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格力教你這樣存股就對了》讀後心得

關於「存股」,定期定額的買進ETF,或是買入金融股,都是常見的選擇~

除了ETF以及金融股,說實話我也想不到更合適的標的XD

不過近期閱讀了阿格力的新書,我才發現還有一種選擇是「自組ETF」也就是「組自己的存股組合」,來獲得報酬!

大家應該都知道,阿格力本人很偏愛民生股,因此書中大多是以民生股做舉例(但也能依相同的概念來找出其他的股票~)

不過為什麼要自組ETF,而不是直接存0050或0056?🤔️🤔️

我認為阿格力這部分的解釋也挺有趣的。他說:「我們會看到高股息ETF中有電腦周邊設備股,很多人不會單存這些公司,但會去買含有電腦周邊設備成分股的0056,這就是自己選股和買ETF在邏輯上的落差。」

所以阿格力強調客製化存股ETF的原因為——能真正地選進定存成長股🔥🔥

書中還有以回測績效報酬等,做輔助說明。此部分有些複雜,直接閱讀書本會較清楚些喔!👍

此外,關於存股的原則,阿格力認為應該要用「基金」的概念來長期投資。所謂基金型態的公司股票,其實就是指一家公司的營收來源具有多樣性,或是公司的轉投資穩健多元,可以貢獻一定的比例盈餘。總之,買進這家公司的股票就會好像買進1檔基金(但本質上還是股票),同樣具備分散風險的特質。

反正,這本書就是在教大家怎麼選入成長股,打造自己的ETF,還有存股的守則,以及需要觀察的指標等等~

我認為新手也很適合閱讀這本書,畢竟書本的用字遣詞都很直白,很好理解。而且比起常聽見的存金融股、存ETF,「存自組ETF」,這個概念或許也可以參考看看😄😄

附上博客來連結給大家參考🔗: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1230

《阿格力教你這樣存股就對了》讀後心得
2022-12-22 17:10 發佈
Qyying wrote:
獨家自組 ETF


要能公開在交易所依固定單位交易的才叫 ETF, 不是跟著 ETF 挑幾個標地出來買就叫自組ETF.

頂多只能說, 自行買 ETF 成份股.
Qyying wrote:
我認為阿格力這部分的解釋也挺有趣的。他說:「我們會看到高股息ETF中有電腦周邊設備股,很多人不會單存這些公司,但會去買含有電腦周邊設備成分股的0056,這就是自己選股和買ETF在邏輯上的落差。」

所以阿格力強調客製化存股ETF的原因為——能真正地選進定存成長股


看的出來阿格力推從民生必需相關的股票為長期投資標的
這一類的人往往具備著研究該個股的財報等相關指標能力的人
比較不會青睞於高股息ETF這一類的人

但是, 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這樣的方式
甚至很多人都只想要知道哪一個個股可以投資而已

投資同樣的標的, 同樣的方法, 不同的人卻有不同結果,為何?
就算同樣的時間同樣買入, 但出場的時間不同完全取決於個人心態和認知上的差異造成完全不同結果
這也是為什麼巴菲特會去推薦"大多數散戶"適合買ETF而非個股

散戶永遠不能自組ETF的, 充其量只是投資組合罷了而非ETF
每一檔ETF都是遵循著各自的買進策略買進一籃子股票
但是散戶自組的ETF往往卻是因為很多限制不可能一口氣買入一籃子股票
也不可能用同樣的策略買進的
因為人心很複雜也會變不可能機械化執行
這也是為何ETF有存在的必要且可以當作市場個策略的bechmark來當參考

至於挑選ETF成分股中的個股來當投資標的這件事情
取決於個人投資的狀況為主
如果你想要生活充次著投資訊息且你還要時時刻刻關心你的個股狀況
這樣關心則亂的生活是否會讓你的生活品質變差? 這才是你該考慮的

會使用長期主義的投資人往往會用ETF而非花費心思去選股
因為你永遠選不贏那些大基金或是像是巴菲特這樣的專業團隊的
如果連巴菲特選股後買入的個股,當年度還是會有機會輸給SPY 500績效
那代表散戶失敗的機率將會是更大的

當然你覺得你是天選之人就去選股吧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自組ETF對於資本不多的小資族來說真的合適嗎?
如果真要存股,那重點勢必是要把"張數"持續擴大才對吧?
如果資本不足,還要多面向組成etf?
各部分張數都不足之下所獲取的股息真會足夠嗎?

對我來說,選定好一家持續投入累積張數可能才是正解!!
真要買etf就去選一檔etf的持續投入
所以這本書我翻一下就放回去了
但是是對我個人這種小資本的來說
沒有中心思想或指數可依循的話,
小散戶想像買一堆股票就能有ETF的感覺,那應該不大容易。
很可能到時候是「掠龜走鱉」。
蔬食抗暖化,減碳救地球!
8k大也有自己組呀!看8k就可以了。
Qyying wrote:
「自組ETF」

您lag 了,這個方法很多前在這邊就有人提過。

選好股,抱得住,低賣高賣,原則很簡單每個人都懂,但卻做不到=_=||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