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入市, 就憑著經濟日報看到台積電會漲, 友達會漲, ...台積156~161買了六張, 因為要存股, 規劃自己的一籃子股票, 所以176~180左右用三張換了卜蜂, 大統益, 全國電啥的. 但是剩下這三張就不再賣了.友達11.75買了20張, 知道沒有股利可存, 於是幻想漲上淨值時小賺一票, 結果快到14左右時沒賣, 接下來就一路看啥20年最火, ... 的神話. 然後在11左右補了十張, 看著它起起伏伏, 最後總算再回到快12左右, 小賺兩千多出場, 從此, 友達再漲我也不碰了.鴻海兩張一樣是在回本後清空, 不碰了.潤泰新, 新普, 精誠, 基於換定存股需要, 繳了一萬七左右的學費, 換回上述非電子股若干. 這三支我也不會再碰了.三支金控, 今年除權息前買, 幫老婆與女兒存股利, 將繼續長抱, 腰斬就腰斬, 十來元的股價, 比我上網去看到中信金曾經上千元天價那個歷史, 我自覺幸運些.剩餘資金放在幾支儲蓄險裡, 六年還剩兩期, 另加躉繳, 快3%的保證利率, IRR也算過, 知道背後的實質利率, 十來年後退休再去動它們.工作穩定還是主要考量, 自己可以餓肚子, 但不能把老婆女兒給輸掉...
suechung wrote:工作穩定還是主要考量, 自己可以餓肚子, 但不能把老婆女兒給輸掉......(恕刪) 既然記得不能讓妻小餓肚子,就別看報紙買股票新聞資訊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有自己的定見才不會買了就想賣或是成為主力出貨的對象,希望你能找到好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