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記錄從2020年7月開始定期定額買進富邦台50指數 006208 ETF (2024年五月新增加0050正二/00631L)(2025年6月跳船到0050)

文長慎入
呵呵


大仁指出
"你知道若能長期維持 1.4 倍,是多可怕的事情嗎?"

不會啊
0的1400萬倍還是0

2000-2010年:這段期間經歷了網路泡沫破裂(2000-2002年)和金融危機(2008年),導致標普500指數在這十年間的年化報酬率接近

好啦
不談極端狀況

看圖表
一年年化報酬2倍是20.1%
三年是15.1%
五年是14.2%
十年是13.5%

你為什麼拿10年的13.5%(1.4倍)來算持有30年的報酬?
拿一年的20.1%(1.88倍)不是更爽?

有注意到嗎?
年化報酬隨著時間增加而遞減
憑什麼覺得會"長期維持 1.4 倍"

看資料我合理推斷,30年,年化報酬會低於1.4倍,可能是1.2倍,1.1倍

你看看能不能拿三年的套到五年用十年用?
不行啊
那拿10年的資料套到30年用
根本不合理
一開始的假設錯誤,後面算再多都沒有意義

既然論文只模擬10年
應該用類似論文的方式,生成30年的數據來模擬
這樣才有說服力
若不如此
我們就只能用論文的資料,討論10年

不能自己把10年的資料自己推個30年
HK_Sung

wros 這種每日報酬剛好是0050的兩倍假設,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根本不可能,所以變數很多,模擬了老半天,前提如果不成立,結果就會不同。

2025-06-09 12:59
wros

你的正二表現這麼差非常簡單,就是我一直說的,你根本沒有耐心[笑]

2025-06-09 14:42
大仁指出
"在討論槓桿時候,我很想導正一個觀念,就是將 正2 視為配置的一環。
你不用歐印,也不用 50/50 策略
但配置一點 正2,並不是多愚蠢的作法。
奇怪的是,許多人在談資產配置時,連黃金跟比特幣都能拿來討論了。
結果講到 正2 就是邪魔歪道?"

資產配置
我不清楚學術上的定義

以下AI說的
學術定義與理論基礎
資產配置的學術基礎主要來自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 MPT),由 Harry Markowitz 在 1952 年提出。其核心觀點包括:
- 均值-方差優化(Mean-Variance Optimization, MVO):根據資產的預期報酬與波動性(風險)來選擇最優的投資組合。
- 風險分散(Diversification):降低單一資產波動對整體投資組合的影響,透過低相關性的資產來減少風險。
- 有效邊界(Efficient Frontier):在一定風險範圍內,尋找能夠提供最高預期報酬的最優資產組合。

對我而言
資產配置是在可接受的利潤下,盡可能減低風險,減低波動,而非追求超高的可能報酬
所以資產配置我會選擇
1.長期價格向上
2.彼此相關度低的資產

以股票而言
我選擇全球分散
因為根據研究指出,全球股票的彼此相關性短期高但是長期而言是低的

再搭配中期美債VGIT或全球債券BNDW

就這樣

正二,可以減少波動與風險嗎?
當然不行,所以我不買
(順帶一提,清流君有提過0050加入00713可以減少波動,所以單純買台股大盤的話,我可能更想加一點00713)

有人說可能可以增加報酬
想買自己買,沒辦法減少風險我沒有興趣
這樣算是把正二當成邪魔歪道嗎?

至於比特幣和黃金我都有
但是單純是這是我人生小小的賭博
不是我的投資,更不是資產配置的一環

大仁指出
"沒錯,槓桿 ETF 確實存在更多不確定性。
但這並不代表它不能做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例如,你可以選擇配置 10% 的 正2
讓自己的投資組合多出 10% 資金的彈性空間。"

弱弱問一下,如果有人之前採用50/50現金正二,現在文章又說正二10%,要改嗎?不改嗎?
另外彈性空間要怎麼利用?
很多人買房賺錢,但是買股賠錢,為什麼?
因為買房比較沒有彈性被迫"長期持有"
結果反而是好的
彈性空間對一般散戶真的有好處?

大仁指出
"前面提到,2010 年投資 10 萬的 TQQQ
現在變成 1840 萬。
這難道不值得嘗試看看嗎?
就算運氣不好,你最多也只損失 10 萬不是嗎?"

是的,所以我選擇賭博比特幣
AI說
比特幣自 2010 年至今的漲幅驚人!根據資料,比特幣在 2010 年時價格約為 0.004 美元(當時有人用 10,000 BTC 購買兩塊披薩)。而目前比特幣價格已突破 11 萬美元。
計算漲幅: [ \frac{110,000}{0.004} = 27,500,000 ]
這意味著,比特幣在這段期間內上漲了約 2,750 萬倍!這樣的增值幅度在金融市場中極為罕見,展現了比特幣作為數位資產的驚人表現。

都要賭博了
賭正二?TQQQ?
小賭怡情,不要過度
大仁的結論

一、論文資料顯示,正2 報酬只有原型的 1.4 倍。
二、但沒告訴你的是,1.4 倍的年化報酬率,長期來看會超過 2 倍的總報酬。
(確定?我明明看到隨著時間增加,年化報酬越來越低)
三、論文資料顯示,正2 最大虧損會是原型的 4 倍。
四、但沒告訴你的是,最大虧損跟最大獲利,兩者其實是「大贏小輸」的賭局。
(要賭博你不要說是投資(誤))
五、正2 的大漲次數,比原型指數多非常多,這將帶來上漲段的「爆擊」。
六、不要非黑即白,槓桿 ETF 可以做為資產配置的一環。
(沒辦法減少波動的配置比較不合我的投資理念,可以接受的人我沒意見)



"畢竟,就像《致富心態》的作者,摩根豪瑟說的:
「這個世界,沒有人真的是瘋子。」"

如果瘋子指的是字義上的
那醫院還滿多的

"槓桿投資者,當然也不是。"
同理,非槓桿投資者也不是
把槓桿看成邪魔歪道,當然也不是

好了
我個人看法還是一致
1.正二不適合非專業人士(波動大)
2.正二不適合我的投資理念(減少波動)
3.正二拿來做主力存股我不建議(大仁現在也不建議)
4.少量配置賭一把沒問題,但是IBIT可能更好賭
而且我賭了正二20萬,結果先變成10萬而不是100萬,有目共睹


至於
wros
寫的落落長終於輪到你

"長期承受2倍的風險,但是理論上只能取得1.4倍的報酬,這句話不對喔,50正2 從上市至今七年, 不只是 0050 的兩倍報酬,而是超過三倍了。176% vs 589%"

你就是個懶鬼,不自己查資料,不自己算
所以亂說一通

我說理論上長期1.4倍,確實是錯的,按照論文1.4倍是10年,而30年,40年,50年必須有更多的模擬,長期沒人知道,但是按照論文的資料,隨著時間增加,年化報酬是下降的,長期30-50年說不定1.4倍都撐不住?
這其實很合理,換個角度,台股最近超強,但是股市長期有均值回歸的現象,長期未來把獲利吐回去的機會還是很大

正二,上市日期是2014/10/31,怎麼算都不是7年,你的數學是誰教的?
正二比原型 是873%比286%,報酬其實是4.2倍(773/186)




但是如果台股未來長期發生均值回歸
假設台股長期年化報酬變成3%,你正二2倍給你6%,都可能會被VT的7%追過去
當然你會說,說不定台股未來還是很強(其實今年VT都創新高,但台股還沒,要這麼樂觀嗎?)
又如何
賺7%VT就好,至少風險比台股和正二低
這樣不用擔心台股未來是好是壞
才是我的投資理念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如果台股陷入長期低迷,這時正二和原型都表現不佳,所以把正二加入資產配置對於分散風險沒有任何好處,這是買正二要思考清楚的,這也是我不認為正二適合做資產配置的原因

2025-06-09 15:13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看到過去高報酬想買正二,就最好看看我的例子,你必須非常有耐心;而過去的高報酬,也代表未來均值回歸的可能更大,至少看看的最近四年的報酬,再想想如果再4年,萬一還是持續這樣的表現,你是否能接受?

2025-06-09 15:20
要維持一定的槓桿倍數就會有交易的摩擦成本,所以年化報酬倍數通常都低於槓桿倍數。

考慮年化波動率會是槓桿倍數,所以sharpe ratio都比槓桿標的還來的低。

長期持有會呈現一個狀態,看著累積報酬很高,實則承擔了超過報酬的單位風險。

所以累積報酬通常很吸引人,但累積意味長期曝險,一次價格折半就能讓信心潰散。

這種標的比較適合左側交易,就像樓主所說的,要長期持有還是得三思而後行。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累積報酬通常很吸引人,但累積意味長期曝險,一次價格折半就能讓信心潰散",非常值得深思;我本來就是膽小鬼,或是說風險趨避是人性,我選擇盡可能降低風險的作法

2025-06-09 10:05
事後論

現在 2025/06/09 看,2010年那位買 pizza 的人為了當時的口腹之慾,損失好多錢。
($10,000/0.004)*$10,000=$275,000,000,000 美元。堪稱史上最貴的 pizza 之一。

我愛Keroro wrote:
比特幣自 2010 年至今的漲幅驚人!根據資料,比特幣在 2010 年時價格約為 0.004 美元(當時有人用 10,000 BTC 購買兩塊披薩)。而目前比特幣價格已突破 11 萬美元。
今天
006208來到110元
代表
與我的正二同時存的006208已經開始賺錢(11頁,平均成本109)
但是正二還在賠(成本234)

於是有人又會說要有"耐心"

其實換句話說
每個人的"耐心"是不同的
就是代表每個人的風險承受不同

資產配置從來不是追求最大可能報酬
而是一個能長久執行的投資策略

再好的投資策略
無法長久堅持也沒用

正二投資或許未來報酬驚人
但是對比投資大盤,是更容易還是不容易長期堅持?

正二投資顯然比起大盤投資
需要更多的"耐心"
需要更多的風險承受能力
不適合非專業的人士

我為什麼不選正二?
因為超過我的風險承受能力
為什麼不100%股票
因為超過我的風險承受能力

樓上HK_Sung大大的話
"累積報酬通常很吸引人,但累積意味長期曝險,一次價格折半就能讓信心潰散"
非常值得深思

特別是對於曾賠光過資金的人來說
風險,耐心
不是單純字面意義
而是在股市大跌時親身經歷過的恐懼
真的是信心潰散過的人才懂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單純從報酬分布來看,槓桿ETF會讓最終報酬的離散程度變得更加巨大,也就是說槓桿ETF的加強曝險,的確能讓預期的平均報酬變高,但結果會是很強的正偏態分布,是高風險的一種體現,就像買彩券一樣,運氣成分很高

2025-09-28 16:39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清流君那一篇的黑色粗字如上,大家自己斟酌是支持還是反對,我的看法是提醒大家槓桿ETF的風險,願意接受可以買,不願承受風險就別買,還有其他開槓桿的方式可以選擇

2025-09-28 16:42
個人承擔風險的能力與長期買入正2帶來的報酬之間的取捨,樓主提供了許多的觀點與資料。

這當中有許多值得我們省思的地方。

2008年那篇學術論文及二十年正2的報酬模擬數據,都是用蒙地卡羅模擬產生的長期報酬數據,這些數據的盲點其實很大,諸如如何選擇路徑中每個步驟常態分布根據的drift及diffusion,還有直接拿標的報酬的兩倍來模擬正2報酬,這些無法客觀選擇的參數對最後的模擬結果都有致命性的影響。

不看模擬數據,至少我們可以看看歷史數據,不可否認從正2發行上市至今的累積報酬是輾壓0050很多,每日2倍報酬目標如果從一開始買入不動,持有至今,我把現金流的時間數據列出(含0050配息),所有人都能自己算算。



年化可達1.8倍,還算不錯,當然根據選擇時間的段落不同,這會有不同的結果,例如近5年的結果:



年化報酬倍數是1.66倍,正如那位大仁哥所說的,即使年化1.66倍,累積起來也是嚇死人。

但有沒有想過,一般人長期存股的方式絕對不會是一開始一筆資金買入,中間都不投入資金來累積部位,這種只看頭尾報酬的比較,實務上一點意義都沒有,也不符合一般投資者存股的邏輯。

一位一般的投資者比較可能的存股邏輯是,定時定額(或定量)買入,累積部位也累積報酬,買入的點分佈在投資階段的每一點,所以我們可以來看看,如果一位投資者,每個月(假設月底)買入一張(定量)00631L,和買入0050的比較,時間段就從上市至今(2014/10/29~2025/6/10)開始:



累積至今天共129張,成本10524890,市值26832000,報酬154.939%。(但是有看到嗎,四月初的大跌,離你的平均成本有多近,這就是風險!)

相同條件,如果存的是0050:



累積至今天共129張,成本11992487,市值24316500,報酬102.764%。

如果用這種被動存股方式,累積報酬倍數其實只有1.5倍,注意這是最終的累積報酬,並非每年的年化報酬倍數,那位大仁哥應該會很訝異,最終才多1.5倍而非年化的1.4倍,但風險(波動率、最大跌幅)卻是紮紮實實的2倍,投資人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及耐心來決定自己是否適合。

當然這只是最簡單的存股策略,有許多變化可以增加最終報酬,但這比只看一筆資金的頭尾報酬比較,要貼近實務的多,所以建議很多喜歡看網路文章。尤其那種模擬長期報酬,僅比較頭尾不管中間投入的討論,就要弄清楚沒有中間的持續投入,部位頭寸累積不多,即使單筆報酬超高,對財富的增長幫助不大。

如果你是有錢人又很有耐心,一筆砸入數千萬、數億資金,等待十年以上,正2可以加快累積你的資產,以上論述可以自行略過。

未來如何不得而知,即使用模擬數據也是根據過去歷史數據的特性來模擬未來,可信度也不高,金融市場只有empirical data最可信,人能預測的好就不需要存股、不需要耐心,交給AI就行了。
wros

另外就如同你試算的,單筆all in 0050從2014年也可以累積超過300%的報酬,但第二次改成定期定額0050報酬只剩下102.764%,原因就是後面投入的滾動時間不夠長。

2025-06-11 12:32
wros

年輕時的資本小,應該使用正二去增加曝險。很多人反而倒過來,近退休才有越來越多的資金投入,風險反而越集中在後面幾年。

2025-06-11 12:32
對帳單





順帶提醒
006208降手續費了
當然因為規模的關係
降了以後006208還是貴一點(約0.15%)
對比0050約0.13%
比較讓人在意的是平準金的加入

所以
在投資006208滿五年之後
我要跳船去0050
rexla1107

請問k大策略是定期定額+股利再投入,會因為加入平準金後有什麼影響嗎?我目前還是持有006208,上一波沒跳船。

2025-06-27 11:25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目前應該沒有影響,只是擔心會日後可能變成季配息或是想維持高配息,買大盤的目的就不是為了配息;我單純是手續費低選擇跳船;再者006208身為後來者,居然只跟隨領先者,看不出企圖心

2025-06-27 18:50
我愛Keroro wrote:
對帳單順帶提...(恕刪)

我對於以下的現象比較有興趣,可以視為投資定律了:
某人或某標的取得優異的成績
風向文大量的出現
散戶開始進場
….
散戶開始後悔並出場…
wros

賺到錢, 開心了[^++^]

2025-06-27 16:54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散戶就是聽消息亂買,當然容易踩雷後悔,我也當了幾年散戶,經驗豐富

2025-06-27 18:54
手上沒有0050 & 006208這兩支的人若想開始買,現在看來似乎 0050 比較受青睞。

我愛Keroro wrote:
所以
在投資006208滿五年之後
我要跳船去0050
我愛Keroro
我愛Keroro 樓主

以前是喜歡成交量大的或是稅金少的選0050,而想要手續費低的或是單價低的選006208,現在006208不具有優勢

2025-06-27 18:58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