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

最近股票輸很慘 ,到底該不該停損

今天早上起床,看到聯準會宣佈,推出無限QE (無限制印鈔票)救市,
真心敬佩雲大,早就看破華爾街的手腳,真不是一般的高手!

看到下面新聞,腦海中立刻浮現您的貼切比喻:QE之於金融市場,如同嗎啡之於癌症病人!
請雲大有機會再深入談談全球金融體系,不爲別的,做投資實在應該回頭做好基本功。

------------------------------------------------------------------------------------------------------------
史無前例 Fed祭出無限QE

2020-03-24 00:14 聯合報 / 編譯任中原/綜合報導

美國聯準會(Fed)廿三日宣布第二波寬鬆行動,包括承諾無限量買進債券,以壓低借貸成本,並制定計畫以確保資金能夠流入企業及各州與地方政府,把介入範圍擴大到公司債與市政債市場。這是聯準會史無前例推出金額無上限且目標明確的量化寬鬆(QE)措施,兼具「無限QE、定向紓困」兩大功能。

聯準會指出,將買進公債及機構抵押擔保證券(MBS),「金額將達到足以支持市場順利運作,並使貨幣政策能夠有效傳輸到更廣泛的金融情勢及經濟」,暗示聯準會願意買進的債券金額將遠超過上周承諾的七千億美元,且QE金額將沒有上限,寬鬆規模超過金融海嘯時期。聯準會也將買進政府支持機構發行的商業MBS。
wus3412 wrote:
好像別人都愚蠢,自己最聰明(恕刪)


有些人回覆的內容真的就是很愚蠢,發言內容很像故意引戰,
連我這種經濟門外漢,都明顯感覺出他們説的缺乏常識,智商堪憂。

記得前面有個奇葩,連 ”謊話説一百遍本來就是真理“ 這種笑話,
也說的臉不紅氣不喘,差點沒讓我噴飯。8K大好歹不至於這樣。

真正的高手都很謙遜,能用簡單的話說清楚複雜的道理,
雲大就是這樣的例子。

人不怕沒知識,就怕沒常識。
cupid175 wrote:
有些人回覆的內容真的...(恕刪)


看了好多人停損.然後再找時機進場..我覺得邏輯很怪..就算現在進場然後在三年後的2023賺了30趴..但你在2020停損的30趴..算來算去這3年不就回到原點..但如果是在2020加碼到了2023結果又不一樣了!
cupid175 wrote:
我比不上雲大的學養,不過我大膽猜測,全球應該會再次發生規模更大的金融海嘯,
累積了十多年的金融泡沫、槓杆、債務,一旦爆炸應該會是史詩級的規模...
個人不負責任的亂猜啦~當故事隨便看看就好...(恕刪)

會爆發金融海嘯?? 可能會, 也可能不會, 有誰能清楚描述未來的樣子?
70年代夯太空時代, 那個時候的人能想的到未來50年人類再也沒踏上過月球? 反而是網際網路發展到當時難以想像的地步?

你以過去的經驗, 認為金融體制就快毀滅了, 而離開這個資本市場
或許10年後回來說~~當初自己真傻
當然也可能是我錯了, 你願意相信誰呢?
10年以後的事我無法肯定, 但我能肯定的是
你不愛錢, 錢也不會愛你
umts wrote:
面對美元的泡沫, 各國央行應該都看在眼裡, 難道沒有想到反制措施, 去保障各國的財富嗎?
若是如此, 持有大量美元外匯的台灣, 不就把身家都賭在這裡(財富一直被稀釋).(恕刪)


您的問題非常好,小弟就自己所瞭解的部分回答:

(1) 全球央行自然瞭解美元超發導致的各種泡沫,包含美元本身就是一個不斷貶值的泡沫。
這裡要特別說明的是:美元貶值,是指『實質購買力』貶值,而不是『美元指數』貶值。

美元指數,只是計算美元相對於其他主要國家貨幣(ex. 歐元、日元、人民幣)的匯率變動加權值。
由於全世界政府都超發貨幣(簡單的説,天下烏鴉一般黑),所以美元指數上漲,
只代表其他國家的紙鈔,相對於美元紙鈔,兌換匯率下跌。

要評估一種貨幣的實際價值變動,要看它的『實質購買力』。
小弟不談過程中的計算及學理,直接説結果:

從1900年到2019年,美元的實質購買力,已經下跌99%。
(這不是小弟説的,美國有經濟論壇,可以查到這些統計資料,請自行google)

(PS. 值得一提:1900~1950年代初期,美元是金本位,大致保持合理的購買力波動區間,
除了二次大戰期間波動相對較大,其餘時間大致保持一定的實質購買力。
但從60年代開始,美元歷經多次超發(但美元拒絕對黃金貶值,美國拒絕reset金價),
購買力開始加大下滑,并引發美元信用危機,1971年尼克森總統被迫關閉美元兌換黃金,
從此進入信用貨幣時代。正因如此,美元發行少了黃金制衡,開始長達40多年的超發紙幣。
1971~2019年,美元實質購買力加速下跌,越到後期貶值越厲害。
美元購買力的貶值,近八成都發生在70年代至今,也就是美元脫鈎黃金後的近四十年)

什麽意思? 如果你在1900年,把1美元紙鈔放在抽屜,
到了2019年,這張1美元的紙鈔能買到的東西,只相當於1900年的1分錢能買的東西。
再換個說法,現在你要掏出100美元,才能買到1900年1美元就可以買到的東西。

可怕的是,美元依然不斷超發,而且規模日益肆無忌憚(ex 昨晚FED宣佈無限QE)。
美元僅剩的最後1%購買力,未來是否可能趨近於零? 各位自由心證,各自解讀判斷。

(2) 小弟看過的新聞報導,越來越多央行,正持續、逐漸減持美債 (美元外匯存底),
同時增加黃金、排除美元以外的其他一籃子主要貨幣,做爲外匯儲備。
包含:俄羅斯(全數沽清美債,改為黃金儲備)、中國、歐盟(德國、法國、荷蘭等),
或許您還有印象,前幾年德國發起黃金回家運動,把大量黃金從美國運回德國央行。
『去美元化』(De-Dollarization) 這個名詞,就是針對此一情況的描述。

小弟一直認為:不要看人家嘴巴説什麽,而要觀察他們實際做什麽。
西方世界,尤其華爾街,數十年來開動宣傳機器,全面洗腦宣傳:
黃金無用、黃金落伍、黃金沒價值、金本位是歷史遺跡,甚至比特幣比黃金好。

既然如此,聯準會為何不肯拋售高達8192噸的黃金儲備?
為什麼全世界央行,不肯沽清『落伍、過氣、無用』的黃金儲備?
爲什麽美國不肯賣掉笨重的黃金,改買中本聰的比特幣虛擬程式?
未來不是電子化無紙世界嗎?
華爾街不是説,中本聰的比特幣程式,比通過六千年歷史考驗的黃金更有價值嗎?

就算央行不買比特幣,至少賣光無用黃金,股票/期貨/選擇權/雷曼債,買好買滿嘛!
華爾街不是説了,某些01鄉民不是附和了,股票/期貨才是有價值的財富?

華爾街更說過幾千萬遍:金本位不合時宜。允許政府恣意濫印鈔票、製造通脹及泡沫,
才是對大家、對經濟、對子孫萬代最好的。政府不需要金本位、不需要黃金。
政府只需要一台印鈔機,以及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money dropping)。

既然如此,央行儲備黃金幹嘛?為了炫富?還是紙鈔印太多,沒地方花?
就算要花,華爾街不是説買比特幣好過買無用的黃金嗎?為什麼沒去買?

全球大國央行,非但不肯賣掉落伍的黃金,還增持過氣又無用的黃金。
(根據世界黃金協會WGC的統計數據)
不但如此,還重金武裝,裝設好幾道普通砲彈炸不開的鋼門,嚴密防守國家金庫。
聯準會越是QE,大國央行就買進更多的黃金儲備。。。奇怪,說好的比特幣呢?

華爾街猶太人最聰明了,可是做的跟說的偏偏完全相反,真是太奇怪了。
小弟年紀大、老人痴呆,實在參不透華爾街猶太幫的金融算盤。
只好請冰雪聰明的各位網友,自己想一想嘍!

(3) 關於台灣央行的黃金儲備,小弟不便胡亂發表意見(您懂的)。
不過,您能夠提出這樣的問題,表示已理解到問題的深處。
您再想一想,相信會有答案。
我是一片雲 wrote:
您的問題非常好,小弟(恕刪)

你認為美元貶值所以不該買紙巾或者任何虛構的商品, 應該買實體金屬或土地是吧?
我今天就來打你的臉
這是SP500 90年來的走勢


這是SP500 90年來通膨調整的走勢


這是黃金 100年來的走勢


這是黃金通膨調整的走勢


紙上富貴無論在任何時代, 他都比持有黃金實體有價值是吧?
(除了二次世界大戰時期)

把金本位再次啟用, 跟黃金掛鉤的那個貨幣就會重蹈1940~1970年代的覆轍
因為經濟活動造成的生產力增加, 貨幣的流動性也要跟著提高, 導致該貨幣價值會越來越高, 結果就是跟黃金價值再次脫離
所以貨幣不斷的貶值才能跟人類不斷增加的生產力相匹配, 而不是讓貨幣去綁定一個數量不會增加的東西, 所以70年代至今貨幣體系運作良好
我前面說過, 去槓桿也只會去到符合當前生產力匹配的程度
你覺得現在槓桿太高, 其實只是近年人類生產力增加幅度在減緩而已(所以一堆國家在促使第四次工業革命盡快發生), 真正有問題的是金本位啊

PS: 我mark紅色那段文字你肯定有意見對不對? 試想, 如果把錢hold住就會不斷增值(不是指錢越來越多, 而是指錢的購買力越來越大, 10年前一塊錢可以買一顆糖果, 10年後一塊錢可以買100顆糖果的意思), 那誰還想拿錢去投資啊? 放著增值不就好了? 近年來的社會穩定發展與繁榮, 跟會貶值的貨幣體系脫離不了關係, 懂不懂?
既然貨幣泡沫化

那位看書看一半的貨幣大師
要不要直接掛保證
買實體黃金絕對不虧錢?

不管有沒有上過整學期的貨幣銀行學

寫了這麼多文章
一定是匯率大師

這麼懂行
光是黃金、美元、日圓、台幣
做的好這輩子吃穿不愁
戰績拿出來看一下

不敢講央行?怕傳假訊息被抓吧!

一搭一唱傳錯誤觀念
別人都是華爾街派來

是業者進駐、黃金被套還是黃金炒手?
如果是黃金業者
抱歉打擾賺錢
我轉身離開

美元崩潰論喊了半世紀
每年都有人喊
自嗨到這種程度的還真的少見

黃金價格就是商品期貨定價

大媽炒金好不容易才解套
要是不信邪
現在美國開無限印鈔機
黃金當然壓身家ALL IN下去了啊!

看最後是怎麼陣亡
FED一次扭轉操作直接抬出場

害人也不是這種害法
HousePig wrote:
既然貨幣泡沫化那位看(恕刪)

你在講什麼
如果造你這麼講 股市都永遠上漲都對的
永遠沒有泡沫問題?
如果那麼好賺道瓊也不會從三萬跌到一萬八
meridian wrote:
你認為美元貶值所以不(恕刪)

你是要我給你打臉是嗎?
道瓊從三萬跌到一萬八 什麼比較好賺?
當然是放空啊!
橫空出世 wrote:
你是要我給你打臉是嗎(恕刪)

100年前道瓊才100點, 現在18000你也賺180倍了, 30000點當然是賺300倍(這還不考慮配股配息喔, 如果配息是3%, 則是賺4千多倍)
而且還不用腦, 放著就行了, 而且放著就能贏過50%的人(因為指數就是投資人的平均值)
有人殺進殺出, 長期下來還比不上大盤報酬率, 我沒有說是誰....
  • 2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