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推正二
是不是 0050 已經沒什麼用了
謝謝
比特幣不是賺更多?
投資比績效卻不看風險,這是故意混淆概念
獲利是和風險相關的
比如前一陣子急跌
0050 從162跌到150, 賠7.4%
00631L從206跌到178,賠13.5%
0050正二的投資人忍受較高的風險,預期報酬較高很合理
不然的話
我也可以這樣說
比特幣獲利贏定存
是不是定存沒什麼用了?
每個人承受風險的能力不同
知道自己的風險承受度,才能長期在市場獲取報酬
大家自己知道就好
比如說投資500萬0050
比上投資250萬00631L+250萬現金
今天發生急跌10%,0050剩下450萬
同時00631L下跌18%,剩下205萬,跟250萬現金
這時候會繼續下跌?
還是已經跌夠了要加碼?
多了靈活度是沒錯
同時也多了操作上的困擾
萬一選擇加碼100萬
但是不幸看錯,繼續下跌15%,
0050變成382.5萬
00631L下跌26%,剩下225.7萬,現金150萬
這時又要面對靈活操作的問題
150萬現金怎麼辦?要加碼
加多少?再下跌怎麼辦?
或看對上漲
賺了一筆
那什麼時候要選擇回到50%的00631L,50%的現金
畢竟不調回50%現金,上漲時賺很大,但是曝險度就會一直上升
如果很會"靈活操作"
那選擇靈活操作沒問題
如果不會靈活操作
那是不是一定要選擇這樣的投資方式?
我認為如果有足夠的金融知識
長期持有正二沒問題,很大機會可以贏0050,畢竟負擔較大風險,預期報酬高
但是還是有極小機會可能會輸給0050,萬一不幸發生輸的時候也要認了
工具選擇自己擅長的,不帶偏見,自己下去試試比問一堆人有用。
如果50/50的操作策略,期初十萬投入,一旦60/40就再平衡,你的股票/現金市值變化會如下所示:

股權數目變化如下:

報酬至今:415%
期中再平衡操作如下:
2017-05-25 ( 0.602 , 0.398 ) re-balance [ -424 , 12804.8 ]
2019-10-17 ( 0.6 , 0.4 ) re-balance [ -346 , 15711.86 ]
2020-03-19 ( 0.368 , 0.632 ) re-balance [ 621 , -16394.4 ]
2020-04-15 ( 0.601 , 0.399 ) re-balance [ -395 , 15748.65 ]
2020-07-21 ( 0.602 , 0.398 ) re-balance [ -331 , 19959.3 ]
2021-01-04 ( 0.607 , 0.393 ) re-balance [ -287 , 26647.95 ]
2021-11-18 ( 0.601 , 0.399 ) re-balance [ -225 , 31466.25 ]
2022-07-01 ( 0.397 , 0.603 ) re-balance [ 289 , -26689.15 ]
2023-06-13 ( 0.602 , 0.398 ) re-balance [ -238 , 33165.3 ]
2024-05-15 ( 0.602 , 0.398 ) re-balance [ -197 , 41645.8 ]
但根據過去資料,我的系統模擬出來的最佳策略是85/15,95/5再平衡,報酬會到878%,這就表示持有就好,當然把風險sigma帶入作為績效指標,50/50也許比較適合多數人。
總而言之,每個人風險承受不同,抓到自己的那個平衡點才是長期投資最重要的經驗值,沒人能給你 [你的值]。
比如50/50再平衡
250萬/250萬可能還好
2500萬/2500萬會怎樣?
數字是死的,都是50/50
人是活的
2500萬現金在手上
多少人能忍住不去用?
我深知自己無法忍住
今年過完年看到股市大好
將報稅用的錢拿去買了2張0050
當然我留有後路,跟我太太先說好萬一被套牢,就向她借錢
目前賺5萬元出清準備繳稅
但是買得當下我就開始檢討了
30萬3個月後要用的錢都忍不住
這次結果是好的,下次呢?
現在30萬還可以找太太借
下次100萬怎麼辦?1000萬怎麼辦?
一不小心就會超過自己能承受的風險
我目前股債比7:3
代表我的風險承受度就是這樣,70%的股市曝險
一開始我還是用股債比5:5
是經過10年長期持有,才慢慢建立信心拉到7:3
誰知道什麼時候才有信心100%全市場曝險?
我的理財目標是3000萬,退休後降到6:4甚至5:5
退休後用每年3%提領
我不追求提早退休,只求退休時能達到目標
如果50/50正二和現金
那是1500萬正二和1500萬現金
我認為我扛不住1500萬正二的風險,與1500萬現金的誘惑
只要扛不住就會做出錯誤的操作
那可能理財目標就會失敗
理財方式必須能長期持續,非最佳獲利
所以每個人的方式不一樣
板上也有買債5000萬的人在
不要說100%股市市場曝險,他們選擇0%股市曝險
有錯嗎?
沒有,風險承受度不一樣
建議樓主不要想太多
如果沒有經驗信心,先小錢買點0050,00631L
體驗一下市場漲跌
再看看能承受多少風險
ALL in全買00631L
50/50 00631L+現金
All in 100% 0050
All in 股債比6:4
不敢All in定期定額買0050
都不行就只買債
再不行全定存
股市不行定存也不行,一定要買點什麼也可以考慮買房(我太太的方式)
以上都是可行的方式
問題是哪一種是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可以長期執行的方式
數據上正二一定贏0050
現實是你抱不抱得住,如果抱不住提早出場就輸了,數據再漂亮也跟你無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