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T50反1不是一張很優的股票購買之前,朋友跟我說這張是跟著大盤走大盤如果跌,這張就會漲但後來我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很多時候大盤跌了,它也跟著跌然後我觀察到它好像是跟著台灣50的指數走如果台灣50指數跌,它就會漲但今天我又發現不是這麼一回事今天台灣50指數跌的時候,它也跌了反1,發行商的人員跟我說是0050跌多少跌幅,它會跟著漲多少漲幅我觀察後,也不是這麼一回事有次0050跌幅好像1.多,結果反1只漲了0.多所以,我決定先出清了這張不好操作,小朋友很容易出走等到真的適當時機再入場
T50反1以目前盤整本來就不好操作而且不要求期待在這能賺大錢融資一直無大減的情形...除了前天因小漲而資減外一直融資不斷增加卷資比連1%都不到反觀T50正2 券資比85%--95% 難怪一路往上漲大盤怎麼跌下來所以版大如要玩t50反1只能慢慢往下接18.7 18.6 18.5 18.4 .18.2. 18 17.9(短線如有這天的話)可買5成總有大盤翻轉向下的日子
你跟我剛接觸時一樣 我也覺得爛但我玩久發現t50反一 t50正二這種etf 你玩短線穩掛的他會在趨勢確立的時候 會超漲現在是多頭趨勢 8000-8600 大盤拉回他不會啥動的 但如果趨勢急轉往下 跌到7900之類的你會發現你現在擔心的都白擔心 他會急漲我當初空9600 -1萬點 大盤跌1-200點他都沒啥漲的 但崩盤確立後 他漲的速度超快的....
要用工具之前,沒完整看過說明書,也請了解工具特性。不好的工具自然就會被淘汰,商人也不會生產,怎還會在市場上讓你買?ETF有2種價格,市價跟淨值,了解兩者的定義跟差異,自然就能知道槓/反ETF的特性。市價:一般俗稱股價,就是你在交易系統上看到的即時報價,隨時浮動,價格的決定"完全是依照市場機制"。淨值:由發行的投信公司結算後提公,會依照公開說明書的內容,去做操作,然後結算出淨值。以反1來舉例,大盤漲1%,同時間的淨值應該就是跌1%。但這個部分,因為不是即時報價,所以會有時間上的落差,要看公開說明書上的規定,發行公司網站上也會有揭露。而當市價與淨值不同時,就會產生折價(市價<淨值)、溢價(市價>淨值)。假設情境:1. 指數大漲2%,看空的人多,強力買進反1,反1不跌還漲。原因:指數大漲,反1應該是要跌,結果因為太多人追價買反1,市價的漲幅,抵銷了淨值的跌幅,反而造成"溢價"。2. 指數大跌2%,看空的人少,一直賣出反1,反1不漲還跌。原因:指數大跌,反1應該是要漲,結果因為太多人殺價賣反1,市價的跌幅,抵銷了淨值的漲幅,反而造成"折價"。3. 超漲或超跌?原因:概略來說,就是"市場交易"讓市價的漲跌幅大於淨值的漲跌幅。槓反ETF適合長期/短期持有,有很多篇文章已經詳細探討過原因了,公開說明書上也寫得很清楚,單就以市價來探討並不全面。
祗要錢夠多 操作T50或T50反1 都能獲利 5%~10%是操作期待獲利率我從19.2 每跌0.1買進2張 目前有20張了 今天看來已到成本附近 祗要大盤再跌 我就準備獲利出場本錢夠多就算漲到10000點也不怕 成本會越攤越低 總有下來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