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060402 wrote:有的股價上漲前,量會...(恕刪) 我覺得不要這麼樂觀如果在農曆年前股價有到25元就好了連銷售中心都還沒用最快年底賣就偷笑了而且現在房價景氣又不好這建案有花了如此多的錢要大漲很難股價賺個3、5元還有可能但真的要跟他賭時間有可能明年初全球景氣下滑股價跟著下跌連15元都沒有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交易數量增加,起碼代表主力有在關切若沒炒作 沒量能 股價也不太可能上漲新聞原本是說最快十月份開售今年第四季住宅開賣 明年第一季商場店面出租我是認為廣告行銷開始出來後股價可能也會被帶動畢竟是土城的指標性大案很有話題性但就如您說的可能只有小漲之前的前高是25元就算不要超過前高好了漲到25元的機率也不是沒有看主力要不要炒作這個建案跟公司股價值得炒作就會有人關切
這檔股票 幾年前推薦給親友 建議不能急 分批定期買進說實話 這些年 他們都有問我 動了沒 動了沒我都這麼說 工地標示 2017 1/30 完工就以 2017 1月底 為輸贏吧 到時可以 賣出 或自行決定如果都沒動 就是我真的錯了今年1月底的股價 .....現在 9月 我都一直觀察 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最近半年 賣超第一名 是外資 4600張 第二名 才200多張照理說 賣超 4600 張 股價早應該 趴在地上 不是嗎只有一個推論他的股票 太多 可能有上萬張他也不想 讓股價崩他知道 後面 可能會有利多 但真的貨太多 到時也未必出的完會一路慢慢賣到 利多實現吧所以當利多實現 散戶是一定也要賣的 謝謝
有新聞出來了https://ctee.com.tw/news/viewcatenews.aspx?newsid=160972&cateid=fdc裡面提到 建案預估總銷售可達150億節錄新聞內容:宏璟土城百億超級大案「ASE摩漾廣場」也醞釀多時,更是吸睛,坐擁土城捷運海山站和土城站中間的地段;市場估計,該案總銷將上看150億元。 宏璟財務處副總經理陳芳瑩表示,土城大案主力坪數34~50坪,共計693戶,現正請使照,預計第4季推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他沒提說是第四季哪時候推出大家覺得預估這種房價會太樂觀嗎?土城建案現在重劃區有好幾個建商都在蓋量體太大,會影響房價變低
請教各位,這則新聞該怎麼解讀呢?是轉信託,不是賣掉或贈與,那代表什麼意思?(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017年9月13日電)封測大廠日月光 (2311) 董事長張虔生為個人信託規劃,今天申報轉讓宏璟建設 (2527) 持股。日月光表示,未有出售或釋出宏璟股份計畫,所有股份轉讓交易依法如實申報。根據公開資觀測站資料,張虔生原以個人名義持有宏璟建設共4420萬805股,占宏璟總發行股數約16.35%。根據今天傍晚最新資料顯示,張虔生申報透過鉅額逐筆交易的轉讓方式,轉讓手上宏璟持股4420萬805股,有效轉讓期間從9月16日到10月15日。對此日月光回應指出,為執行信託規劃,將個人資產依法納入所設信託中,張虔生向台灣證券交易所申報以逐筆鉅額交易方式,出讓其個人持股4420萬805股宏璟股票,申報完成後,自9月16日起一個月的期間內執行。此外日月光表示,張虔生個人及家族成員另透過持有未公開發行公司嘉瑩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嘉慶投資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間接持有宏璟共3511萬4412股,占宏璟總發行股數約12.99%。日月光表示,張虔生同時將透過百分之百持有價值投資有限公司(Value Tower Limited),在集中市場主要透過鉅額交易,依市場價格買入相同股數的宏璟股票4420萬805股。日月光表示,張虔生已取得投審會核准,將透過Value Tower Limited購買嘉瑩、嘉慶100%股權方式,完成將間接持有的宏璟股票納入信託的規劃。經過上述步驟,日月光指出,張虔生最終持有宏璟總股數維持不變。張虔生將透過Value Tower Limited間接持有宏璟4420萬805股,並透過Value TowerLimited持有嘉瑩、嘉慶間接持有宏璟共3511萬4412股。總計張虔生透過他人名義持有宏璟股票共7931萬5217股,占總發行股數約29.34%。日月光表示,上述作業是張虔生個人信託規劃行為,未有出售或釋出宏璟股份計畫,所有股份轉讓及交易皆依法如實申報。
eva060402 wrote:大家覺得預估這種房價會太樂觀嗎?土城建案現在重劃區有好幾個建商都在蓋量體太大,會影響房價變低 有人說我發言太少,所以回一下我的看法好了。目前看來,一坪45萬應該是撐得住的,至於多快能賣完,就比較難確定了。今天公司沒會可開,看了一下鼎固(2923)。成交18左右,淨值28,算是7折價。前年買到40元的全都死在山頂上了。鼎固的股利政策是最少發30%,但這兩年根本連30%都沒有,股價當然腰斬。至於為什麼為這樣,那是因為帳上的獲利絕大部分來自資產重估。2015年,賺2元,至少1元來自資產重估,實際本業獲利不到一元,當然只能發0.36股利2016,賺1.38,到少0.5是來自資產重估,實際本業獲利大約0.6元,當然也只能發0.36股利資產分析: 目前有5大商場在收租,市值約640億,鼎固成本約290億,之間的價差350億,就是鼎固股本和淨值的價差。也就是說,公司成立到現在,除了這四大商城的溢價(有一個折價),本業(賣房子)可以說是虧錢的。這5大商城,說得好聽,其實也就上海和北京算得上號,兩者相加就佔了350億的9成,大約300億。這市值約640億的商城租金利益一年約30億,5%不到。以原始成本來看約10%。如果鼎固把本業收起來,銀行貸款還一還,專心處理商辦出租,一年固定賺個一元現金是不難的。以這個角度來看,股價一字頭可以算是合理的入手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