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訊】Apple Music 推出全新「觸覺回饋音樂」功能 讓音樂更“動”聽!

skiiks wrote:
「不就隨著音樂節奏做...(恕刪)


1.安卓目前只剩中低階機用轉子馬達。現在很多旗艦機X軸線性馬達面積及震感甚至比蘋果大,這也是某些中國廠商主打的賣點之一。都是瑞聲做的,蘋果用的震動馬達沒有特別了不起。

2.蘋果從iPhone6s就已放入X軸線性馬達,卻遲至近年iPhone8以上機種更新iOS16原廠鍵盤才有打字震動。安卓手機及第三方輸入法打字震動早就行之有年。

3.Sony自2018起就推出音樂震動功能,且音源限制更少。但用戶反響不大,2024年機種去掉。

4.iPhone7以後壓力感測+震動的Home鍵,坦白說回饋感仍略輸6s能按下去的Home鍵。今年iPhone16的快門鍵體驗恐怕也不如Sony。

5.2015年Samsung Galaxy S6搭載Exynos 7420效能超過同期的Qualcomm Snapdragon 810及Apple A8。隔年的Exynos 8890也優於Snapdragon 820。而這還沒十年。

6.Apple抄Android眾廠商的功能可多了,最近的例子就是iOS18終於加入桌面自由排列,但抄只抄到半套,如果你有用過iPadOS18的話就會知道桌面非常難排,圖示容易亂跑。在這之前是安卓廠硬體先用上三鏡頭、高像素、120hz LTPO螢幕、雙卡雙待、Type-C,軟體上也是安卓廠先有演算攝影、夜景模式、雙層桌面、鎖定及隱藏app等功能。但我真心希望蘋果多抄安卓一些,畢竟2024了還沒有剪貼簿及手機分割視窗真的很難用。

7.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特別是震動馬達的部分)
最喜歡這種有科技始於人性的發明了
超級不行者 wrote:
這種技術應該很難用文字說明體會
沒有實際接觸完全不理解能帶來甚麼樣的感受
得找台IPhone手機來試試看
就字面上意思 手機震動模組跟著音樂節奏震動

這這軟體很好寫 很多跟著不同Hz的波長所顯示的上升格 視波圖 波浪線段 跳動
物理面 演唱燈光這些

只是手機上要能即時跟上節奏 只有線性馬達做得到
A12Bionic wrote:
1.安卓目前只剩中低階機用轉子馬達。現在很多旗艦機X軸線性馬達面積及震感甚至比蘋果大,這也是某些中國廠商主打的賣點之一。都是瑞聲做的,蘋果用的震動馬達沒有特別了不起。

2.蘋果從iPhone6s就已放入X軸線性馬達,卻遲至近年iPhone8以上機種更新iOS16原廠鍵盤才有打字震動。安卓手機及第三方輸入法打字震動早就行之有年。

3.Sony自2018起就推出音樂震動功能,且音源限制更少。但用戶反響不大,2024年機種去掉。

4.iPhone7以後壓力感測+震動的Home鍵,坦白說回饋感仍略輸6s能按下去的Home鍵。今年iPhone16的快門鍵體驗恐怕也不如Sony。

5.2015年Samsung Galaxy S6搭載Exynos 7420效能超過同期的Qualcomm Snapdragon 810及Apple A8。隔年的Exynos 8890也優於Snapdragon 820。而這還沒十年。

6.Apple抄Android眾廠商的功能可多了,最近的例子就是iOS18終於加入桌面自由排列,但抄只抄到半套,如果你有用過iPadOS18的話就會知道桌面非常難排,圖示容易亂跑。在這之前是安卓廠硬體先用上三鏡頭、高像素、120hz LTPO螢幕、雙卡雙待、Type-C,軟體上也是安卓廠先有演算攝影、夜景模式、雙層桌面、鎖定及隱藏app等功能。但我真心希望蘋果多抄安卓一些,畢竟2024了還沒有剪貼簿及手機分割視窗真的很難用。

7.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特別是震動馬達的部分)
1.現在?你該說的是近幾年?還是該說晚幾年了?

三星現在今年手機S24 直到S20還是轉子
然後S21到S24的線性馬達 還是鈕扣大小 震感低

都同樣瑞聲做的 但你知道什麼叫做「一樣有 不一樣好」?
前述 模組大 重鎚有足夠重量 移動距離 加速度
所輸出的效果就是不一樣
不要說現今機種相比輸一大截 五年前蘋果長條小模組相比 當時安卓偏心震動馬達都比不上

而且前述對應手機重量 要有相當重量的震動模組
安卓用鈕扣震動模組對應手機重量 達成的效果就是「有震動就好」

2. i8時期在三星板就有文章說同樣未接來電
放桌上兩支手機 三星就是震動很低 蘋果震到在桌上跑
三星S24換上線性馬達還是一樣 鈕扣大震動模組 有震動就好

2.都打完字了 轉子馬達的震動才傳出來
有效果 但不及時

3.做不起來 換人做

4.模擬按鍵本來就不會有實體按鍵按壓上下回彈的回饋感 只能用震動提示
蘋果震動提示 擬真度很夠了
很多人用i7完全沒意會到那顆按鈕實際無法壓下 只剩下接觸

5.十年也就這高通出包這兩顆噴火龍不行 說贏十年差不多
還是我要修正十年內贏8年?

6.笑死 安卓本身就是抄襲
谷歌在美國法院說沒抄襲的證據 竟然是拿抄黑莓帶有微縮鍵盤的原型機說安卓是從這裡發展出的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 不就抄黑莓抄到一半 看到哀鳳後 棄黑莓改抄iOS

蘋果哀鳳軟硬體系統軟體 都是從原本桌面系統簡化而來 很多用途在桌面系統上老早就有
谷歌本身就沒有桌面系統 就是只能抄 看蘋果抄看微軟抄 東抄西抄
蘋果是把桌面系統功能下放到iOS上
谷歌厚臉皮把別人桌面系統上功能更早抄過去 不明就裡的粉絲還以為是谷歌創出來
蘋果後出叫做抄襲
偶爾創出一些獨特手機應用

系統抄 功能抄 抄別人這麼多 被抄一點哀哀叫

7.闢謠?拿著3分真7分假的資訊 用真的掩飾假的叫做闢謠............


---------------------

有如當初指紋辨識一樣 安卓搶先蘋果在手機上使用指紋辨識
卻是十年前垃圾的「線掃式指紋辨識」
蘋果一出來「按壓式全幅指紋辨」
教你什麼叫做好用後 隔年安卓全部轉按壓式

十幾家安卓廠 拿著市場現有產品 還十年前就被評斷垃圾功能 繼續拿來用
不思進取怎樣讓指紋辨識更好用
就可以看出蘋果對於產品功能 總是會想辦法完成想要的需求

三星也為此 才從抄襲蘋果 轉為怎樣讓手機有新功能增加賣點
但只想到有 並沒有想到怎樣使之好用 並延續下去 噱頭居多


然後這個大體積的震動模組 安卓現在很難抄
蘋果排除多項因素問題後讓出容積達到使用
而安卓就如前所述 無法排除多項因素問題 導致沒有容積可以放置更大的震動模組
震動依然維持有就好

不省電 電池勢必要大 佔走容積 難以放入新功能硬體 這就是安卓產品目前困境
蘋果老神在在
省電->電池小續航還贏
類載板技術->主板縮小 三星只能眼巴巴的看著 即便有能力也無法執行




 
感覺會是很特別的體驗
要實際摸過才知道
不過不知道會不會很耗電?
覺得對我沒啥用的功能
這功能不知道會不會隨著音量大聲震動就跟著大
想體驗一下震動聽覺一下
A12Bionic wrote:
1.安卓目前只剩中低...(恕刪)


那個skiiks小丑的論調永遠都是那套,那老人真的是老害
蘋果創多抄少,看了實在很反胃
看到ptt上有人在反應ios18桌面排列問題就覺得很好笑,安卓放在那邊幾10年的東西了,抄也抄不好到底在幹嘛
光看文字很難體會觸覺回饋音樂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