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公司賺錢 但不配股息,買這類股票有什麼好處?

ayz847 wrote:
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恕刪)


不如把你的錢放在我口袋裏,利息不給記在賬上(日後找理由花掉,甚至不用理由,也讓你一毛也拿不到),智商超過50都知道,真是個很差的主意。就算記在賬上一樣要課保留盈餘稅10%(而且還拿不到半毛就先少10%)。

正派經營,重視股東權益的公司除了不賺錢很少不派息。

上市櫃公司平時除了派股息外也沒辦法要“權益”。等到去討股東權益時,就是下市清算時。你的標的應該是像樂陞炒股這種,請問他們討到什麽權益了?

不派息也非不行,除非能保證股東權益讓股價隨公司營收成長,但臺股沒有公司能做到。
cruz543 wrote:
不如把你的錢放在我...(恕刪)

別忘了,股票除息,都會有 除息參考價 的存在。
排除市場買賣力量的因素,
除息前與除息後,你的資產是不變的。
(除息前市價 * 股數 = 除息後市價 * 股數 + 現金股利)
即然都不變,配息就無可喜。

至於保留盈餘課稅,太學術了。政大教授是這麼說:


ayz847 wrote:
別忘了,股票除息,...(恕刪)


前面已經説過,你算的方式有問題。怎會沒賺?
無論國内國外長期投資就是賺股息,任何國家的股市,配息都是實現長期投資獲利的主要方式,包含你的舉例波克夏。

只有臺灣一些邪派公司會把股民當白癡,説出”配息你們也沒賺,不如放我口袋“這種鬼話
cruz543 wrote:
你算的方式有問題。 ...(恕刪)

你是說10樓?
會計上有其他算法嗎?

1.不填息,怎賺? 前面說過,(除息前市價 * 股數 = 除息後市價 * 股數 + 現金股利)。
2.據我所知,波克夏沒發過股利吧!我再查查看。
3.什麼換掉經營者*及其會計等等,那是公司治理的問題,不是配不配息的問題。別混為一談。


ayz847 wrote:
你是說10樓?會計...(恕刪)


你對11F的理解哪裏有問題?
你的會計對股東很有問題,你敢這樣跟大股東解釋股息,大股東絕對換掉經營者*及其會計。
ayz847 wrote:
股票是公司所有權的...(恕刪)

有陣子我想過一個問題:關於債基配息和股票配息。
這兩者的配息都一樣是左手交右手,實質財富並無增加。但為何我不在乎債基配多配少或不配,但對股票配息我會在乎?

後來我簡單的頭腦得出一個結論:因為債基交易的價格是淨值,少配些留在凈值上也沒差。而股票交易的價格是市價,股票的淨值還真的會看得到吃不到。
wangxyz wrote:
股票交易的價格是市價。股票的淨值還真的會看得到吃不到。 ...(恕刪)

是的,股票除息賺不賺還要看市價。沒錯!
所以,若排除市價的考量,事實上配息並沒賺到。
賺的是填息這件事。
可是,一定會填息嗎?
刪...刪...刪...刪...刪...刪...刪...
股息有什麼好處?除息後股價相對減少,並沒有賺到,能不能填息還是個問題,還要繳所得稅及健保補充費,所以一般來說我都不參加除息!
姓魯名蛇 wrote:
如標題如果有一隻股...(恕刪)


不配息:
若是以波克夏為例,它是不配息的
巴菲特的理念是
如果波克夏發股利給股東
股東能用股利去做投資且能得到比投資波克夏更多的獲利
那你賣出波克夏的股票換回現金自己投資就可以了
加上美國對股利扣30%的稅
所以投資人領股利未必有利
但是隨著波克夏資本龐大
難以進行更好的投資
巴菲特表示未來可能會配發股利

配息少:
台積電有賺錢
但是配息率卻不高
是因為公司持續成長需要資本繼續投入
所以現金殖利率偏低
可是股價卻隨著公司的成長往上

配息多:
諸如中華電等業者
因為該公司已經不需要大量資本投入
所以賺到的錢大部分幾乎都會發給股東

在台灣買賺錢卻不配息的公司好嗎?
台灣對於上市櫃公司管控制度不健全
或是處罰不夠嚴厲
如果公司賺錢不配發給股東
通常也會被公司派高層黑手進行五鬼搬運
那寧願配息拿回本金降低成本
且讓這些資金由自己進行運用比較妥當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