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減資60%,
退還現金6元/股,
如以今日收盤價158來計算,
(158元-6元)/40%=380元,
減資後第一天的平盤參考價調高為380元,
比去年萬海狂飆的天價353還高,
市場對這個價格會怎麼表態?
是利多還是利空?
你會參加除息嗎?
                                    
            Allison Wu wrote:
公司的實收資本減少+股價升,總市值不變。
單純理論上:是這樣,但另減掉配息/退還股本的錢
--
實際上:期望是會比平價還小漲些
1) 只有在預期這種狀況時,誠實的公司方,才有在賺錢時減資退款的理由
2) 台股還是有一些對小股本(票面)、高 EPS 的 preference 在
* 相反的是發股票股利,會稀釋獲利但降低每股價格,方便擴大買賣客層 *
--
對第 2) 點,特別是在新聞題材上很明顯
實體同樣績效、資本構成的公司,只是股份單位/每股的大小抓不一樣的話
Day 0
B 公司:每股淨值 10 元、預估年 EPS 3 元
A 公司:每股淨值 100 元、預估年 EPS 30 元
然後 A 公司馬上每股退 90 元給股東(計算示意用,法令先不管);10 股併 1 股
A+ 公司:每股原始淨值 1,000 元,新每股淨值 100 元、預估年 EPS 300 元
然後因為 A+ 公司每股(贅字) EPS 最高,發一發新聞就變成「類股股王」
但是單純只是因為它的「每股」單位抓得很大。
chiyenms wrote:
然後因為 A+ 公司每股(贅字) EPS 最高,發一發新聞就變成「類股股王」
但是單純只是因為它的「每股」單位抓得很大。
你的論點分析常喜好細微處,
看起來pro感pro感, 嚴然意見領袖
但常"見樹不見林"
看了太細, 忽略大局
「類股股王」根本不是重點
類股股王為市場"寵兒"或"棄嬰"
重點在"類似"4,5樓所講的
在產業前景"恆常"預期
由"產業恆常前景"看, 長榮就沒當初國巨看好
被動元件熱度事後發現, 雖只是曇花一現
國巨市場當時產業預期就跟現在長榮不同
當時被動元件前景數年內萬里無雲
就算長榮減資eps破百, 但仍會回到以前的紅海競爭
一次性題材短期暴發戶,
就跟紡織股公司賣台北市大塊土地一樣eps暴增一樣的題材類似
前景若看壞, 股價無法用本益比看
長榮要複製國巨?? "沒這麼容易" ="機率很低"的意思
"November Rain"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