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ecatw wrote:那好奇怪. 不知道...(恕刪) T大 通常我都是提前轉倉為了確認 我再調了康和軟體的確是我前面說的這樣 道瓊期長期以來都是維持逆價差那資達指100期是正價差1803交易到3月17日的美股開盤前一秒鐘除了逆價差收斂的因素在這之前他要怎麼殺一分鐘雖然殺了一點誇張其實也只有50多點而且有收腳道瓊25000期貨一分鐘上下100點偶而來幾下很正常的都是符合遊戲規則的之後就是1806接手了沒有拔插頭的問題以T大的見識這問題打電話問一下期交所 或營業員沒問題的
受美股等海外市場暴跌的影響,A股自1月底以來也出現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期間最大跌幅為14.63%。元大上證50ETF經理人陳重銓說明,自2016年1月兩次熔斷,上證綜合指數最低下跌至2,638點,這一波上漲最高到3,587點,上漲949點,而今年農曆年前下跌已有525點,已達最大漲幅的0.55,自2016年1月以來幾次拉回,上證綜合指數最大跌幅多在下跌5%至10%之間,調整平均約在30個交易日,而這次自1月26日以來下跌,上證綜合指數最大跌幅已達14.63%,指數拉回空間應已滿足,但調整僅持續11個交易日,時間則仍不夠充分,指數可能仍會上下震盪。3月初大陸正分別召開人大、政協兩會,預期兩會期間股市走勢相對平穩,中期來看,在總體經濟環境穩定下,A股趨勢仍向上。十九大報告中強調「金融改革將逐步深化,維護金融穩定,防範系統性風險」,預期股市環境在嚴監管但仍須防範系統性風險的前提下會相對平穩。今年5月及8月MSCI指數的半年度及季度調整,將A股納入新興市場指數,前期為5%納入因子,外資的配置需求加大,往後將持續帶入境外增量資金;另外大陸現在日益重視養老保險制度,2018年將有更多重點省份會儘快啟動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這些增量資金的投資風格,當趨向價值型投資,自2016年1月兩次熔斷後,A股市場量價平穩,整體是存量資金博弈,2018年新進場資金才是真正決定後續市場風格的關鍵。中小創股票經過兩年下跌,時間及空間都調整到一定水平,未來大小型股會互有消長。今年來代表大型股上證50指數走勢仍大致領先其他主要指數,監管自2015年以來,即引導市場資金往價值型投資,而政策是一個中長期調整過程,不會忽然轉向,未來風格仍趨向藍籌,龍頭價值股還是市場重心。(工商時報)
fostery wrote:受美股等海外市場暴...中小創股票經過兩年下跌,時間及空間都調整到一定水平,未來大小型股會互有消長。今年來代表大型股上證50指數走勢仍大致領先其他主要指數,監管自2015年以來,即引導市場資金往價值型投資,而政策是一個中長期調整過程,不會忽然轉向,未來風格仍趨向藍籌,龍頭價值股還是市場重心。(恕刪) 分享好文5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