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鋼鐵股的前景

雖然這2天鋼鐵期貨大跌,不過個人認為實質基本面不可能這麼快反轉,幾天前還一片看好,才2、3天就變成供過於求,多空都分析師在講。

但鋼鐵股的技術面、籌碼面確實糟地一蹋糊塗,算是另一種踩踏事件,一堆人不計價狂殺,才會跌的這麼慘烈。

等到走穩之後,中期波段投資還是可以列入參考。
可參考去年口罩股恆大的走勢,去年1月從15元起漲慢慢加溫,到了6月8號來到最高點216元,爾後不論疫情如何嚴重,隨著同業產能開出,股價就從高點滑落。股價通常會領先景氣1到3個月見高點(大股東及業內先調節),配合追蹤產業相關訊息,事後也發現恆大7月份業績就無法再創新高。
前景可以再觀察..
4月份一直買中鴻...一直加碼.
直到5/11 當天本想當沖一下..結果沖掉又買回後,發現盤不太對..立刻全部賣出...
5月份在下游客戶提貨續強下,中鋼(2002)5月份出貨暢旺,含旗下中龍鋼鐵的出貨量,合計達到116.9萬公噸(含鋼胚),較規劃目標增加6.3萬公噸,其中中鋼佔82.2萬公噸,較4月份增加近2萬公噸,中龍佔34.7萬公噸,較前一個月略增一些。中鋼表示,主要是熱軋、棒線及鋼板等相關鋼品出貨都較預期好。
外資摩根史丹利(Morgan Stanley)調升中鋼(2002)目標價至50元,引起鋼界高度注目。事實上,不只外資看旺,主力電爐廠豐興已經斥資8億元大買中鋼逾2.8萬張;業內人士更說,「豐興買那些算什麼,實力雄厚的商界大老鴨子划水,持有中鋼股票比豐興多一倍」,令投資圈驚艷。

法人表示,鋼市基本面大好,鋼鐵股受投資人青睞,中鋼4月成交量510萬張、寫下單月歷史新高,5月成交量再激增到880萬張,量是價的先行指標,市場看好中鋼前景可見一斑,「如果不是5月中旬國內疫情失控拖累股市,中鋼股價早就另創高峰」。

外資摩根士丹利證券認為,中國大陸以外的鋼廠,將受惠中國官方擬透過實施出口關稅,藉以降低各類鋼品的出口而擴大中國與海外鋼品市場間的價差,此舉將使海外市場供給吃緊的狀況更為嚴峻。

此外,中鋼第2季以來,因鋼品價格穩定上揚,不僅抵消了原物料成本上漲的壓力,還大幅擴張了利潤空間。

考慮到最新對於鐵礦砂、焦煤等原物料的價格波動,加上匯率以及產業前景可能的變化,以及今年以來中鋼的營運表現,摩根士丹利大幅上調2021年至2023年的獲利成長率高達131%至225%。

基於獲利前景強勢大增,摩根士丹利除將中鋼的評等由原先的「中立」上調至「優於大盤」外,更將目標價由29元大幅提升至50元水準,以29日收盤價37.75元計算,潛在上漲空間達32.45%。

上市鋼廠主管說,到年底前全球鋼價都易漲難跌,鋼鐵同業最了解中鋼的好,這也是豐興短短三個月大買中鋼2.8萬張的主因,「但還有人買得比豐興多,而且多了一倍」。

豐興鋼鐵發言人成德懿指出,從3月26日起分二批買進中鋼股票各約1.4萬張,平均成本分別是25.72元及30.35元,總投入資金約8億元,「還會評估是否再買中鋼股票」。

除了外資法人、鋼企以及商界大老外,中鋼人這波對自家公司的股票也是情有獨鍾。

中鋼人表示,因為熟悉鋼市基本面,內部同仁早就看好中鋼目標價一定會到50元,上波中鋼股價從25元漲到30元以上時,不少中鋼人獲利了解,「但不久就再買回來」,如今鋼市再起、鋼價續漲,期待有更好的投資成果。
美國基建計畫部分已達成協議,另一方面,俄羅斯預計自8月1日起到年底對鋼鐵、鎳、鋁、銅等出口課徵至少15%臨時稅率,刺激國際鎳、鋁等金屬價格走升,有利大成鋼(2027)兩大事業不鏽鋼、鋁捲板價格向上,公司今年營運可望持續受惠。

美國總統拜登與跨黨派聯邦參議員就1.2兆美元基建計畫達成協議,主要項目為先前提出的2.25兆美元基建計畫中的一部分。其中,預計投入1090億美元於道路、橋樑相關建設,730億美元電力基礎建設、660億美元於客貨運鐵路、490億美元於大眾運輸、250億美元於機場建設。

大成鋼今年受惠美國市場持續回溫,加上鋁捲板價格續向上揚升,不鏽鋼市況也穩定增溫,營運持續暢旺;隨著美國基建計畫部分已達成協議,後市需求可望穩定增長,有利公司兩大業務展望。

此外,俄羅斯預計自8月1日起到年底對鋼鐵、鎳、鋁、銅等出口課徵至少15%臨時稅率,刺激國際鎳、鋁等金屬價格走升;由於俄羅斯鋁、鎳產量在全球比重均占至少1成,也是全球第三大鋼材出口國,此消息一出,帶動各項國際金屬價格上漲。其中,倫敦金屬交易所(LME)鎳現貨價達1,8611美元,上漲2.3%,鋁現貨價上漲2.23%,達2451美元。

俄羅斯加徵出口稅,帶動鎳、鋁價格,預料後續將帶動不鏽鋼及鋁捲板等產品報價再向上攀升,有望推升大成鋼營收、獲利進一步成長。法人推估,大成鋼今年受惠不鏽鋼、鋁捲板市況均熱絡,產品價、量齊揚,營收有望挑戰900億元,營運估比去年的虧損大幅轉好,全年EPS上看4.5元之上,改寫近三年新高。
國內鋼材最大通路商新光鋼(2031)董事長粟明德說,這波鋼價上漲帶動產業榮景和金融海嘯前的那一波不太一樣,那次是金融面的推動,這次是真的有實質需求支撐,再加上中國大陸控制供給量,供需不會馬上平衡,產業榮景可期。

粟明德分析,過去中國大陸鋼廠不斷擴廠,產能過剩就以較低價格外銷,現在因為全球碳排放的問題,中國大陸覺得說賣到海外提供便宜價格還要被罵說是碳排大國,乾脆減少外銷,取消出口退稅,改以自給自足為主。

他說,過去中國大陸一年最高外銷可到1.5億公噸,現在要少到剩下5、6千萬公噸,等於少了1億公噸,若用中鋼(2002)一年粗鋼約1,400萬公噸計算,等了少了七個中鋼的供應量(42支高爐),這個供需沒辦法馬上平衡。

此外,全球各國的需求都在增加,包括電動車、離岸風電,像韓國開始推動,日本也要推動,這些都對用鋼需求量有幫助,尤其像美國,鋼鐵本來就不夠,市場熱度很高,美國熱軋鋼捲6月已經來到1,800美元,中鋼現在價格是美國二分之一。

中鋼對客戶非常照顧,溫和調整盤價,但粟明德指出,使用業者還是要趕快備料,一是中鋼要布局高階產品、離岸風電等都需要穩定的獲利在未來去投資,二是中鋼也有百萬股東要交代。他以他自己新光鋼為例,他旗下工程用的鋼料他也是在去年就即早準備提前備好,很多業者等到要用才下單當然會來不及。

針對未來鋼鐵缺料情況,粟明德說一貫作業鋼廠的鋼純淨度高,高階鋼種還是要用中鋼生產的鋼材才行,未來鋼鐵市場的榮景可期。
allen2013 wrote:
粟明德分析,過去中國大陸鋼廠不斷擴廠,產能過剩就以較低價格外銷,現在因為全球碳排放的問題,中國大陸覺得說賣到海外提供便宜價格還要被罵說是碳排大國,乾脆減少外銷,取消出口退稅,改以自給自足為主。


如果是碳排問題那應該是不能生產而不是減少外銷吧?
如果不能生產那些產能跟工人怎麼辦?
如果只是不出口~中國大陸又該如何消耗這巨大的鋼鐵產量? 畢竟就是過剩才外銷
有點難以想像這樣搞不是爽到其他國家的鋼鐵業而已
期待鋼鐵是長線《第50超級輪迴》的原物料股👍
拿出業績 其餘免談。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