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UIS2133 wrote:
與網各位友分享再次...(恕刪)
原文網址 http://finance.technews.tw/2015/10/25/ase-spil-mergers-and-acquisitions/
張畢業於台大電機系,又拿到美國伊利諾大學工業工程碩士,擁有科技專才,更重要的,
他還出生在金融世家,家學淵源。
張虔生的父親張德滋原籍上海,經營貿易公司有成,事業卻在國民黨撤退時,被共產黨沒收,對他打擊很大;
母親張姚宏影是浙江溫州人,人稱「張媽媽」,畢業於上海持志大學
,精於地產、股票投資,以精準、大手筆聞名。
張虔生的父母來自上海和溫州,都是中國富商的發源地,張媽媽來台後代夫出征、主導大局,
從房地產再起爐灶,更跨足土地開發、工程營造,張家的福華工程在台灣、關島、中東接案。
在這樣環境下成長的張虔生,對於經商、投資、金融自然不陌生,他自承「從小就有理財觀念」。
張虔生出生金融世家
精於生意,也是資本市場高手
近幾 10 年來,資本市場蓬勃發展,張虔生更是頂尖高手,攤開他近 20 年來的購併歷史,經驗更勝投資銀行家,
從上市、購併、分拆、ADR(美國存託憑證)、TDR(台灣存託憑證)、私有化下市、F 股上市(國外公司來台灣),中國 A 股上市,許多紀錄都是業界的先鋒,「他的眼裡都是$」,
一位老朋友說。在 8 月股災之際,一句「矽品太便宜了」,應該就是這樁大買賣的起心動念。
投資高手說出「太便宜」,或許就像逛菜市場,個人條件不同,貴賤評價就不同。可以從
兩個面向解讀,其一是相對於自己財富,這樁交易輕而易舉;再者,標的價格遠低於價值
。
張家持有日月光 2 成股權,市值近 600 億元,然而,張家在中國房地產的實力可能更高
於此,「張媽媽」10 多年前重回中國房地產,聚焦主要城市,從北京、上海、蘇州、杭
州與重慶等地,早年都由家族公司持有,市場推估,連同土地與開發成本,在中國地產的
投資額早就超過千億元。
日月光在中國的地產事業版圖令外界好奇,只能透過旗下地產上市公司──鼎固開發的公
開資料,了解在中國的地產布局,「但鼎固只是一部分,外界還是難以窺得全貌。」業內人士認為。
光是鼎固,在 2005 年前,向各地政府或獨立第三方取得可建築面積為 322 萬平方米(
約 83 萬坪);雖然陸續開發,但截至去年底,手上持有的可建築面積還高達 273 萬平
方米,土地儲備十分可觀,市值更高達 1,305 億元。
日月光第三代、鼎固開發總經理張能耀(張洪本兒子)曾經指出,中國地產的選址多數靠著上一輩(張洪本、張虔生)的眼光,他們會刻意避開當地開發商偏好的大型豪華住宅,早先一步鎖定精華區購物中心、商辦大樓,再結合交通建設,是買地的重要策略。
目前鼎固手上的開發項目,幾乎全部緊鄰著地鐵站出口,這包括日月光在中國最大規模的
造鎮開發案──上海日月光中心廣場,以及位於重慶解放碑旁的日月光中心廣場。其中,上海的日月光中心廣場位在地鐵站出口,投資額超過 200 億元,曾是當地最具指標性的開發案之一,
5 年前張能耀接受《財訊》專訪時指出,「原本沒有地鐵通過,是我們向政府提出規畫時建議,而政府也認同這樣的做法,就支持我們。」除了顯示當局對該開發案的重視,更凸顯集團不容小覷的影響力
-- OS ~我服了..這哪招啊

坐擁中國地產逾千億
政商實力豐厚,投資眼光精準
翻開鼎固開發的董監事名單,大股東張洪本、張虔生兩兄弟幾乎掌握 98% 股權,董事除了兩兄弟、張能耀與專業經理人外,還包括內政部前部長林豐正、連戰親家陳清忠、公平會前委員汪渡村,獨立董事則是行政院前副院長徐立德,以及前立委郭素春。先前連戰、吳伯雄前往上海參訪時,張虔生都是親自接待,家族政商實力展露無遺
對於林文伯來說,矽品可以說是一生奮鬥的印記,也是人生最重要的資產,但對於張虔生
,背後還有豐厚的地產事業,日月光只是事業版圖的一部份,日月光靠著購併茁壯,買過
外商在台的測試廠福雷,拿到美國掛牌,再回台灣以 TDR 掛牌,獲利以倍數計。
1999 年,張虔生接受《財訊》專訪時,提到福雷二次承銷,「集團募集了 50 億元,賺
了 40 億」、「直接在市場上賣股票,金額太小了。在黑板上做股票,對我已經沒意義了
。」在科技業的萌芽期,張虔生就大嘗國際掛牌的甜頭,開啟他的購併之路。
之後,他買下美國測試廠 ISE,吃下摩托羅拉、NEC 廠房,買廠換訂單,並積極進軍中國。由於政府禁止封測業赴陸投資,張家和凱雷還公開收購日月光股權,打算讓公司下市,換個身分避開政府監督,總額達 1,800 億元,其後雖然作罷,卻可看出張虔生的霸氣─
─連自家股票都可以用 1,800 億元收購下市,那麼,花 350 億元買進對手矽品的股票,似乎也不意外。
10 幾年前,張虔生談到公司理財,坦白地說:「現金最重要了,打任何一場仗,一定要把子彈先備好,否則機會來了,也沒有能力把握。」當時他以環電為例,說環電就是理財觀念不正確(編按:環電老闆在 1998 年金融風暴時質押股票,買進庫藏股護盤,周轉不
靈遭斷頭),才讓體質不錯的公司搞到如此,碰到這樣的機會,日月光能夠一下子拿出 40 幾億的現金,才把握住。
環電一零年下市重組後,改名環旭 2012 年在中國 A 股掛牌,迄今股價最多漲 6 倍、市值近 2,500 億台幣,今年 4 月日月光小賣股票,就拿到 103 億元現金,在股市高點出脫,不須籌資就拿到百億元,張虔生大鱷本色可見一斑。
-------------
看完這篇文章 不知道是不是在造神 ~ 但我服了


對了 很多人 都看衰營建股 ~~ 基本上 我同意
但 溫馨提醒 要放空可以 千萬不要放空 宏璟這檔股票
我是不知道 宏璟的命名 跟 張姚宏影 有無關係
張家的 二家上市營建股 鼎固 跟宏璟 他們都是掌握 極大多數股權的公司
目前股價 15- 16元 淨值 27元
最近 晶電 友達 再漲什麼題材 不就是股價淨值比低嗎
當然 有朋友跟我說 宏璟沒漲啊 死魚一條 都不動
我說 沒關係 不爽他 不要買就好 千萬不要去放空
萬一 張家對於 鼎固 跟 宏璟 有個什麼想法
股價就不是 15 漲到 18的問題了
不談 延平南路的建案 跟土城開發案
光是 張家對於 鼎固 跟 宏璟 有個什麼想法 ...放空的人 我保證你會哭出來 ..
謝謝..
宏璟透露,該案商場採只租不賣,應會先開幕營業,之後再銷售住宅部分。
---------------------------------------------
我想 他就是想 創造人潮
有人潮 才有錢潮
他要想出 什麼花招 來吸引人潮 之後住宅才好賣 ~~ 這些都是大股東 經營階層 要花心思的
目前 接近 12點 今天成交量 只有1張 ~ 您沒看錯 只有1張
看了一下 這幾個月 外資賣了 1500張
不要覺得 1500張沒什麼
今天只成交1張 如果外資發狠 150張可能就會跌停
可見 他們 也是慢慢賣 不敢影響股價
查了一下 股權變化
http://norway.twsthr.info/StockHolders.aspx?stock=2527
1000張以上大股東 總持股 居然還增加
所以 籌碼是誰接走呢
股價盤低 是事實
現在是比耐心的時候
滿手股票的人 也許會擔心
但手上 本來有100 現在變30 定額投資一年後才會再拉到 100張 的人 也是會擔心
擔心什麼?
擔心大漲啊
有人會說 房子沒蓋好 怎麼會大漲
我知道啊 ~~ 但前面不是提過 萬一 大股東對二家上市營建股 有什麼想法
再傻也知道 股價 會只有16元嗎 ~
沒有人會質疑他們的實力 只是它們 要作? 還是不要的問題
沒是最好 就繼續耗下去 等明年年底吧
我有極強烈的信心 目前淨值 還是會來到
今天成交量 只有1張 我相信 已經說明了一些持有人的心態了 謝謝
以結果論 算是不及格的操作

其他的股票 都未下大注 壓大賠大 壓小賠小 是自然不過的道理
一年來 回了許多網友的訊息
也有人問 坊間高價書值不值得買 ~ 是不是真的有聖杯在其中
我總是很誠實的說
如果您是對股期權 相當外行的人 那麼 買什麼書對您 都是多少有好處的
如果 你曾努力研究過的人 這些書的內容 都是相當一般的觀念 ~~
說到底 還是自我心理素質的控制
我就是一個 無法 接受 破產 再爬起來 爬起來再破產 破產再爬起來 之類 接近神化 的鬼話

我自己認為 我要是破產 絕對爬不起來
所以 總是小心再小心 ...
一個專職操作者 能夠 把幾百萬 放定存幾年 都不動 基本就是一項修練
展望明年
台灣經濟 相當不樂觀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我 coco 應該準備好了
還有幾筆沒到期 絕不解約
1月 到期的 就先放口袋 不存了
看看 崩下去 有多少便宜貨可撿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