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

股票質押借款經驗分享集中討論區

regina0610 wrote:
版主你好,先謝謝您將(恕刪)


信貸跟質押我都有辦
信貸:
每月還"本利和",所以你只要每月準時還錢,銀行根本不會理你把這筆錢拿去幹嘛,股票跌到下市也不會管你,所以每月的現金流非常重要,對大部分人而言,就是要有一分穩定的工作,可以支應這筆"額外"的支出。也是我目前主要的槓桿模式。
質押:
顧名思義就是把股票當抵押品給銀行(或券商),所以辦成後,你名下不會出現這些股票(每年股利,會以權益補償名義給你),但也因為有抵押品,相對利息會比信貸低一點,對於財證不是那麼漂亮的人的確是不錯的管道,像聯邦銀金融股有2.1,元大證金在它專案股票內有1.69,而且只繳息對資金運用也必較有效率點。
然後質押最大的缺點就是--維持率。前陣子4千點的殺盤,連樓主也說維持率降了100多%,我也是。如果維持率不是在相對高的水位(250%以上)或有多餘的股票或現金去補,很有可能就掛在那邊了。
2種有好有壞啦,樓主是推薦質押。而我本來也想轉成質押,但經過前波殺盤後,我還是適合信貸,最近才談成一筆信貸而已。我以長期投資為主,股票只進不出,原本的信貸模式,大漲大跌我不是太在乎,照睡照玩。但就是那一波就變成要盯著維持率,就很煩,所以今年的現金股利從還信貸變成全部拿去還質押。
這篇並不是拆樓主台,相反的我非常認同樓主的心得,我的投資心得幾乎和他一模一樣,只差在一個玩質押,一個玩信貸而已。如果你因為這篇文進入質押領域就照樓主的心得,不然就不要開槓桿,多少錢辦多少事。
祝大家投資順利。
ydmphxiay830
ydmphxiay830 樓主

信貸是不是比較看申貸人本身的財務能力,您看樓下andrewkang58大的信貸利率是2.68%,沒用信用卡的我都沒把握能申請信貸了...

2022-09-02 14:38
koei7150

因為信貸沒有抵押品,所以.......是,沒錯,非常非常看重你的財力證明。質押一年一約,銀行可以跑得快,又有抵押品減少損失。信貸一般都簽七年,銀行當然要確認你繳的出錢,不會變呆帳。

2022-09-02 21:16
ydmphxiay830 大大,我還是找不到您給我的訊息

附上信貸給大家參考
koei7150

2.68%沒什麼高不高的,在銀行你就值這個錢。可是相對的2.68不就是你的天花板嗎?你會再去借比2.68高的銀行,不會嘛!我的作法:綁約期後,其他電銷來,加上新的開辦費,直接從2.4開始談。

2022-09-02 21:04
koei7150

談成,你的利率天花板降成2.4;沒談成,繼續繳錢、你的名字從該銀行電銷名單移除個幾個月,得到片刻安寧,繼續等待下個有緣銀行,你又沒損失。

2022-09-02 21:07
版主你好,我也想了解目前您聯邦銀行質押利率,也想索取營業員聯絡方式...感謝您
ydmphxiay830
ydmphxiay830 樓主

業務聯絡資料我已經備註在內文的最底下,回覆發文後即可看到摟~

2022-09-02 12:29
koei7150 wrote:
信貸跟質押我都有辦


感謝koei7150大的經驗分享,相信很多投資人都在信貸、股票質借,甚至有房產的人考慮透過房貸增貸這幾種選項中來選擇提供挹注於投資的資金,koei7150大的回覆分析了信貸與股票質借的優劣,同時也給不曾用過信貸或考慮使用信貸的投資人多一份選項考量。

雖說質押的缺點在於維持率,投資人必須隨時關注市值的變動,但換個角度想,為了必須保持維持率在安全水位之上,維持率無形中也抑制了投資人過度運用槓桿的非理性行為,以我目前的質押已經動用500萬元金額的狀態下,為了保持維持率便會抑制自己再度動用的念頭,直到整體持股市值達到2000萬之後才會思考再次動用的時機,維持率就像是限速器一樣,在運用槓桿資金上適時的提醒投資人踩煞車,讓投資人不至於像失速列車一樣失控而造成永久性的損失。

再者就是信貸及房貸增資「還本+利」的差異,若是透過動用股票質借籌措一筆資金,期間僅需支付2%左右的利息,未來的某一天再清償這筆資金,過程中不僅可以用股息來支付利息,動用期間的股息收入及資本利得都是額外的獲利,這也是讓我最青睞,並且建議長期投資人來運用股票質借為自己創造更高的收益。

而信貸及房貸增貸的還本+利,則是有向未來預支款項並分期付款的概念,還款的壓力會影響到後續的資金分配,今年初在台股重挫時我動用了第二筆質押金額200萬進場撿便宜,與此同時我還可以遵循著自己的投資步調,投入自己的閒置資金約190萬元,用以參與持股的現金增資及加碼,若是選擇需要「還本」的信貸或房貸增貸,就必須撥出部份的收入來還款,便會降低在閒置資金上的補充,在後續資金投入的效益上會是比較可惜的一點。

在兩年前發文之後陸續有投資人回覆或私訊討論,其中不乏有持股市值低、持股張數分散,或是像我的持股一樣冷門而無法承做質押或只能選擇利率較高的銀行承做質押上的困難,也有自身為公務員職務可取得較低信貸或房貸增貸利率的優勢,我們相同的目的都是為了創造更高的投資收益,雖然發文主題為「股票質押借款經驗分享集中討論區」,我更希望透過這棟樓的經驗分享,讓各位投資人瞭解到更多使用股票質借、信貸及房貸增貸籌措資金上的優、缺點,讓投資人自行判斷何者適合自己的條件而進行選擇,我也相信不乏有投資人同時使用多重的借貸來源進行更進一階的資金運用,這也是我必須去學習的。

當然有這麼多的選項,並不代表投資人就「必須」使用這些借貸方式,尤其近幾年來疫情擴散、全球通膨、戰爭災變等不安定因素影響全球局勢,黑天鵝、灰犀牛出現的次數越臻頻繁,投資人也可以採取更為保守的態度來進行穩健的投資,永遠不要忘記投資的第一條原則,那就是不要虧錢,投資人在思考使用這些借貸方式前,一定得優先考慮到是否能承擔其增加的風險及現金流。
vivi111120

版大,我也想瞭解你說的銀行

2022-09-02 21:57
ydmphxiay830 wrote:
感謝koei7150...(恕刪)

謝謝樓主分享!多了解一種金融工具運用的選擇很棒!
IDAJ
看完之後,長知識了,很棒的文章
謝謝分享相關經驗內容
我自己也是找聯邦銀行朋友辦理,有需要也可以一起分享
感謝版主和大家~~~
請教版大
股票質借期間遇到除權息時、銀行是如何處理這個部分、在報稅時是股利收入還是權益補償、是否並入個人所得
以家人之名 wrote:
股票質借期間遇到除權息時、銀行是如何處理這個部分、在報稅時是股利收入還是權益補償、是否並入個人所得


您好,當您進行股票質借簽約之後,動用額度前必須質押持有的股票,此時需填寫一份「有價證券質權設定帳簿劃撥申請書」(以下簡稱劃撥單),劃撥單上除了註明您要設定質押的股票及股數之外,在第11項「孳息歸屬約定」欄位中,可勾選「出質人」(就是申請人您)或是「質權人」(放款的銀行或券行),依我質押留存的劃撥單皆為勾選「出質人」,除權息後的股利由我領取,直接入帳戶。

綜合所得稅試算單的所得列表中,詳列每筆股利所得,的確是併入個人所得內計稅,也適用8.5%的抵減率,一般來說我還是會選擇由自己來領取股利,後續再自行彈性運用這筆資金,或還款或再投入,我自己的經驗可以為您說明勾選「出質人」時領取股利的情況。

假如劃撥單上是勾選「質權人」的話,這可能還需請教銀行理專是否會影響到股利計稅及抵減的部份,版上有其他投資人質押時是勾選由「質權人」領取的嗎?對投資人有什麼特別的權益差別嗎?願聞其詳。
  • 2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