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stery wrote:我在13.73已經...(恕刪) F大佩服阿,公布自己的標的跟買進賣出點其實這樣做,如果是真的.一般我的經驗跟觀察是自己掛定了,因為別人都會在你前後買賣,變成自己走不了,造成自己損失如果是反向的話會賺大錢(老師常用手法,自己先買然後通知信徒,拋給信徒)但小心被抓喔,這算不算是操縱股票我是很佩服F大,只是把個人觀點講講,如有得罪請包涵
coafort wrote:笑死,正幾反幾跟本...(恕刪) 什麼正2 反1..我熟的很... 我在美股玩槓橄, 正3 反3, 你都還不知道在哪國內外這些ETF淨值都有折溢價問題, 有些不同產品ETF 台股盤中折溢價就差很多了更別說台股和陸股, 新加坡, 美股期貨交易時間不同期間的漲跌, 這代表玩短線壓錯方向機會很高若遇到重大事件, 隔日交易你也跑不掉.. 陸股就發生好幾次了, 哈哈,你每次都能猜對?別再嘴砲了, 等你公布買點和標的....
財新網8月11日引述中儲糧油脂公司的消息稱,由於前期到港船隻集中,一度被網民戲稱為「史上最勵志」的「飛馬峰號(Peak Pegasus)」大豆船一直在大連港口外錨地排隊等待卸貨通關,預計近日將開始卸貨,並辦理後續繳稅通關手續。作為這船大豆的買家,中共國企中儲糧表示,將按照相關法律和已生效的對美關稅措施規定,繳納各項稅費。中共黨媒《環球時報》12日也報導稱,「飛馬峰號」已進入大連北良港,開始卸貨。據船主證實,該船此前並未「漫無目的地」繞圈航行,而是由於港口倉庫容量有限,一直在北良港附近停泊,等待進港卸貨。《環球時報》並沒有提到,為這船大豆繳稅的是中儲糧。而「飛馬峰號」之所以引起新一輪關注,起因正是《環球時報》8月9日的一篇報導。該報導引述英國《衞報》消息稱,「飛馬峰號」未能在7月6日關稅加征落地前抵達大連港,因為不願繳納增收的600萬美元關稅,就一直滯留在海上,在大連外海「漫無目的地」漂流一個多月。為此,船上大豆的貨主——一家總部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農產品貿易公司,每天需支付約12500美元的租船費用。而且,接下去幾個月可能不得不繼續漂流,以免做出其它更加錯誤、更有風險的選擇。其實,有關「飛馬峰號」,陸媒類似的烏龍炒作已經上演過一輪了。7月6日,「飛馬峰號」開足馬力也沒能在中午加徵25%關稅前趕到大連港,一度在大陸網絡上熱炒。當時很多陸媒雖然提到這船大豆買家是中儲糧,但依然紛紛聚焦「中共加稅讓美國受損」。當時,陸媒一個基本統一的說法是,按照農產品貿易規則,這船美國大豆不能運回原產地,要麼倒進海里,要麼另尋買家。不過,隨後很多陸媒相關報導都被刪除。至於其中原因,可能從一些陸媒中可以發現蛛絲馬跡。有報導引述業內人士透露,2007年之後,中國企業外貿進口多採用CIF條款。所謂「CIF條款」,即業內所稱「到岸價」,其價格構成為成本+運費+保險費。按此條款,由賣家負責租船訂艙,支付運費和保險費,但是賣方只負擔貨物上船前的費用和風險,之後的一切費用和風險則全部由買家承擔。也就是說,貨物抵達目的港口後,辦理進口手續、繳納關稅都是買家的責任。具體到上述大豆船誤時事件,關稅損失應該是中儲糧負責。----------------------------------------------------------------------中國大豆已經開始輸了, 未來中國人民就是在物價上買單, 就和 p2p 一樣... 損失的人抗議被處理, 因為p2p 背後有政府官員的利益美國大豆期貨大跌, 看來第三方轉賣給中國有利可圖了, 難怪已經有巴西, 阿根庭這些產大豆國家向美國買大豆再轉賣中國中美貿易戰最後就是中國人民買單, 先是股匯雙虧, 倒閉潮, 再來就是物價若是未來美國所有關稅全部實施, 中國不知道有多少企業會破產(這是中國人民法院說的), 失業率會增加多少中國皇帝那會管人民死活, 為中國人民悲哀, 中國股市要有大行情, 一定要開放資本, 公平透明我還真希望川普搞大一點, 逼中國改府改革, 不然投資陸股可能十年後又是原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