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我現年50歲,
已婚且育有2子,
30歲時在板橋買了一間房,
和太太努力工作賺錢償還房貸、養小孩,
每月並沒有太多的錢可以投資,
在積極償還房貸下,
終於在我46歲的時候,
還清了房貸,
孩子也開始進入最花錢的階段,
但身上卻連一點像樣的存款都沒有,
更遑論我們夫妻倆自己的退休準備金,
和太太討論後,
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就是把房子拿去重新貸款。

所幸房價在我繳貸款的期間是逐年上升的,
當初800多萬買到的房,
市價已經漲到1700萬,
最後銀行(中國信託銀行,利率2.185%)總共貸給我1320萬,
我便把這1320萬陸續投入高股息ETF中,
由於當時還不流行月配,
所以我自組月月配,
運氣算很不錯,
雖然2022年有股災造成7位數的帳面虧損,
但我還是堅持下來持續建倉,
後來股市勁揚到24000點,
1320萬的ETF市值已經增加到1700多萬,
我跟太太討論後,
決定再把價值1700多萬的高股息ETF都拿去質押,
這次陸續質押了1000萬出來(國泰世華銀行,利率2.75%),
不過這1000萬我大多數拿來購買債券ETF,
雖然配息較低,
但因自覺資產已經有點規模,
對於「穩定」的要求會開始高於「獲利」。

所以我增貸質押總共借了2320萬出來,
為求「絕對月領」目標並達成「風險再分攤」,
我刻意安排每個月至少要有2~3檔ETF可以配息,
目前已持有的部位如下:
0056有130張(2、5、8、11月配息),
00720B有130張(2、5、8、11月配息),
00878有130張(3、6、9、12月配息),
00900有110張(3、6、9、12月配息),
00713有120張(1、4、7、10月配息),
00919有130張(1、4、7、10月配息),
00937B有130張(每月配息),
重點來了,
1320萬房屋貸款的本息攤還(貸款年限20年,無寬限期)每月要繳6萬8,
目前1年大約是繳82萬,
1000萬質押貸款的利息每月大約是2萬3(免攤還本金),
1年最多繳27萬5,
所以每年總共要付給銀行大約是110萬,
但我若以今年的配息回推,
股息預計可以領到214萬,
這樣一來一往每年利差可多達100萬以上,
而且完全不用動用到工作收入來投資。

我跟太太說了,
這每年多的100萬我們暫時不要去動它,
可以拿來逐年降低質押貸款(質借金額仍維持不變),
好處一是可以減少質押貸款的利息,
好處二是可以提高質押維持率,
如果運氣一直都不錯,
預計10年後1000萬的質押貸款就可以全數歸零,
到時房貸也會從1320萬償還到剩732萬,
就可以認真思考準備退休了,
因為平均每月的股息可以領到17萬8,
再加上本身勞保月退,
即使10年後還有每月6萬8的房貸支出,
應該已經不足以影響我們的生活品質,
所以現在我和太太的工作收入就100%的用在日常開銷上,
沒有因為要準備退休金而壓縮生活品質的情況。

最後我也擔心股市黑天鵝,
怕到時質押維持率不足,
所以我再把後來購買的1000萬ETF再去質押第2次,
又取得400萬的額度(國泰世華銀行,利率2.95%),
不過這400萬額度我平時不會動用,
主要目的是要拉升維持率,
另外也可以預防突發性的資金需求,
當然也可以用在短期劇跌時的加碼,
「沒用到就不會算利息」是我決定加碼質押的關鍵點之一。

房貸增貸、股票質押等槓桿工具不是「絕對」不能碰,
但使用前要認真思考你的需求及風險在哪,
好好善用真的可以讓你提早財富自由,
或許我未來退休的月領金額和很多網友收入相比還是小菜一碟,
但對我這種普通的一般上班族來說,
不用撙節工作收入即可安排好退休後的固定被動收益,
已經讓我非常感恩知足。
----------------------------------------------------------------------------------------------------
話說沒圖沒真相,
因為質押後看不到庫存,
所以我貼最近一次的收益分配通知書當佐證,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56和00720B的8月配息(最新),
各持有130張。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878的9月配息(最新),
持有130張。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900的9月配息(最新),
顯示只有100張是因為還有10張是最近購入,
等等會在下面的庫存存摺看到。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713的7月配息(最新),
顯示只有70張是因為還有50張是7、8月大跌時加碼購入的,
目前已經質押到100張,
剩20張還在庫存還沒質押,
等等會在下面的庫存存摺看到,
後續一樣會買到130張。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919的7月配息(最新),
持有130張。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00937B的9月配息(最新),
持有130張。
----------------------------------------------------------------------------------------------------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這是尚未質押的庫存,
00713有20張,
00900有10張,
呼應上面說的總張數,
另外還有一些00929因金額比較小就不提了,
最終計畫是7檔ETF都要買到130張來質押。


補充一下我這個「房貸質押自運轉系統」(我自己取的名字)原則上是可以射後不理的,
你的工作收入你還是可以自己100%運用,
只是先拿出房屋產權讓這個「房貸質押自運轉系統」運轉20年(更短或更長都可以調整),
等到系統自動幫你繳完房貸及抵銷質押貸款後,
會再送你價值2400萬的ETF資產(或許20年後不止這價值),
應該可以讓你認真思考提早退休這件事,
畢竟儘快「成為自己時間的主人」是我開始工作後一直努力的目標;
當然,
如果2400萬的ETF繼續放著不動,
預估退休後每個月還可以領近18萬的現金,
直到離世後再換繼承人續領。

----------------------------------------------------------------------------------------------------
2024年12月31日更新,
我的「房貸質押自運轉系統」ETF已全數建倉及質押完成,
目前持股的ETF共有7檔(0056、00720B、00878、00900、00713、00919、00937B),
每檔均為130張,
最終投入成本24,756,188元,
2020全年股利總收90,024元(建倉開始),
2021全年股利總收142,005元,
2022全年股利總收468,843元,
2023全年股利總收617,900元,
2024全年股利總收1,713,362元(建倉結束)。
2024-09-07 8:32 發佈
很不錯的分享,比一些只會嘴砲的好太多了,但如果貼對帳單會比較有說服力。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謝謝提醒,雖然很麻煩,還是將對帳單補上了。

2024-09-07 14:09
理論上我會用債券質押買股票,股票質押買債券....小心骨牌效應

你的心臟很大顆,想這樣財富自由,前題是股市10年內都不會有崩跌情況!夢想很美麗,人也很健忘

經濟放緩還好,如果是衰退降臨,公司債只是加大你的整體投資風險...這不叫股債平衡,美股週五又開始了交易衰退,公司債和高收益債都跌...小跌而已頂多算開胃菜,經濟數據也還不差,但不管硬軟著陸,真正的衰退是經濟週期的一部分早晚要來,美國失業率處於歷史絕對低點,上升是不可避免的,能維持低點多久罷了

我的00937B 八月除息完16.31全賣了,只保留美股的TLT...並未加倉,其實我覺得以目前來看有點反應過頭了,至少十年期是如此,不過..債券就是平衡資產波動而已,沒必要成天想著賣掉賺價差,真有能力預測債券走勢,怎不直接砸股票

8/29 SOXQ往上反彈後再度跌破趨勢線,加上輝達財報發布後並未上漲,於是把前陣子狂跌時捏着蛋蛋加碼還沒賣光的部位以及原本的一些倉位賣掉,轉進3個月國庫券

PS.我是死多頭,保留的現金只是等機會找買點
Akira Wu wrote:
我現年50歲,已婚且...(恕刪)


我也差不多年齡

20幾歲的時候待在外商 已經年薪百萬

所以我那時候就差不多二年買一間房

記得當初看林口和三峽的時候 一坪才十多萬

台北市也不過一坪40萬左右

後來因為常出差到大陸

在深圳廣州上海昆山也買了房

最高紀錄差不多買了50間左右

然後在2012年之後陸續把大陸的房子賣掉

回台灣買房子 台北 台中 高雄 都有買

國外也買了幾間

現在差不多有十幾間房 無貸款

前幾年聽了理專的建議

拿了三間房子拿去做理財型房貸

借了三千多萬利率1.35% (現在是2.2%)

然後去買高利率的債券,基金和ETF

當初借來的本金已經回本

所以就還掉理財型房貸

用那些賺來的錢繼續利滾利
瘋狂質押
心臟要很大科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我有詢問銀行放款人員,他說像我這樣質押的人還真不少。

2024-09-08 22:39
恭喜,有勇氣買房子,善用股票投資,就贏很多哪次不等族。
哪次不等還在傻傻說房貸40年作牛作馬40年。
時機已過,小白想跟著學小心睡公園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回想我2020年開始這樣做的時候,也是有人這樣跟我說。

2024-09-08 22:42
jemery14

這樣做很正常 資產配置做好即可

2024-09-09 10:38
請問在大陸的錢

有沒有什麼好的管道可以匯回台灣呢 ?


tuan88 wrote:
我也差不多年齡20幾...(恕刪)
很不錯的分享,支持你。
請問一下 股息再加上年收 這樣5月應該要繳不少的稅 你怎麼處理所得稅的問題?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其餘82%的股息是來自高股息ETF,但也只有「所得種類54C」這項需要扣稅;我看去年的報稅資料,54C占比不到80萬,還在94萬標準線之下。

2024-09-08 23:05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可能我收入低,也沒經歷幾次報稅,感覺沒太大變化,只有發現股息大幅增加後,綜所稅「應納稅額」有增加近2倍,但「股利及盈餘可抵減稅額」大約又可減掉一半,所以增減看不太出來。

2024-09-08 23:14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