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為何要炒作股市,創造「北京賣權(Beijing put)」?
彭博社稱,中資企業的債務水位創空前新高,散戶瘋狂買股,企業就能發行大量新股、籌錢還款,等於把企業債務轉嫁到民眾身上,好解決北京的頭痛問題。
企業趕搭中國股市的大多頭熱潮,爭發新股;14日為止,今年迄今企業發行新股募得人民幣2,520億元 ,為彭博開始追蹤以來的新高。其中至少有30家企業,用發股所得的部分資金償付債款。
與此同時,5月6日為止的兩年來,上海證交所融資餘額(margin debt)成長10倍、至人民幣1.27兆元,締造新高。深圳證交所融資餘額也達人民幣6,350億元。中國股市8成都是散戶,支付8%利率借錢炒股。
匯豐亞太證券策略主管Herald van der Linde指出,這有如把企業債務負擔轉到一般家庭,壞處是萬一股價下跌,民眾面臨融資追繳(margin call), 將被迫賣出持有部位,跌勢會因此加劇,後果可能相當危險。
上證指數1990年開始交易以來,出現過26次熊市,平均跌幅達35%,六年前全球金融海嘯時,上證更慘跌72%。過去熊市少有民眾融資買股,如今情況改變,跌幅可能更為劇烈。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Hu Xingdou表示,這波股市榮景是人為造市,缺乏經濟基本面支持,等泡沫破裂時,將造成極大痛楚。
=============
這個觀點 陶冬也有提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