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想安穩退休 先存到 300 張股票?

裡頭寫的...
時空背景不同...
不好複製...
尤其中信及鴻海未來可能只配現不配股...
要存到上百張...有困難..

獲利能力未來如果在沒有衰退的情況下...
中信股價可能只會高...很難買到低價的...

鴻海也是一樣....

而持有以上兩檔大量的股民...
則恭喜了....
算是在收成了...
未來的現金收入會不少....
但國家稅務細節問題....
則自己去傷腦筋吧...(每人狀況不同)

qweqw wrote:
最近收到1篇文章請...(恕刪)
三佰張大立光嗎?
這位作者的有些觀念是好的,例如:買進資產,持續持有。
不過,很奇怪的觀念是,同時強調自己有大量核心持股時,又宣傳做價差降低成本。這實在是一件弔詭的事情,因為做價差是技術操作者的行為,很講究各種技巧與經驗,且需要時時關注股價的變化及趨勢;但存股者則是類似價值投資者的方式,以長期持有股票參與公司的獲利與成長。你可以想像李佛摩與巴菲特的混合體嗎?難道不會變成一個四不像嗎!?

qweqw wrote:
最近收到1篇文章請...(恕刪)


簡單試算一下,三百張股票一年配股利一百萬緒…

最便宜要三百萬,但是要是原始股東,而一間公司從草創到能穩定分紅基本上要十年而且命中率非常低,大部分的人是花三百萬買了三百張壁紙…

市場上要能穩定配發3.3元股利的股票至少都要五十元以上,那你的實際成本將會是一千五百萬,容易嗎?

甄士隱 wrote:
這位作者的有些觀念...(恕刪)


價差與存股沒有衝突。價差交易有時也是以季為單位,也不必時時刻刻關注股價。
重點在於對標的物的認識了解有多深,以及自己對市場是否夠了解。
這方式有可行性。執行條件很重要!

時機:
1. 2008年金融風暴,金融股開始探底...飯碗都不保了,這要很大的勇氣!
2. 大股東出包的時候!!!被關、超貸...經營權保衛戰

第2點,當時股價拉回不少,當時01留言的勇者,有砸1000萬在低點!
短期賺了80萬up,如果沒賣掉...現在獲利很驚人。(高高手)

缺點:股本擴張很肥大,未來獲利是否可以支撐?!股價推升上,也很困難。

優點:可以先從5-10張試水溫。



不可說 wrote:
簡單試算一下,三百...(恕刪)


一般而言若要年配息百萬以上,並兼顧安全性,不怕黑天鵝來襲,資金應該要2千萬左右。

殖利率太高領不久而且又有損失本金的風險。
不可說 wrote:
簡單試算一下,三百張...(恕刪)


要存到300張不見得要準備到1500萬……
只要該檔會配股就好了……成本就會降低。
所以鴻海不配股才那麼多人厄輓。(包含我)
但不配股也有好處,股價較容易升。

qweqw wrote:
最近收到1篇文章請...(恕刪)



早就300張了,不過部份是壁紙 ....

甄士隱 wrote:
很奇怪的觀念是,同時強調自己有大量核心持股時,又宣傳做價差降低成本。這實在是一件弔詭的事情,因為做價差是技術操作者的行為,很講究各種技巧與經驗,且需要時時關注股價的變化及趨勢;但存股者則是類似價值投資者的方式,以長期持有股票參與公司的獲利與成長。你可以想像李佛摩與巴菲特的混合體嗎?難道不會變成一個四不像嗎!?

一半的錢拿去買台積電這一類的保本資產股,一半的錢拿去跟著人家衝來衝去炒短線,有何不可?
你的心思,只要用在炒短線的這一半,想辦法用它來生出錢養領一半抱長線的就對了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