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冏冏 ( 2024/6/19 )
雖然這個話題今天被蹭到爛,忍不住想感慨一下。
就在今天,NVIDIA打敗蘋果和微軟,成為世界市值第一大的公司;台積電股價破新高,台股加權指數站穩歷史新高2萬3千點。我們這個世代是不是很幸運?很多人說「不會投資就分不到這塊餅」,但反過來想,處在「懂投資(哪怕只是無腦買大盤)就能輕鬆吃到餅」的這個世代、這個國家,未免也太爽了吧?
有一種論調我總覺得奇怪,但是在網路上很常見,就是認為以前的時代充滿機會、老人佔盡資源優勢,比如二三十年前買了房產的人,不用努力躺著就實現資產倍增,現在高枕無憂。可是問問這些人,既然那時候房子便宜,那你們的父母、爺爺奶奶怎麼不買房?他們沒有,害你現在窮,搞半天你們羨慕買房賺錢的,不就是在埋怨自己的上一輩不爭氣嗎?
其實不難想像,身處1970年代的年輕人也是覺得,怎麼自己就沒有早生20年,剛好趕上二戰後重建的經濟繁榮,還可以買汽車股票大發橫財。
1980年代的年輕人則是羨慕1960年代的老人,剛好趕上電腦誕生和發展的時代,光買IBM股票和其他藍籌科技股就發了。
1990年代的年輕人悔恨怎麼就沒趕上1970年代黃金價格大漲前買多點黃金?
2000年代的年輕人氣惱為什麼沒有在網路誕生之初就買進Google和Amazon股票。
2010年代的年輕人更生氣憑什麼一堆老人有這麼多房地產。
2020年代,年輕人還在說,以前怎麼這麼多機會啊⋯⋯我們什麼都沒有。
剛說完沒幾年,媒體瘋狂報導,AI可能帶來最新的技術革命。這時候,一大群人仍然不屑地認為,沒有那麼快,都是些騙人的玩意,炒作!然後轉身繼續卡在時空縫隙中:所以說那個房子呢,我要買房子。很不巧的,房價被繁榮的經濟頂上去,被科技業的工程師再頂上去⋯⋯
回顧歷史你就會發現,其實每個時代都有機會,而且資訊流通是越來越快,沒有「以前機會比較多」這回事,倒是每個時代都有浪費和錯過機會的人,喃喃悼念著 good old days。
2020年後疫情時代尤其不算是good days,如果你真的有注意國際新聞,大部分國家是很慘的,德國2023年GDP增長只有0.1%,英國預計下降0.6%,巴西的GDP從2021年增長4.6%到2023年增長放緩到1.7%,中國放出好看的數字在5%以上但誰知道那是不是真的,紐西蘭2024年剛宣布正式進入經濟衰退⋯⋯
受制於疫情、政府政策及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各國面臨不同的困境,台灣卻走在可謂歷史上經濟最強的盛世。
眾所周知多年前我因賠售房子累積一筆債務,可是我卻在2年內還完600萬,還重建公司讓營收翻倍再翻倍,不是因為我厲害,完全只是因為我人在台灣。
畢竟我接案做業配的,人有錢,東西才賣得出去;人有閒,我寫的文章、做的影片才有人看。像我這種不涉民生事業的文青仔,在安定的社會才有謀生能力。主業順風順水,加上台灣是晶片半導體超強國,投資機會跟送分題一樣,所以我做得到。
網路盛傳一個假設題:如果能回到20年前,你會做什麼?有人回,All in 台積電 / 特斯拉 / 輝達 / 比特幣⋯⋯然而我們回不到20年前,幾乎可以肯定20年後,這道假設題仍然會風行,答案依然是 All in 某樣資產。
諷刺的是,我們現在就存在於他們說的20年前。我們永遠在別人的20年後,也在別人的20年前,很多人卻說得好像自己從來不存在一樣。
說了好多次,我們這個世代真的好幸運、做台灣人好幸運,在AI技術革命發生之時,台灣僅彈丸之地卻成為世界級的科技中心,全球市值第一大的公司創辦人也願意應許台灣,還能有比這樣的天時、地利、人和更能稱為 奇蹟 的局勢嗎?
未來5-10年將迎來盛世。若你願意相信這就是空前的機會,以這個國家為榮,一整個時代的祝福自然降臨於你。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kyontw828/posts/pfbid0qbyzjeZnSXJDdKiPdzHXi2iJeJq2E5aARBiZmDHUGxEsRZdFrr4epNwGwihmRFNJ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