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台塑四寶地板價,重壓台化如何?

相信很多人看到台塑四寶腰斬再腰斬,這漫長的2年多來或多或少都有注意到他們的慘況,但畢竟這是景氣循環股,很多30年以上的老股東或有經驗的投資人,也都曾經遇過30幾塊的台塑、南亞,但當年錯過後,就沒什麼機會再用這樣的優惠價持有,去獲得平均每年每張2~3千元的股利分配,景氣特好時還可能有5~7千元的特別紅利可拿。

因此,當2020年3月出現50以下的南亞時,忍不住手癢接了幾張,那時隔月就回到60以上,但因為大環境太可怕,所以從頭到尾也就只買了那一筆單,一路目送南亞站上90元之上。均價48元,到今年為止每張一共領到18.3元的利息,但在今年7月之前一塊價差都沒賺到,當跌破30時本金還要倒賠。不過這次的南亞,50毋免、40毋免、30以下還躺在那邊好久好久,和疫情出現全球大封鎖那時50以下的驚鴻一瞥不一樣,給廣大的投資人優雅入場的機會很多。7/23 南亞盤中用一根爆量漲停鎖死到收盤的姿態起跑,7個交易日就回到40之上,這樣凌厲的漲勢著實令人意外,但這樣的股價回升卻是意料之內,因為六月份整月的成交量,早已透露些許不尋常的氣氛。縱使0056在六月宣佈要把南亞踢出成分股,在七月初把它長期持有的南亞全數出清,在這種連績優ETF的專業基金經理人團隊都看壞的情境之下,廣大散戶從頭看到尾,有注意到、然後持續看衰、戒之慎之、敬而遠之的才是正常人。

就如同2009年3月,有誰會認為雷曼倒閉之後,接連的金融風暴,連美國的AIG(相當於台灣的國泰人壽)都差點滅頂的狀況下,幾個月內這麼快大盤指數就見底了? 當時看壞經濟的人,也沒想到會一路壞到2015年12月,FED才開始第一次升息,然後又一直到2022年通膨巨獸才忽然甦醒,利率隔年就衝到5%。而2020年3月的TWSE指數從過萬點的歷史高位,因為COVID-19急殺到8千5,有了SARS經驗的大家,面對疫情的大規模封鎖,看壞之後一到兩年的經濟也是正常的吧? 而實體經濟之後的表現也確實很糟糕,街道上招租的紅單貼在許許多多鐵捲門之上,但指數硬是不配合的衝上從沒想過的2萬點之上。

所以我們應該放棄理性思考嗎? 即便理性推演出來的結論,一一在現實環境中應驗。其實也未必,但要體認到股市指數是會領先反應經濟狀況的,公司股價也會提早反應公司未來的營運狀況。加上貨幣供給超過經濟成長及人類交易的需求量,必定最終還是會產生通膨的經濟定律,除了物價上漲外,股價亦然。也就是,不是不來,只是時候未到,但沒人能準確預測是何時。與其要求完美的掌握時機,從而常常錯失機會,不如守株待兔,體會吃虧就是占便宜的道理,才有機會投入足以改變人生的籌碼,發揮手上資本與生俱來的生長能力,用自己的時間澆灌出甜美的果實。畢竟,傑克的魔豆也是要拿出來放進土壤裡,接受陽光、空氣、水的化學作用,才能長出直上天際的大樹的。
本來想台積電這麼有前景的公司本益比都20而已,要等看到台塑本益比40時再慢慢低接,
結果本益比還是 0 就回升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