是「不怎樣」的經濟表現。

這種「回歸均值」的現象非常強力,然而經濟預測專家們通常依賴單一國家的近期成長紀錄,而非依靠這種傾向回復平均的情況。

在經濟增長層面上,桑默斯和 Pritchett 均認為「過去的優良表現無法保證未來的業績長紅」,與投資銀行警示客戶股票報酬的觀念相同。

因此雖然中國和印度看來強勁依舊,但研究表明它們更可能面臨「實質性放緩」的未來威脅,且頹勢一旦出現可能既迅速又猛烈。

2. 我們其實不擅長預測未來:重大經濟事件很少能被準確預測到,2008 年的全面崩潰衰退就是好例子。

金融危機顯示出「下行風險的狀況往往受到嚴重低估,正如同系統的脆弱性一般不受重視」。

兩位作者們同時舉例,1961 年的教科書預測蘇聯在 1980 年代經濟規模將超越美國,但事實上蘇聯爾後就分崩離析。

中國自從 1997 年來經濟便邁入快速成長階段,可能是「人類歷史上」首見的 32 年連續超高速增長現象。

3. 政治:如果中國準備向民主靠攏,過程中勢必會對經濟帶來紛擾。

根據報告指出,幾乎每個國家在轉型為民主政治途中,都會經歷強勁成長後,未來 10 年時間的劇烈放緩。

兆億級經濟:若中印兩國持續發展茁壯,其經濟規模在 20 年內會變得龐大許多。單是中國就可能在 2033 年時,擴張到 60 兆美元的天文數字,約是今日美國經濟的 3 倍。

就算出現劇烈放緩,桑默斯和 Pritchett 認為屆時中國經濟規模仍可保有 20 兆美元的水準。

大嘟頭 wrote:
不是要對你吐槽,只是...(恕刪)



+1
噗 嘟大還是忍不住了呀

嘟大性子急點沒惡意 互相吐槽求進步嘿


2014-10-27 14:11 by 大嘟頭
上證 要是彈起來的姿勢不好看的話.....
(恕刪)



被砲是新手散戶的我

還真是不巧 昨天說彈 而且姿勢要好看點

上證 目前還在彈 姿勢還不錯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大嘟頭 wrote:
被砲是新手散戶的我還...(恕刪)



今天漲的好強……
我殺掉的006205要追回嗎?
唉~看來我還是不適合玩陸股

yulun1984 wrote:
頭...肩...

希望不要啦..HA

不過小弟只是照表操課,慢慢先接回基本籌碼

基本上這波下跌會接的保守一點

因為研判還沒殺完

不過我是以多頭為大方向去做就是了..

...(恕刪)



昨天 是一個轉 過幾天也有一個轉

52周ma上揚中.......bala bala繼續沉默是金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retej wrote:
今天漲的好強……我殺...(恕刪)


r大

etf拿來做大波段比較好啦

0050到40您會不會買

0050到70您會不會賣

同樣的上証6000是高點

現在2300便宜啦

追回來放到4000還是很有機會的

retej wrote:
我殺掉的006205要追回嗎?...(恕刪)


現在追其實成本比我還便宜,但我不敢說會漲到幾點 ....


今天這根不舒服~
打壞我的低吸計畫

希望還有機會囉

  • 14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