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長債ETF有沒有風險

自己買入00937B, 00942B, 00950B加起來大概500萬去年10月買入,都是月配息,算下來年利大概有6.1~6.2%, 發現很穩定。於是我突發奇想。
我想買個4000萬放長期,每月大概有20萬配息的金流,這樣可以負擔我每月房貸6萬,然後還有14萬做家用。
另外還有2000萬買金融股跟傳產,這些都是一年配一次,每年78月收到在投入。
45歲,這樣退休是否可行。小孩12歲,準備上初中。其他沒有捨麼開銷了。

試問有沒有捨麼盲區是我沒看到的。
2025-04-01 12:5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ETF 風險
有這麼多錢不先還房貸?
justiniavo
justiniavo 樓主

貸了1600萬,30年一個月才還6萬1,1600萬年化6%月配息=每月都有8萬金流,為啥要先還??

2025-04-01 13:41
你忽略通貨膨脹。
現在金流夠用,10年後勉強,20年後可能不夠用。




還有用收益平準金配息的問題。
justiniavo
justiniavo 樓主

那請問有啥好建議??

2025-04-01 14:37
PainterJ

如果照目前規劃,一部分要預留再投資,抗通膨。不能全部花掉。[笑]

2025-04-01 15:20
多少還是有吧
justiniavo wrote:
自己買入00937B...(恕刪)


如果你想買進後二十年都不動,只用它產生的被動收入來過生活,你會有三個風險。

1. 配息不穩定,殖利率會受到利率環境和市場條件的影響而變動,ETF的成分是會調整、轉換。

2. 長期報酬不佳,以LQD為例,過去二十年的含息年化報酬只有4%左右。

3. 匯率風險,美元兌台幣處於相對高點,未來如果美元貶值,淨值也會縮水。

建議還是不要全壓一種資產,因為二十年很長,市場風險多元又難以預測,公司債的付息方是公司,任何會影響公司營運績效的總體或個體因素都可能會使債劵價格及債息發生變化。
HK_Sung wrote:
如果你想買進後二十年. 1. 配息不穩定,殖利率會受到利率環境和市場條件的影響而變動,ETF的成分是會調整、轉換。..(恕刪)


買直債,配息是固定。這應沒疑問。
但理財名嘴怪老子說債券ETF的配息長期不會差太多,還用數學計算證明。
我自己是不相信,以這幾年的數據,也不似怪老子說的。

許多理財名嘴常置換直債概念到債券ETF,說能鎖利。
我很質疑。
追求穩定收益!
HK_Sung

ETF不可能鎖利,他那不叫證明,叫scenario testing,只是沒考慮所有scenario。當你轉換較高的存續期又碰到利率大幅升降息,YTM勢必變動,更別說當期殖利率了。

2025-04-01 21:06
我有個疑問 買這個 跟 買美國 股市 的BND 有什麼不同呢?

BND 還有一個匯率風險
maxwu123

Bnd

2025-04-01 22:15
HK_Sung

我個人覺得不適合,問題同上所述。

2025-04-01 22:36
justiniavo wrote:
自己買入00937B...(恕刪)


長債風險就是國際股市崩盤,所以身上最好留點現金,反正現在利率高,放定存也不錯。我目前是50%債卷20%股票30%現金,給你參考
長債與股票都是屬於風險資產

很多人都說股債平衡,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股票都做不好,最好少碰長債。
記得到時要轉別的。
我買美債etf是等價高,股票跌多要轉的,所以現在領股利。
要注意像美國公債20年etf,假設持有的美債本來是30年,過11年變19年,那麼早就被賣了,所以不會持有到到期。
如果你是直接買美國公債,你可以持有到到期。
巴菲特買短期債就是這樣,領股息然後持有不用太長,又拿得到本金,不過他本國貨幣是美元,美債用美元買,所以沒有匯差問題。
台灣部分買外債都有匯差問題。


我隨便拉了一下你一檔,這用美元計價,所以會有匯差問題。
還有公司倒了或者沒辦法付息也是風險,然後這些都是看市價,所以有可能賣掉會賠錢。
以上是風險。(匯差有可能是正有可能是負數)


然後風險等級是RR2,上面做參考。


目前台灣發行的etf風險最低貌似RR2,有誰能找到RR1的跟我說一下是哪一檔?

0050是RR4!
因為在問風險,就直接看風險等級。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