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水果日報的報導 目前只剩一家 2849 安泰銀 待價而沽
內文提到 現在的情況 已不如前 辦法賣到好價錢了
文中舉例 開發以 15.14 併購 萬泰銀 而當時萬泰銀 股價 有15.5 折價
所以 安泰銀大股東 當初成本20 想賣好價錢 難了 .....
----------------------
我想說的是 看起來 是不好 但對我們現在想投資的 卻是好
在這棟樓中 當初我只看好 安泰銀 13元 是幾乎不會讓投資人賠錢的股票
很簡單 查一查就知道
講什麼折價 ? 正確的說法是 是開發以 淨值 1.26倍 併購 萬泰銀
元大也是以 淨值 1.26倍 併購 2847大眾銀
雖然低於 之前併購案例 1.4 倍 以上
但終究 是高於淨值 ...
安泰銀 股價 13-14 淨值 17元 如果被併購 難道是淨值 17打8折嗎 ..
併購有一個 最基本原則 那就是 在財報為真的基礎上 去討論
所以 不必去談什麼 市價
淨值 才是代表 公司現在的真實價值
從來 沒有 上市公司 低於淨值被併購的 (有錯請指正 謝謝)
如果 以上推論為真
當初 1-2年前 在13-14 投資安泰銀 賭的就是併購題材
就算 不成真 但只要報紙放消息 13-14 絕對 要解套很容易 甚至獲利
當然 這需要時間
但安全性絕對是 高太多了
那為什麼 是萬泰 大眾 一個個被併 還輪不到安泰
我的推論是
萬泰淨值 10-11
大眾淨值 13-14
安泰淨值 16-17
那一家比較好 但併購就須花更多錢 跟說服對方
被併的會說 我是好公司 為何條件要比別人差 ~~
柿子挑軟的吃 好併的 先併
所以 順序是 萬泰 大眾 ~
謝謝
他的父親是長期輸家,
借了 約500多萬,隱瞞了一年
換算股票價值只剩 約300萬, 買的是營建股,政府狂打房還在買營建股

----------------------------------------------------------
嗯 政府打房 不是今天才打 已經1-2年
xx才買營建股 ~ 所以我是xx 因為我也是買營建股
我查了一下 1年前的 8/13 紅景 除息還原股價 約15元
這一年來 最低還原股價 跌到約14元
目前 價位是 18.5元
所以一年前買營建股的都是 賠一屁股的人 傻瓜才買營建股 放到現在 會被套死 活該
我的重點是 到底是營建股 害了他 還是根本就不應該做股票
因為他的方法錯了 這無關乎什麼股 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