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的營業員就是朋友,他跟我提過,如果要買/賣某隻股票,確定一定要買到或賣掉,那你用漲停/跌停價,那麼機會比較大,但你買到或賣掉的價錢,通常都是當時帳面上的買進/賣出的價錢!
後來朋友沒當營業員了,而現在我也都用app 下單。
有一次看了一隻股票,覺得前景不錯,於是當天我就掛了漲停價去買,當時那隻股票只漲了1.0,我想這樣我就會以漲1.0的的價位優先買到。
結果我真的買到了,但卻是以「漲停價」買到的,多了好多錢啊,怎會這樣。而app上的顯示,這股票還是只漲1.0啊
還好後來這隻股票放著,還真的漲了許多,比當初買進的價位還高出許多。
但我當時怎真的用漲停價買到啊!
canonlu wrote:
請教各位前拜,APP...(恕刪)
買價是掛買的價格,賣價是掛賣的價格
成交價是實際成交的價格
這篇文章寫的淺顯易懂,請參考!
https://www.cmoney.tw/notes/note-detail.aspx?nid=5883
canonlu wrote:
APP軟體的買進價、賣出價、成交價,我也搞的霧煞煞,
成交明細表上的資料:
時間: 這筆記錄的發生時間
成交價/單量: 這筆記錄買賣雙方的成交價格/張數
漲跌: 這筆記錄相對於平盤的價差
成交量顏色:
綠 --> 內盤量, 是成交在買方喊的價 (買方基本上是往低喊)
紅 --> 外盤量, 是成交在賣方喊的價 (賣方基本上是往高喊)
買進價: 該筆成交後, 盤面上仍未成交的託委單的最佳(最高)委買價
賣出價: 該筆成交後, 盤面上仍未成交的託委單的最佳(最低)委賣價
canonlu wrote:
在下午13:21時的買:54.0/賣55.5/成交落在54.0
而在下午12:54時的買:54.5/賣55.3/成交落在55.3
為什麼成交價,有時是買價?...有時卻是賣價?
13:21 那一盤, 它告訴你成交價是偏在買方價(內盤), 簡言之就是賣方順從
買方的喊價, 倒貨給買方, 然而倒貨量才 2 張, 尚不足以打穿五檔上所有
掛 54.0 的委買單, 這種量是倒貨量(出貨量), 雖然對市價有下壓的傾向,
但仍是輕微.
12:54 那一盤, 它告訴你成交價是偏在賣方價(外盤), 簡言之就是買方順從
賣方的喊價, 向賣方進貨, 然而進貨量才 2 張, 尚不足以打穿五檔上所有
掛 55.3 的委賣單, 這種量是進貨量, 雖然對市價有上抬的傾向, 但仍是輕微.
當你很會看成交明細時, 你就會察覺市場的一些氣氛... 做當沖極短線籌碼
觀察時, 這會是參考指標... 股價運動就是用錢去追股票, 或用股票去換回
錢, 看成交明細就是在看市場上的活動狀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