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推銷未上市的股票問題

沒買過的都有機會買一次.....但是通常一次就免疫了。現在怎一次要賣5張,胃口變大了~~
上市公司那麼多,資料這樣齊全又有政府外資等等的監管單位怎都沒興趣,怎會對這種股票動心?

別說賺兩倍啦,"確定"會賺個10-20%的股票,就已經輪不到散戶了,這個俗稱內線。
這種東西賺到錢的只有...賣給你的人,而且裡面沒有線。
直銷股票.....好奇google了一下現況....


說2個例子:

富元鍍膜...推銷價55元,目前興櫃股價....29

開物科技...推銷價約55元,目前未上市股價....23~27元


錢太多,也不用去供養業務員和大股東...

捐育幼院比較實在吧.....

噓~~ wrote:
直銷股票.....好...(恕刪)

開物科技未上市賣價是23-27元,但是完全沒買方唷~
因此即便想轉手也根本賣不掉,非常恐怖,真的是為那些受騙的人感到不值...
補充 :

這些吸血代銷公司平均壽命都蠻短的(就我知道的例子)
撈完一檔後就拔公司,換場地.電話.公司名稱再搞一票
應該是要逃開後續法律責任,留一堆爛攤子...


不知多少人退休金就這樣被搞掉...

金管會都沒任何動作,

還是要看報紙才知道?
你們怎麼不早講....



噓~~ wrote:
補充 :

這些吸血...(恕刪)

也不是不講,在很多網站也都提過,但是防不勝防還是有人投資不作功課的呀~
因此即便一直宣導也是會有人受騙,只能說佛度有緣人哪!!!阿米豆腐~

這些非法直銷商的確如您所說一個case做完就換下一檔或換地點操作,
被害人因為找不到他們也無可奈何,而且有些被害人只會自認倒楣而不想追究,因此讓他們越來越囂張,
除非有被害人一起連署把事情鬧大,我想金管會才會重視這個問題,
並且要收集足夠證據,否則他們會推託是因為你們自己投資失利,進而因為證據不足而導致敗訴,
為什麼我這麼懂這些?!因為身邊的人都經歷過了,這些經驗是用他們的血汗錢換來的,希望能幫助更多人吧~

樓上大大 講的是實情

投資未上市股票沒有不好

只是看你是怎麼選標的的

直銷股真的少碰為妙

但這市場上還是有很多不錯的好公司

亞太電信、上海商銀、101大樓、長春石化...

還有很多

只是需要自己去找尋潛力股

買上市櫃公司也是一樣得靠自己

別把自己的金錢去依靠在別人不用負責任的嘴巴上

也別因為一些負面的消息

而讓自己失去學習接觸新的市場的機會

最近也有接到+1

承購價52,可只買一張,買兩張算49000*2
看起來沒人要買單,價錢越來越低。....:................
民國86年(1997)的時候我記得華碩是股王,每股800以上,那時候很愛跑光華所以也看到了微星、技嘉的市佔率是很高的,所以想買微星的末上市,我只能說我太天真了,連續問了將近兩星期也打去股務代理券商詢問,下班還跑去他們中和公司門口(問警衛),立德街上有可以餐飲的店跑進去看看是不是有掛MIS的識別証,最後問到一個在裡面擔任印刷課的小組長,他也是一無所知,所以我放棄了原因是「我不認識徐董」。

最近也開始一直接到末上市的電話(大盤指數在相對高點時),當然期中也包恬「諾亞媒體」、台灣蘭業.....等。不過看完他們寄來所謂的財報,我覺得是沒什麼參考價值,因為幾乎都在說「宏達電」當年的怎樣讓你覺得好像這些未上市以後都可以像宏達電一樣

這些自動打電話過來的我到現在還沒看過是有賺頭的,即使是有上興櫃上市,有時他的承銷價就已經過高了,那就等上興櫃再買何必買未上市呢?

未上市公司最好是已上市公司的轉投資公司,可是通常是不得其門啦,真的讓你買到了也不見得是賺,以前華映未上市買了58塊,想說他是大同的轉投資,當時又是第一家上市的面板公司,可是他上市後並沒有所謂的蜜月行情,反而是大盤指數在相對高點10393遇到政黨輪替一路的下殺,反倒是認賠停損,看到今天的華映3.47,就覺得當年真的是太衝動了

_james wrote:
民國86年(1997...(恕刪)

最近也接到這個電話,沒想太多就直接切掉。有內線
也輪不到打電話推銷者的手中…

想到美國影集white collar中有一集就有類似的場景,
一群人在高級的辦公大樓內,努力地打電話推銷(騙)
股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