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二弟 wrote:
如果以季配*4來算的話,元大美債20年配息率應該至少有3.5~4.5%,我這樣估算對嗎?
不過要單筆買元大美債20似乎要觀察美國公債殖利率再來決定會比較好一點,近期公債殖利率上漲,元大美債20反向下跌
近期高低點價差就有3.75%了,一個不小心就會侵蝕到配息,這樣感覺在做白工,所以我覺得定期定額美債ETF會是個比較好的選擇
我不會去估配息率多少,畢竟才只配過一次,而且原本是年配,改季配時已超過一季,所以理論上第二次只會少不會多,反正最近債市有點緊張,未入手的觀望一下,順便看看接下來的配息情況。
長債在資本利得本來波動就比較大,不過這也是我選長債的原因之一,還可以動態的配置比較不會無聊。殖利率上升淨值本來就會下降,要玩債券可能要先把匯率、殖利率、淨值的相對關係搞清楚。
不過,債券利率在買入時就決定了,市場上的價值只不過是心理面的波動,一檔妖股可以讓你的資產快速的腰斬再腰斬,債券會嗎?如果你真的很害怕波動,可以考慮只買短債,就不用太在意投入點跟淨值,只要做好股債比的再平衡即可。
1p3 wrote:
買存股的條件一是定時定量....二是盡可能買在低點....
而債卷和利率是絕對的反向....美國兩三年之內應該一直升息....
如果以前有買,現在可以考慮賣掉了。
如果以前沒買,現在也不會是買的好時機....
現在投資債市就跟現在投資台灣房市一樣,
明明知道它會跌還跑去買,真是有獨到的見地....(恕刪)
其實有時候投資債券、基金跟股票、權證的方式不太一樣,如果可以正確判斷高低點,股票、權證玩一段時間就可以退休了,何必去買基金或債券。我買債券的原因很簡單,多空時持有都睡得安穩,在長期持有、穩定配息的條件下,買點其實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不是每個人投資都追求一夜致富。怎樣在漫長的投資生涯中慢慢建立持股,做好退休規劃,反而比較重要。隨著時間慢慢地養大自己的資產,無憂無慮的退休享受生活,也是個不錯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