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神路亞 wrote:
如果技術分析有用派...(恕刪)
論文分析
現在電腦很方便可以跑回歸分析的.
根本不用什麼惡魔證明..
一個策略有沒有效用電腦模擬就知道啦.
技術分析交易次數越多次其實正相關係數就越低.
他交易次數越少正相關係係數就越高.
那如果要使用交易次數少的策略那一定要用技術分析?
而這個系統應該包含進場與出場(停損停利)的策略,甚至是加碼的策略等等,
有些人似乎只把眼光放在股票,所以認為不需技術分析也可以賺錢,
或許股票不用技術分析也可以,因為還有基本分析與籌碼分析等等可以運用來分析一家公司,
但是假如你想玩期貨玩外匯呢?
玩指數期貨不利用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你要用什麼分析策略?(總經嗎?一個幾百點的上下震盪可能你就被抬出場了,還想等總經題材發酵喔?),
或許台指期可以參考3大法人的現貨買賣超與期貨的未平倉部位,
但假如你玩的是小道或是S&P500或是A50呢?以上這些指數期貨你能找到法人或大戶的相關部位嗎?
玩外匯不利用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那你用什麼分析策略?(各國央行的匯率政策嗎?)
原油,黃金...等等,你又可以拿什麼基本面來分析這些東東呢?
操作這些東西時,進場與出場總得要有個可以信賴的系統吧,請問不靠技術分析那靠什麼?(程式交易所形成的進出場策略不也是技術分析的一環嗎?)
而且期貨的財務槓桿又很大,除了資金控管之外,假如不靠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來做為進出的依據,那你靠什麼來進出?
除非你把槓桿弄得很小(例如拿500萬玩1口大台),但是這樣又失去操作期貨的目的了,
除非你是高頻交易者,但假如你是期貨波段玩家的話,試問你不靠技術分析又能靠什麼來當成策略?
當然假如你不玩以上那些東西那又另當別論了,當我沒說吧。
a79625 wrote:
玩指數期貨不利用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你要用什麼分析策略?(總經嗎?一個幾百點的上下震盪可能你就被抬出場了,還想等總經題材發酵喔?),
或許台指期可以參考3大法人的現貨買賣超與期貨的未平倉部位,
但假如你玩的是小道或是S&P500或是A50呢?以上這些指數期貨你能找到法人或大戶的相關部位嗎?
玩外匯不利用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那你用什麼分析策略?(各國央行的匯率政策嗎?)
原油,黃金...等等,你又可以拿什麼基本面來分析這些東東呢?
操作這些東西時,進場與出場總得要有個可以信賴的系統吧,請問不靠技術分析那靠什麼?(程式交易所形成的進出場策略不也是技術分析的一環嗎?)
而且期貨的財務槓桿又很大,除了資金控管之外,假如不靠技術分析所形成的策略來做為進出的依據,那你靠什麼來進出?
除非你把槓桿弄得很小(例如拿500萬玩1口大台),但是這樣又失去操作期貨的目的了,
除非你是高頻交易者,但假如你是期貨波段玩家的話,試問你不靠技術分析又能靠什麼來當成策略?
當然假如你不玩以上那些東西那又另當別論了,當我沒說吧。
這點我不大認同..
在期貨和匯市賺大錢的叫做索羅斯.
他最有名的觀點的是:他認為所有價格永遠是錯誤的,他們代表一種對未來偏頗的觀點.
這看法剛好跟技術分析相反,技術分析是價格永遠是正確,所有的資訊已經反映價格之上.
也是說對於索羅斯來說技術分析沒用地方在於過去的資訊也都是錯誤的,你怎麼拿一個錯誤的資訊去判斷未來的價格?
最有名的例子不就是現在負利率嗎?
過去資訊是沒有負利率的這種東西,按照過去的資訊瞬間化為泡沫因為過去資料沒有這種東西在干擾金融的發展啊.
那如果按照技術分析你絕對死得很慘,因為過去可探究歷史沒有過這種事情.
七七三 wrote:
這點我不大認同.....(恕刪)
我尊重您的不認同,
事實上我也沒有打算要說服任何人,我提出這些論點只是想讓大家去思考一下,
您提到索羅斯這個例子,其實索羅斯距離我們太遙遠了,
請試著想想~我不是索羅斯,我也沒有索羅斯的龐大資產做後盾,並且也沒有索羅斯一般的登高一呼的國際影響力與號召力,
但是假如我目前也想從外匯市場賺到錢,請問我能當成進出的參考依據的是什麼東西?是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或籌碼分析?
另外您可能誤解了我上面所說的依據過去的歷史資料來統計與歸納的意思了,
您所提到的負利率根本不會被我放到技術分析的因子裡面,
所以現在是不是負利率或是利率高達30%以上根本不會與我的交易系統產生任何關係。
大家參考看看吧,不須筆戰,你用過技術分析而你認為沒用就沒用,我個人不想浪費時間去爭論這百年無解的議題,
但是請先思考一下認為沒用的根據或理由是否很充足?
是否是自己太過主觀的認定與偏見所形成的認知?
說到此為止,小弟不再發表任何有關技術分析有用或沒用的看法了。
原文網址
http://winner8888.webnode.cn/news/%E5%AD%B8%E6%8A%80%E8%A1%93%E5%88%86%E6%9E%90%E8%83%BD%E8%87%B4%E5%AF%8C%E5%97%8E-%E7%AD%94%E6%A1%88%E8%AB%8B%E7%9C%8B%E5%85%A7%E6%96%87/
原文轉貼如下(若有侵權請告知,小弟我會馬上移除)
PS:文末提到的包寧傑就是技術指標bollinger band(布林通道或稱保力加通道)的發明人。
---------------------------------
期貨界的傳奇人物Jack D. Schwager在他的著作「史瓦格期貨技術分析」的謝辭寫著:「在進入期貨早的早期階段,我是一位純粹的基本分析者,完全排斥技術分析--或許需要補充說明一點,這種看法是直覺的認定,而不是來自任何的知識或經驗。當時,我在一家大型經紀商負責研究的工作。部門中的一位研究員是技術分析者,而我開始發覺一些奇怪的現象:他經常可以正確判斷行情的發展。稍後,我們成為好朋友,他教我一些基礎的圖形分析觀念。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對於技術分析的看法有了180度的大轉變。」
在John Boik所寫的「華爾街操盤高手」中,五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傑西‧李佛摩、尼可拉斯‧達華斯、威廉‧ 歐尼爾、伯納德‧巴魯克、傑洛德‧勒柏,前三位都是技術分析的使用者,尼可拉斯‧達華斯就是箱型理論的發明人。全美公認最頂尖的股市投資顧問詹姆士.迪波磊在他的著作:「鯊魚投資術:散戶以小博大的獲利關鍵」中論述自己就是使用技術分析而致富活生生的例子。 有些攻擊技術分析的人說:富比士雜誌的富人排行榜看不到一個使用技術分析致富的人?這句話是錯誤的。 像是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就曾寫過:技術分析係研究市場規律以及股票的供需,用以預測機率;技術分析具備了無可取代的優點。
「股市投機第三課」的作者陳進郎,他在民國八十二年到九十三年任職投資公司總經理期間,共締造了十九倍的獲利,他說「我看了超過一百萬次的線形圖」。 CANSLIM選股法的創始者威廉‧歐尼爾,他認為看懂技術線圖,投資事半功倍。在「笑傲股市PartII」中他說道:「技術線圖就像是醫師們所使用的X光圖片」「很多憤世嫉俗的人因為自己不具備這些相關的知識,所以把研究線圖諷刺為茶葉算命。...」
Market Wizards「金融怪傑」一書的作者 Jackk D.Schwager 訪問冠軍交易員馬提‧舒華茲(Marty Schewartz)問道:「你後來是不是徹底地從基本面分析師轉變成為技術面分析師?」舒華茲回答:「是的。如果有人對我說,他從未見過一個發財的技術面分析師,我會嗤之以鼻,因為我做了9年的基本面分析師,結果卻是靠技術分析致富。」 「舒華茲在成為成功的專業交易員之前,曾經有10年的時間在股市中浮沈。在交易生涯的初期,他只是一位證券分析師,然而如他所說的,在這段期間,他經常因為交易虧損而瀕臨破產邊緣。最後,他終於改變交易策略,而使自己從經常遭逢虧損的狀態轉變成持續獲利的交易員。」 經濟學家凱因斯說道:「預測經濟基本面的長期趨勢很難,預測群眾心理可能比較容易」,它在1936年清晰的闡釋空中樓閣理論:「投資人不該把精力浪費在估算股票的真實價值,而該用於分析投資大眾未來的動向,以及在樂觀時他們會如何把希望建築為空中樓閣。」
偉大的投機客傑西‧李佛摩說:「價格變動不過是一再重複。」「股價趨勢技術分析」一書中說道:「股市中意外情況發生的機率,實在不如初學者想像的那麼高....我們可以輕鬆提出十倍數量的例子,藉已說明過去所發生的一切,仍然重複發生於最近幾年。」所以,你現在可以了解到,有一些成功的投資專家也是使用技術分析的,而且他們也是靠技術分析賺到大錢。現在,你應該可以大膽的說:「技術分析無用論根本是一種偏見與謬論」。
而對於技術分析者而言,當你遇到崩跌時,你都可以輕鬆的躲過甚至反手放空,你不需要有任何基本面的想法,你只需要根據市場的表現「順勢而為」就可以了。
技術分析不包括玄學但是,你不要把玄學與技術分析混為一談了。以下是技術大師包寧傑對於走火入魔的技術分析者所提出的忠告:「如果你決定採用艾略特波浪理論做為參考準則,絕不可以太過迷信,態度不應該太死板。永遠都必須接受市場顯示的客觀事實,不可一廂情願。如果你相信「法則」絕對不曾出錯,或認定行情演變絕對按照某套理論的推斷,恐怕會對交易資本構成嚴重傷害。 艾略特或甘氏(W.D.Gann)理論確賞蘊含一些真理,但不應該視為交易 「聖經」---- 雖然這不屬於本書的討論範圍。這些理論提供的法則當然值得運用,它們是長久經驗的匯整,蘊含珍貴智慧,但使用上仍應該謹慎。金融市場並不知道它們必須按照這些理論操演,經常會有「脫線」演出,使得那些忠誠信徒頓失依據,甚至陷入絕境。投資問題沒有簡單的標準答案。投資問題非常複雜、晦澀,過去是如此,將來還是如此。單純的系統絕對不足以因應。對於每種波浪計數,始終存在另外的解釋。
關鍵在於,要專心去看懂股市的運作原理,然後專注尋找出一套適合你的投資方法,然後全心全意投入那個方法,你就能在股市致富。
1.如果沒有技術分析,股票書的篇幅至少會減2/3。篇幅減了2/3,書的定價至少會少一半。書價少一半,書商、作者收入一定減少超過一半。
2.如果沒有技術分析,第四台老師如何把3分鐘的話撐到30分鐘節目結束?
3.如果沒有技術分析,軟體商會倒閉一部分,造成社會失業率的上升。
4.如果沒有技術分析,很大部分的股民就沒有進出的依據與助力。
5.如果沒有技術分析,鼓勵你進進出出,券商營業員飯只能吃半碗。
6.如果沒有技術分析,一堆大師們如何開課?
第6點,我補充說明一下。
我曾經在忠孝東路北科大親眼目睹了一場盛會。
場面熱絡程度,可以媲美民生東路北大育樂館的 Nu Skin 直銷大會。
主講人法號『小師妹』,租用北科大的大禮堂上課。
三個月一期,沒有老會員介紹還不讓你報名。
那晚上課的學員,數以百計。粗估約在300人左右。
門禁森嚴,憑會員證入場。想旁聽,門都沒有。
據朋友說,前後已開課兩年多了。教的就是技術分析。
誰說技術分析無用!有用得很呢!
a79625 wrote:
我尊重您的不認同,
事實上我也沒有打算要說服任何人,我提出這些論點只是想讓大家去思考一下,
您提到索羅斯這個例子,其實索羅斯距離我們太遙遠了,
請試著想想~我不是索羅斯,我也沒有索羅斯的龐大資產做後盾,並且也沒有索羅斯一般的登高一呼的國際影響力與號召力,
但是假如我目前也想從外匯市場賺到錢,請問我能當成進出的參考依據的是什麼東西?是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或籌碼分析?
另外您可能誤解了我上面所說的依據過去的歷史資料來統計與歸納的意思了,
您所提到的負利率根本不會被我放到技術分析的因子裡面,
所以現在是不是負利率或是利率高達30%以上根本不會與我的交易系統產生任何關係。
索羅斯是靠反射理論賺大錢的
他的老師波普有個重要的哲學概念:
科學理論只能最終證明是錯誤的,而不能被證明為真實.
也就是說啦,你的認知(所有科學與方法)跟現實還是有差距那麼一咪咪,所有市場價格都是錯誤(他們只能被證明是錯誤)
那這個錯誤與真實之間有著不對稱性,你操作的依據就會變找尋這種不對稱性你才能發財.
就像他發現了信用和擔保品之間有反射關係,你在信用擴張的時期所估的價格跟最後清償時候的價值差距非常大.
因為你在清償家借款的企圖會讓擔保品的價格瞬間的裂解(以前人們認為擔保品價值恆定的)
你看技術分析難道你都不會懷疑哪有那麼好康的事,你照著某個價格訊號買進在照著哪個賣出你就能大賺一筆,有那麼簡單?
那如果那個訊號是雜訊那你不是成了"冤大頭"????
索羅斯剛開始做的時候資本只有400萬美金,而且他的基金最喜歡用的就是“融資”槓桿很大,短短三年的規模變成20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