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我這樣靠高股息ETF來準備退休養老金,有問題嗎?

個人的看法是:
1.約1/3高股息,2.約1/3投入0050之類的,3.約1/3可以自組ETF,畢竟ETF也是要買股票的,與其讓他們買,何不自己買一些股票(零股也可以)?或1、2各一半,忽略3。
另外時機也很重要,雖說定期定額已可分散風險,但在接近2萬4千點(比如現在)跟4月約1萬8千點時買的時間成本就差很多了。所以,未來如果有突發利空時,個人認為反而是可以稍微加碼買進的時機。而像現在,就是機械性的執行既定決策就好了。
當然,最終如何執行還是要看自己,其他人還是無法替您做決定的。
感謝各位提供寶貴建議,不過暫時我想先站穩腳步,其他更優的方案以後有空時再作研究。其實這也是自己的習慣,投資方面我有任何想法都要靠excel做驗證,這個定期定額系統一年前就開始著手進行,個人才疏學淺,設計過程慢慢摸索重複修正完全是以excel手工打造完成。
現在定期定額系統剛完成還要再做些微調,接下來就是採納我愛keroro大的建議,再作一個006208ETF的定期定額系統,以便觀察選擇定期定額標的時,高股息ETF或市殖型ETF的差異性,謝謝大家!
淡淡

持續很重要,其它就看個人喜好,是想拼還是穩健。愈早開始你會愈輕鬆,工作壓力也沒那麼大,因為有退路。

2025-07-25 4:55
這是3項高股息ETF的季配息紀錄



回顧3項高股息ETF歷史配息情形,若不考慮0056ETF在2022年以前的年配息紀錄,單純以季配息做比較則最佳紀錄是在2024年Q3:1.07元(0056ETF)、0.55元(00878ETF)、0.72元(00919ETF),經歷今年4月股災後,我個人認為2024年Q3亮麗的配息紀錄在未來幾年可能成為天花板。因此我以2024年Q3季配息金額的99%~50%計算成「ETF季配息等級表」。



在這「ETF季配息等級表」中,比對各項ETF之前配發季配息紀錄,我選了2個季配息組合作為季配息觀察指標,若台股未來趨勢樂觀的話或許有機會看到「A0 A3 A5」配息組合,反之若有任何恐慌事件爆發則保守的「D0 E0 C0」配息組合也可能來到。

在定期定額系統裡,對於尚未公布ETF季配息金額的季別我是以歷年季配息平均值估計,目前為 0.7586元(0056ETF)、0.3384元(00878ETF)、0.6522元(00919ETF),其中0056ETF的平均值另加計2022年以前的年配紀錄,未來0056ETF的季配息達到16次時,則平均值僅計算季配息的紀錄。目前3項ETF現有平均值對應到「ETF季配息等級表」相當於"C0 D1 A0",平均值未來將依每季投信公布資料後逐月更新。
sfspp1978

如果要單純用高股息累積退休金是可以,但是配息要全部再投入才會有類似複利效果,如果這40年都不會用到配息的錢,就可以

2025-07-25 11:42
Murraya5192 wrote:
這是3項高股息ETF...(恕刪)


如果你參考過去資料,直接用殖利率的統計值來看會不會比較輕鬆點,從第一年配息開始,將每年配息除以當年平均股價,得到當年殖利率,此殖利率數據的分布就能表示此ETF配息的統計特性。

如0056:



有這些殖利率統計值,就能很簡單算出它們的統計量:



要用平均值還是中位數作為過去趨勢,就看你認為是否有極端值存在,通常用年平均值表示過去殖利率就可以了,反而季配息的數值變異有可能更大,不適合用來表示集中趨勢。


下面是你列的3檔ETF,2023至今的殖利率的統計量,給你參考:

HK_Sung wrote:如果你參考過去資料,...(恕刪)

我有紀錄3項ETF的年度配息率,這資料在我的系統裡雖然用不著,可是我也是要完整記錄才能對這項投資獲利程度心裡有個譜,非常感謝你!

Murraya5192 wrote:
現在40歲, 這樣做不曉得是否合適?


我這裡提供一點小意見,因為是長期的投資計畫,標的的選擇又是高息ETF,有沒有考慮過這三檔ETF間彼此的相似度?0056和00878兩者選擇的高息標的重複性還蠻高的,00878總報酬又遠比0056差,建議這兩者可以擇一即可。





相關係數高達0.95:



另外每個人持股的時間尺度不同,計畫失敗的原因往往都不是市場因素而是個人因素,計畫訂得太細、太貼近市場脈動都是打擊信心的原因,建議投入後半年或一年檢視一次即可。投資就是如此,標的和距離往往是成功的關鍵。
han888

超級不推國內ETF的,如果要高配,可以選擇高配科技型或高配市值型的基金或是ETF...看看國內這些高配息ETF的幾乎檔檔都在貼息,大盤都接近前高了,一堆還在地上爬..[嘆氣]

2025-07-25 18:00
Murraya5192
Murraya5192 樓主

是的,我已打算另以006208ETF為標的觀察其成果如何,未來若考慮更換目前所選的高股息ETF,0056ETF與00878TF同質性太高的情形會一併納入考慮,感謝大大賜教!

2025-07-25 18:05
Murraya5192 wrote:
現在40歲, 這樣做...(恕刪)

沒什麼不好, 也可以把股息的錢拿去買市值型.
兩邊都壓.
40歲而已, 時間還很長.
推認真分析
我也是拚退休要有穩定現金流,不過市值高股息都有存
但這幾個月關稅戰除了原本穩定投入外沒有多投閒錢,我都拿去存在AIFIAN拚威士忌漲幅了~
Murraya5192 wrote:
現在40歲, 這樣做...(恕刪)


看你規劃25年,是打算做到65歲退休??如果要規劃到65歲才退休,目前還有25年,我個人是沒打算做到65歲啦太累,但是我有算過我勞保60歲提早領且採用雙月領的方式的話一個月好像是3萬多(或許繼續做延到65歲領會更多,估計可能會有5萬以上),看你規劃每個月都能存1.8萬,想必薪水應該也不低,所以我建議第一要務就是把勞保+自提6%給弄到最上限,這樣退休時給勞保養就好,投資再怎麼虧就也沒後顧之憂,所以存啥都可以,只要不開槓桿讓自己爆掉就好了..所以我覺得你想怎麼規劃理財做就對了,會有時間可以讓你慢慢檢視,因為我目前也是這樣..
不太懂要選擇配息的理由,25年後退休前都要再投入資金,代表退休前現金流需求不大,中間不斷領息再投入,是嫌手續費太少?還是配息ETF的保管經理費太低?再說高股息型跟市值型與台積電,近20年來回撤率就差約5%(風險幾乎相同),但回升率就差很多。

你不如按照前幾樓投資0050或006208,要退休前在全部轉成配息ETF。雖然那時候按照你試算結果,那時候的部位半年已經約24萬以上的配息,如果不夠就賣股換錢,轉成配息ETF也是有點多此一舉。
--------------------------------------------------------------------------------------
要是我會在退休前不選擇配息(如果稅率高的話)
選擇一 : 元大50連結基金(不配息)(退休生活費要多少領多少)。以下可以不用參考
選擇二 : 正二(用一半資金)(至少目前回測還是比上述的都優秀),再把另一半的錢定存。
選擇三 : 台指期,槓桿約14倍(按照倍數投入金額,或可留下2-3成以上的錢定存)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