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Razer 在今年 CES 大展上,除發表全新的 Razer Blade 16 AMD 電競筆電外,更推出內建加熱與通風功能的概念電競椅 Project Arielle、Razer Monitor Stand Chroma 螢幕支架,以及 Razer Handheld Dock Chroma 多功能底座,此外,先前為各位測試過的 Razer 筆電散熱支架,也在吉日起可以透過 Razer Synapse 更新,提供 Razer HyperBoost 全新功能,另也讓 Razer Kishi Ultra 可使用全新的 Razer PC 遠端遊戲功能,藉由終端裝置、周邊設備與軟體支援,提供給玩家完整的電競生態鏈。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全新推出的 Razer Blade 16 將搭載 AMD Ryzen AI 9 處理器搭配全新 NVIDIA GeForce RTX 50 系列筆電 GPU 的關鍵硬體解決方案,這是 Razer 繼 Blade 14 後,再次推出 A+N 規格版本機型,主要還是在散熱與效能間的平衡,另外就是 AI 運算效能的需求。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Razer Blade 16 AMD 配備 16 吋 QHD+ 240Hz 螢幕更新率的 OLED 顯示螢幕,並搭載最高擁有 12 核心/24 執行緒 的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提供高達 50 TOPS 神經處理單元 (NPU) 效能。另外,與其搭配的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筆電 GPU,則擁有 24 GB 的 GDDR7 獨立顯示記憶體,能提供高達 155W 的圖形效能功率,並支援 NVIDIA DLSS 4 與 NVIDIA Studio 驅動程式等進階功能。

筆電 C 件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右側 I/O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左側 I/O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此外,Blade 16 AMD 同樣採用單塊鋁材打造一體式筆電機身,這延續了 Blade 電競筆電一貫以來的設計傳統,其機身最薄處為 1.50cm,不過機身重量在現場實際拿起來就稍微重了一點。筆電鍵盤則同樣沒有獨立數字按鍵配置,但採用全新的鍵盤配置,讓鍵程達到 1.5mm,比前代增加 50%,並擁有約 63 克的觸發力,能提升輸入時的反應速度。同時在鍵盤右側則新增了一排五個預設於 Razer Synapse 的巨集鍵,並可搭配 Razer Synapse 自定義為啟動應用、變更設定等,但與其如此,倒不如也把數字按鍵做進去是不是會更好...

本次 Blade 16 AMD 也將升級為 6 喇叭音響系統,可搭配 THX 音效專家調校,提供針對遊戲、電影等的多種預設聲音模式。至於左右兩側的 I/O 配置則為 3 個 USB-A 3.2、2 個 Thunderbolt 4 、3.5mm 複合音源插孔、HDMI 2.1 與 SD 記憶卡讀卡機等完整配置。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Blade 16 AMD 配備的 16 吋 QHD+ 240Hz OLED 顯示螢幕,採用四面 4.7mm 窄邊框
設計,支援 0.2ms 反應時間,也提供使用者 Rec .709、Adobe RGB 到 DCI-P3 的 Calman 認證色彩配置檔,這也可透過 Razer Synapse 軟體來進行設定。同時,這款電競筆電更採用了新一代配備雙風扇的蒸汽腔冷卻系統,全新的散熱系統將覆蓋 57% 的主機板表面積,搭配 0.05mm 的散熱鰭片,能提供穩定且高效率的散熱表現,至於實際的效果如果,就只能期待之後有機會拿到實機後再為各位進行測試。

Razer Monitor Stand Chroma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下方置物空間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內建集線器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後置連接線埠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目前已經可在 Razer 官網或直營門市購買的 Razer Monitor Stand Chroma,其採用陽極氧化鋁打造螢幕支架結構,最大可承受 20Kg 的重量,原本還期待 Razer 也會推出全新的顯示螢幕新品,但看起來還是維持先前 Raptor 27 這款產品...至於支架表面則為霧面質感塗層,支架下方可收納鍵盤等滑鼠等周邊裝置。其支架右側具備 USB-C 集線器,具備 2 個 USB 3.2 Type-A、1 個 USB 3.2 Type-C 和 1 個 HDMI 2.0,但如果能將 HDMI 規格升級到 2.1 並將 USB-A 與 USB-C 的配置數量對調,應該會讓產品有更大的吸引力,而 Razer 經典的 Chroma RGB 燈效也可透過 Synapse 中控軟體來自定顏色與效果,這款 Razer Monitor Stand Chroma 的官方建議售價為 7,480 元,個人是覺得還是稍微偏貴,但整體的質感與實用性確實還不錯。

Razer Handheld Dock Chroma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可摺疊收納設計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連接埠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USB Type-A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可摺疊支架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最高支撐角度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最低支撐角度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Razer Chroma RGB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全新推出的 Razer Handheld Dock Chroma 同樣也使用鋁合金材質打造而成,雖為可折疊的設計與一體式的 USB-C 連接線配置,但產品本身還是有點重量,但我覺得不會太影響實際的攜帶性。這款底座是專為 PC 遊戲掌機、智慧型手機甚至是平板電腦所設計,當然需要這些裝置都是透過 USB-C 來進行連接或充電的才行。除內建 Razer Chroma RGB 燈光效果外,也支援 100W PD 快速充電,以及 3 個 USB 3.2 Type-A 連接埠、RJ-45 網路插孔、HDMI 2.0 等連接埠,基座內部的橡膠防滑墊有凹槽設計,可讓使用者依照環境需求來調整支撐角度。

Razer Kishi Ultra 搭 iPad mini 擺放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基座後側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I/O 配置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現場除了放了多個品牌的 PC 遊戲掌機外,也搭配了 Razer Kishi Ultra 進行基座的展示,如果各位手邊有遊戲掌機,但又不想買購入原廠的專用基座,那這款 Razer Handheld Dock Chroma 或許是一款具備顏值與實用性的多功能基座,且目前台灣開賣的售價為 3,090 元新台幣,其實價格也不會太貴,有興趣的話可以考慮入手。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在 Razer CES 展區會場上,其實最讓布萊恩感興趣的莫過於 Razer 展出了全新的沈浸式生態系統,這是結合 Razer Chroma RGB 燈效、Sensa HD 觸覺回饋,以及 THX 空間音效三大技術所打造而成的沈浸式生態系統。Razer 在未來也將推出多款帶有 Chroma RGB 功能的燈光周邊產品,讓使用者可以自行打造這套沈浸式生態系統,當然也將以 Razer 本家的終端與周邊產品為中心,向外將互動燈效尤 2D 桌面設置延伸到 3D 空間。


這邊就用影片來為各位展示一下 Razer 沈浸式生態系統,展演的內容包含電影、遊戲等,主要是透過聲音來連動 Chroma RGB 燈光,先前推出的全球首款搭載獨家 Razer HD 觸覺技術的遊戲椅墊,當然還有具備 THX 環繞音效的 Razer Nommo V2 Pro PC 遊戲喇叭,只能說音效、燈效與震動效果搭配顯示螢幕內容,確實是沈浸感十足,但要湊齊這些設備還要進行架設,另外還要有一間獨立的娛樂室,只能說整體的成本相當高啊~~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最後一款就是 Razer 本次推出的概念產品 Project Arielle,這是旗下首款內建加熱與通風功能的網電競椅,其網布材質與先前測試過的 Fujin Pro 電競椅相同,只不過這次連椅墊部分也用了網布材質,實際試坐後發現網布材質的支撐力確實很扎實,且即便沒有開啟通風功能也不會有悶熱的情況發生,另外可以看到椅背與椅墊周圍都有 Chroma RGB 燈條配置,可連接 Razer Synapse 來更換顏色與模式。

椅背結構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風扇壓縮機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觸控面板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出風孔(上)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出風孔(左)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出風孔(右)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出風孔(左下)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出風孔(右下)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在椅身的背後除了有椅身支架結構外,更在靠近椅墊下方配置了無葉風扇系統,不過由於現場環境太吵雜的關係,無法正確判斷最大風量運轉時的噪音,使用者可以透過椅墊右方的觸控面板,包括三種風量大小調整、冷風與溫風功能按鍵。Project Arielle 內建節能型 PTC 加熱器,能提供最高 30 度的暖風,而冷風模式則可將體感溫度降低 2~5 度,至於通風孔則僅有在椅背的上下左右邊框進行配置。簡單地說網布型電競椅原本就不太容易悶熱,但這樣風扇系統設計,就可以解決冬天太冷的問題,也可以進一步降低夏天所產生的悶熱感。

【CES2025】Razer 推出 Blade 16 AMD 2025 並以多款全新周邊完善電競生態鏈
簡單來說 Razer Project Arielle 概念電競椅,算是已經有九成的完成度,我自己也滿期待這款產品能夠順利的上市販售,但價格部分可能要在持續關注一下,畢竟擁有滿滿信仰的 Razer 電競椅系列售價都相當高昂,未來如果有正式上市的訊息,布萊恩會持續為各位更新,請持續鎖定後續的相關報導。
2025-01-10 21:50 發佈
RAZER 獨特魅力
QHD+ 240Hz OLED + 5090 這遊戲體驗太頂立
太潮了,我想買拉
哇靠,RGB電競椅,這我第一次看到
電競不能沒有RGB😁

椅子下面的地墊也要電競化,電競地毯,電競椅墊
Bryan.S wrote:
Razer 在今年 CES...(恕刪)


雷蛇產品越來越齊全了~真好!
掌機基座如果接線可以分離就更好了
多個C口接外接螢幕也不錯
有規劃就是不一樣
一整套真的齊備啊
那個有風扇的椅子也太有趣!不知道實際效果怎樣?
雷蛇產品真是閃亮,電競椅還有風扇可以吹冷暖風真是潮。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