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5

關於陸股ETF

又看到大陸崩潰論的文章

老美是怕老共

還是怕失去霸主地位

慢慢看
大嘟頭 wrote:
中國當局為何要炒作股...(恕刪)
投資中國看政策,產業、資金、人氣全跟著政策走!媒體愛扯什麼中國大媽vs索羅斯,前者不過是資金洪流中的一小片漣漪,隨波逐流;後者向來是言不由衷,嘴上減空手底死命買多.....沒人知道這頭狅牛到底要飛多久,但中國政府手頭上還有太多助燃物可以揮灑,只是看它怎麼用、啥時用.....依老人家看,為建立新創、中小及國企集資渠道,政策力度只會逐步加大,歷史高點不會再是高點,牛市今年不易結束,但衝高後如何同步開放外匯、資本市場將A股更進一步國際化,將是更艱鉅的挑戰......

大嘟頭 wrote:
又搞背離 接著滑下去

這陣子常常搞這招


幫上證加油 大媽千萬要挺住 不要腿軟...(恕刪)



這2天又搞背離 轉折處來根黑K(第2次囉)

幫上證加油 大媽千萬要挺住 不要腿軟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華爾街日報16日,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4月製造業盈餘年增2.6%、遠優於3月的年減0.4%。

不過,排除投資所得不計、工業利潤僅年增0.09%。統計顯示,中國製造業4月份盈餘年增額高達97%是來自證券投資所得。

大華繼顯控股(UOB Kay Hian Holdings)經濟學家Zhu Chaoping指出,2014年中國上市 企業持有的有價證券(包括股票、債券)增加60%(相當於人民幣9,460億元)。

Zhu表示,股市是中國經濟當前的一大風險,因為當前的牛市缺乏基本面的支撐。今年1-4月中國國營企業盈餘年減24.7%,民企雖成長6.1%、但增幅遜於去年同期的逾10%。

彭博社17日,以未來12個月盈餘來計算,中國股市本益比中位數為55倍、比上證指數2007年10月頂點高出將近一倍,相當於全球前十大股市當中其餘九個(美國、瑞士、加拿大、日本、德國、印度、英國、法國、香港)的三倍。

上證融資餘額16日增加0.2% 至創紀錄的1.46兆元(人民幣)。分析師預估,25檔新股(IPO)申購預估將鎖住多達人民幣6.68兆元(1.08兆美元)的流動性。根據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的統計,6.68兆元可能是自2014年1月中國重新恢復IPO放行以來最高紀錄。




統計顯示,中國製造業4月份盈餘年增額高達97%是來自證券投資所得。

真的是炒股救經濟 一個危機 用另一個陷阱來填

填的料是全中國股民 共產黨做事風格真棒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大嘟頭 wrote:
真的是炒股救經濟 一個危機 用另一個陷阱來填

填的料是全中國股民 共產黨做事風格真棒

,...(恕刪)



大媽登高爬山 體力不濟 今天紛紛腿軟 不慎滑下山了嗎?

來人阿 呼叫救難隊

大媽挺住!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匯豐(HSBC)/Markit 6月23日公布,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自49.2(5月終值)升至49.6、連續第4個月呈現萎縮(低於50),但高於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的49.4。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PMI終值將於2015年7月1日公布。上述初估數據是在2015年6月12-19日期間收集。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6月製造業產出指數報50.0、高於5月的49.3,創2個月新高。Markit經濟學家Annabel Fiddes指出,細項指數呈現優劣互見,產出指數彈高的同時,廠商則是持續裁員、且裁減速度創6年新高。Fiddes認為這代表製造業者對於前景沒有太高的期待,因為海內外需求依舊處於相對低迷水準。

整體而言,Fiddes認為中國製造業在第2季喪失成長動能,官方可能會在下半年努力刺激成長並創造就業機會。

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數創下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連續第20個月呈現萎縮(低於50)。




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數 連續第20個月呈現萎縮

是因為都不工作 去炒股嗎?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匯豐(HSBC)經濟學家John Zhu、Izumi Devalier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早已陷入通貨緊縮,當地生產者物價在過去3年多以來都處於下跌通道、就連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也跌到多年來的低點。受利潤萎縮、名目成長率趨緩的影響,中國上市企業的營收成長率比美國或日本同業還難看。排除金融危機時期不計,近20年來用來計算實質GDP的中國官方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都是呈現正數。不過,今年第1季GDP平減指數轉負、使得GDP成長率從名目數據的5.8%跳升至實質的7.0%。

龍州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中國經濟學家Chen Long指出,許多人不清楚中國名目GDP成長率在2011年還有將近20%的驚人成績、但今年第1季竟然掉到只剩5.8%。名目成長率對個別企業更為重要、因為物價變化對他們的影響程度並非一致。統計顯示,中國上市企業(排除波動較大的能源、金融企業不計)平均營收成長率自2011年第1季的將近30%暴跌至今年第1季的0.7%、創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紀錄。龍州經訊研究顯示,中國投資人平均持股時間只有4週、意味著當地股民並不會太過在意營收或盈餘等基本面訊息。

根據中國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4月製造業盈餘年增2.6%、遠優於3月的年減0.4%。不過,排除投資所得不計、工業利潤僅年增0.09%。統計顯示,中國製造業4月份盈餘年增額高達97%是來自證券投資所得。

匯豐(HSBC)/Markit 6月23日公布,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自49.2(5月終值)升至49.6、連續第4個月呈現萎縮(低於50)。值得注意的是、匯豐中國6月製造業就業分項指數創下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水準、連續第20個月呈現萎縮(低於50)。



匯豐(HSBC)經濟學家John Zhu、Izumi Devalier發表報告指出,中國早已陷入通貨緊縮

小李會怎麼救通縮呢? 只有炒股救經濟這招嗎?

10幾億的人 乘上 那麼多的資金

一不小心就是大泡泡囉


btw 檢舉魔人 你們的程度 就只能檢舉 講不出東西來討論 是嗎?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中國政府網》24日傍晚公布,中國總理李克強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

草案借鑒國際經驗,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簡稱:存貸比)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這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

中信建投證券預估,存貸比一旦刪除,16家上市銀行合併貸款金額可望增加人民幣6.6兆元(相當於1.1兆美元)。國金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馬鯤鵬在國務院上述宣布發布後表示,存貸比限制是中國銀行業面臨的最大行政限制。

民生證券分析師Li Qilin則是認為,就算解除存貸比限制、銀行業也不會大幅拉高放款金額,因為經濟成長趨緩讓業者心態更加謹慎。

麥格理證券中國經濟研究部主管Larry Hu直言,存貸比跟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io,RRR)是中國金融系統兩項最過時、扭曲的監管措施。截至今年3月為止,中國整體存貸比為66%。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學者本月初所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工作論文》直指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增大,出口增速明顯下降,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減速快於預期,國有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滑,銀行開始面臨有效貸款需求不足的問題,通脹率下降。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顯示,中國上市企業(排除波動較大的能源、金融企業不計)平均營收成長率自2011年第1季的將近30%暴跌至今年第1季的0.7%、創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紀錄。

匯豐(HSBC)經濟學家John Zhu、Izumi Devalier以及屈宏斌發表報告指出,當今的中國經濟與1990年日本的最大共通點在於兩者都面臨通貨緊縮、而且前者的情勢比後者更加險峻。



馬駿:直指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增大,出口增速明顯下降,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減速快於預期,銀行開始面臨有效貸款需求不足的問題,通脹率下降。

屈宏斌:指出,當今的中國經濟與1990年日本的最大共通點在於兩者都面臨通貨緊縮、而且前者的情勢比後者更加險峻。

前者的情勢比後者更加險峻

前者是指中國嗎?

小李 想學老美開直升機撒錢 不做結構改革 能有效正確的方向 放款嗎?

這答案 中紀委老王心中可能會知道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2015-05-26 10:18 by 大嘟頭
昨天又出了上兆的量
這樣滾量 能撐多久?
想起一句話好像是 天欲其亡 先令其狂
(恕刪)



一個月過去了

這一個月 隔壁版不少半路出來吹噓獲利多少%的神人 在喊上看多少 主升段bala bala

無視滾量的訊號

大媽 要撐住 千萬不要想不開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大嘟頭 wrote:
一個月過去了 這一...(恕刪)



中國A股在當局強力干預下回穩,過去三個交易日連續收紅。但是有技術分析師稱,上證指數走勢和1929年華爾街股災有不少相似之處,認為漲勢恐怕難以持續,A股會再次直線下墜。

今年1~6月中上證指數飆升60%,行情隨後急轉直下,過去30天暴跌23%,如今又反彈上漲。Piper Jaffray資深技術分析師Craig Johnson在CNBC節目「Trading Nation」表示,從線圖看來,當前的上證和1929年的道瓊指數相當類似,當年美國發生歷史上最重大的股災之一,股價重挫一個月之久。他說,兩者同樣都像拋物線般上衝,接著劇烈修正,之後雖有反彈,最終仍如拋物線般猛烈下墜。

Johnson指出,過去五個交易日來,上證彈升近8%,不過這種線圖相當危險。交易員很關心這波反彈會持續多久,長期研究線圖的的技術分析師都知道,拋物線大漲通常不會有好結局,通常飆升之後,會出現110%回調。他坦承,上證指數最後未必會像1929年的道瓊一樣悽慘,但兩者的神似之處,已經讓他不敢碰中國股市。



才帶家人去德國十幾天 上證大媽又腿軟了

共產黨救市的方法真厲害 世上罕見嗎?

免責聲明:以上資訊,僅供笑話 ,並不構成投資建議,亦不代表本人真實意圖,讀者須自負風險及判斷,個人不負任何責任
  • 17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