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888 自推出之後,其實質疑的呼聲一直都沒少過;加上先前高通推出同屬旗艦規格,表現不僅有到,價格也更便宜的 S870 後,對 S888 的機種來說無非就更嚴峻了。對於 realme GT 來說,最直接的對手就是 POCO F3 了。這邊小編則是拿了同屬 S870,不過對於拍照更有堅持的 vivo X60 Pro 來做個比較,看看 realme GT 對比較難調校的 S888,對比更有性價比 S870 的差距。
另外要說明的是,由於一些因素影響,本篇開箱的將會是 12+256GB 版本的中國版 realme GT,安裝 Google 等相關服務都沒有問題,但部分設定上跟台灣版會有所差異。後續如果有台灣版本的機器,會再安排與 POCO F3 做對比。
開箱與外型
相機
實拍
功能
小結
▌開箱與外型
由於是中國版本,外盒與配件盒上的「真我 GT」等相關字樣,台灣版本就會改為 realme GT 了。外盒設計跟以往 realme 機型也不太一樣,一樣是長方形但變為橫向,且體積也變得大上不少。
- 外盒
- 內層

中層放有手機本體,一旁則是 USB-A to C 充電線,把手機翻開後底部則是 65W 的快充充電器;要注意的是中國版本在台灣僅有 50W 的快充能力,台灣版則是會把充電器改為 USB-C to C,而可以正常充至 65W,如果是買中國版的朋友要特別注意。另外,配件也沒有附耳機。
- 中層
- 底層

螢幕設定與採用 realme UI 的機種類似,這邊也有 O1 超畫質引擎,以及模擬的 SDR 轉 HDR 技術等;但不知道台灣版本會不會有,就先當參考吧。

詳細設定則有三種色彩模式、60 與 120Hz 的更新率調整,比較特殊的是有個強化 HDR 影片亮度的模式,自己是覺得沒什麼差啦.....同時也有源自 OPPO,方便自由調整桌布與各式顯示模式的「個人化設定」。
- 色彩模式
- 其他設定
- 更新率
- 個人化設定

這邊也實際比對一下亮度,兩家官方都沒有公布亮度。不過這邊將亮度直接開到最高看,可以看到右方的 vivo X60 Pro 亮度明顯較高。而這邊也查了一些第三方數據,vivo X60 Pro 也的確是較高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兩個連接(1,2)。

HDR 的亮度差異也最為明顯,剛剛提到的 HDR 高亮功能這邊有開啟,但跟一旁的 vivo X60 Pro 比就.....有明顯差別。在室內看可能覺得還能接受,但如果是太陽底下,realme GT 的亮度恐怕會是比較讓人擔心的地方。
- HDR
- HDR
- 背蓋
- 背蓋

中框這邊比較可惜的地方是,採用的是塑料材質,想一想可能是為了將重量壓下來,但又想省成本而做的犧牲吧;不然 vivo X60 Pro 其實重量是更輕巧的 177g,卻是搭載金屬中框。realme GT 機頂設有一只 mic、機底為 3.5mm 耳機孔、mic、USB-C 連接埠與揚聲孔。左側有退卡槽與音量鍵,右側則是單獨的電源啟閉鍵。
- 機頂
- 機底
- 左側
- 右側

▌相機
realme GT 主鏡頭搭載 Sony 64MP IMX682 f/1.8 等效 26mm 標準鏡頭 + 8MP f/2.3 119 度等效 15.7mm 廣角鏡頭 + 2MP f2.4 微距鏡頭;前鏡頭則為 16MP f/2.5 規格。基本上跟 realme X7 Pro 類似,畢竟賣這個價格,很明顯就是把成本都分配在效能上了...
- 主鏡頭
- 前鏡頭
- 主鏡頭介面
- 拍攝模式
- 專業模式
- 夜景模式
- 專業夜景
- 夜景濾鏡
- 自拍夜景
- 人像
- 虛化
- 濾鏡
- 前鏡頭介面
- 自拍補光
- 前鏡頭人像
- 濾鏡
- 景深
- 美顏
- 主鏡頭錄影
- 錄影畫質
- AI錄影
- 錄影濾鏡
- 錄影景深
- 錄影美顏(限HD畫質)

比對之前,也來複習一下 vivo X60 Pro 的相機規格,主相機搭載 Sony IMX598 48MP f/1.48 微雲台 2.0 標準鏡頭 + 13MP f/2.2 120 度(矯正 108 度)2.5cm 微距廣角鏡頭 + 13MP 50mm f/2.46 人像鏡頭,前鏡頭則是 32MP f/2.45。實際看規格的話,realme GT 廣角鏡頭畫素略遜一些,也沒有光學的 2x 鏡頭,前鏡頭的畫素也比較不足.....

▌實拍
日拍
第一組可以發現,realme GT 的色溫明顯較冷,整體亮度在都是自動測光的狀況下,也是 X60 Pro 偏亮顯得討喜一些。放大檢視畫質,廣角雖說 X60 Pro 畫素較高,從地板細節也能看到比較多,但以 MD 還有整體畫質來看,好像也沒有到贏很多?
標準鏡頭部分,在都是 4in1 12MP 的狀況下,就髮絲的畫質來說 X60 Pro 細節比較多一些,realme GT 塗抹感比較多;而後方店面的字體畫質,也是 X60 Pro 較多一些,但放大看比較清楚,縮圖基本上就是亮度與色溫上的差距。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標準
- X60p標準
放大檢視畫質,還是 X60 Pro 顯得比較銳利,但以整體照片的自然度來說,realme GT 會比較適合,只是這次在測試人像照時,realme GT 有蠻多次出現跑焦的狀況,就算自動對焦到人臉也一樣,希望後續軟體更新能改善啊.....
- gt人像
- X60p人像
- gt人像
- X60p人像
自拍這邊 X60 Pro 反而沒有主鏡頭色溫偏暖的狀況了,放大看畫質也是 X60 Pro 較為銳利,realme GT 有點跑焦的狀況出現;美顏部分,可以看到 vivo 這幾年的進步,已經可以和 realme / OPPO 系的分庭抗禮了。
- gt自拍
- X60P自拍

自拍的夜景模式明顯可以看到背景後方過曝的燈箱有正確還原亮度,且主體的立體感和亮度也來得更好,膚色也明顯變得白皙不少;如果有得用的話,建議就直接用夜景自拍模式吧。
- gt夜景
- gt一般
夜景這邊先來講廣角,X60 Pro 基礎亮度明顯亮很多,但不要看 realme GT 一般模式那麼暗,其實現場比較貼近這個樣子.....而 X60 Pro 膚色校正的比較多,realme GT 則是貼近肉眼所見,被光源影響色溫,這邊是 X60 Pro 比較討喜;夜景模式部分,可以看到 X60 Pro 主體亮度有點太高了。整體畫質則是跟日間表現差不多,X60 Pro 比較銳利些,但沒有到完勝的程度。
標準鏡頭的表現,一般模式下 X60 Pro 的 HDR 表現一樣優秀,realme GT 感覺根本沒有觸發啊....夜景表現下可以看到 X60 Pro 膚色還是比較討喜的,而畫質一樣是 realme GT 比較鬆散,但細看髮絲可以發現 X60 Pro 對比較高,以人像來說風格會重一點。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廣角夜景
- X60p廣角夜景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夜景
- X60p夜景
不過 realme GT 就是比較貼近肉眼所見,X60 Pro 跟當初測試的一樣,自動測光拍攝的夜景都不知道再亮幾點的.....當然經過一定調整後,相信還是能拍出接近肉眼所見的。標準鏡頭的表現則是跟廣角差不多;但夜景模式的畫質差距就來得更低了。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廣角夜景
- X60p廣角夜景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夜景
- X60p夜景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廣角夜景
- X60p廣角夜景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夜景
- X60p夜景
標準鏡頭表現差不多,以最貼近肉眼跟畫質平衡的話,realme GT 表現最好;單純以畫質、討喜程度來說,則是 X60 Pro 的夜景模式,但這個亮度根本不是現場的樣子.....往好處想亮度拉成這樣,桌上的時鐘跟壁鐘細節還是有維持到也是很厲害。
- gt廣角
- X60p廣角
- gt廣角夜景
- X60p廣角夜景
- gt標準
- X60p標準
- gt夜景
- X60p夜景
- gt人像
- X60p人像
▌功能
中國版的 realme GT 一般設定除了語音助理是專屬的 Breeno 之餘,其餘選項幾乎都跟國際版相同;搭載的也是基於 Android 11 的 realme UI 2.0。
realme GT 支援 Wifi6 規格,同時也有歷代皆有的雙 Wi-Fi 加速;並有藍牙 5.2、SBC、AAC、APTX、APTX HD、LDAC 等協定。
- Wi-Fi設定
- 其他連接
- 通話設定
- 通話設定
- 通話錄音

選項則是有杜比全景聲,這裡的設定跟之前不太一樣,分為環繞以及場景兩種模式,主要是以使用情境以及場地為區分點。
- 杜比全景聲
- 杜比全景聲
- 安全性
- 螢幕指紋
- 臉部辨識
其他設定部分也是相同的,同步也有近期才支援的指紋快速移動,在黑屏時可以藉由螢幕指紋辨識器快速開啟應用程式或是掃條碼等功能。實驗室也有先前具備的 3.5mm + 藍牙的雙耳機、DC 調光等。
- 其他設定
- 指紋快捷鍵
- realme實驗室
- 遊戲空間
- 設定
- 設定

這邊也附上《決勝時刻M》的測試,機身限制最高更新率是 fps60,整體玩起來順暢度自然是不用多說,唯一想要挑毛病的還是,如果是以電競出發,如果有超音波或是實體按鍵相信玩起來會更快啦.....但一款一萬多的 S888 機種還要求這種規格,好像有點過分(?)
另外,realme GT 這邊還有一個 GT 模式,有點像是 ROG Phone 的 X mode,開啟後也會有個動畫出現;但說明上就是以極致效能這樣,自訂性沒有那麼高。
這邊以最新的安兔兔 v9.0.4OB 做測試,realme GT 一般模式得出 745,941 分、GT 模式則是破 80 萬的 832,800 分;搭載 S870 的 vivo X60 Pro 則是 711,617 分。從安兔兔的看出 GT 模式對於 GPU 本身好像沒有什麼升級。
- 安兔兔v9.0.4OB
- 安兔兔v9.0.4OB(GT模式)
- 安兔兔v9.0.4OB(X60 Pro)
- 3DMark
- 3DMark(GT模式)
- 3DMark(X60 Pro)
- GT起始
- GT 30分後
- GT起始
- GT 30分後

接下來是 X60 Pro 的表現了,一樣是相同條件下測試《決勝時刻M》。起始 CPU / 電池 / 機背溫度為 46.5 / 31 / 34.5 度,過 30 分後上升至 48 / 38.5 / 39.2 度,幅度為 1.5 / 7.5 / 4.7 度。這邊起始溫度好像有點高.....但以最後的結果來看,其實 realme GT 身為目前發熱印象很重的 S888,管控起來溫度僅高 2 度多,其實散熱系統做的還不錯就是。
- X60p起始
- X60p 30分後
- X60p起始
- X60p 30分後

接下來換負擔比較大的《崩壞3rd》,遊戲畫質是自訂並且把畫質與更新率都調整至最高的 60fps。起始 CPU / 電池 / 機背溫度為 37.6 / 24.9 / 28.3 度,過 30 分後上升至 47.3 / 39.4 / 43.6 度,幅度為 9.7 / 4.5 / 15.3 度,機背溫度明顯是比較燙的。
- GT起始
- GT 30分後
- GT起始
- GT 30分後

下來一樣換 X60 Pro,以相同條件下測試。起始 CPU / 電池 / 機背溫度為 31 / 23 / 28.1 度,過 30 分後上升至 48 / 37.2 / 39.4 度,幅度為 17 / 14.2 / 11.3 度。先不管起始的上升幅度,以 30 分後最熱的狀況來看,除了機背溫度稍低,整體溫度其實跟 realme GT 差不多。
- X60p起始
- X60p 30分後
- X60p起始
- X60p 30分後

realme GT 內建 4,500mAh 電量,中國版的充電器為 USB-A 設計,最高為 10V 6.5A,65W,但因為電壓問題,在台灣 110V 時使用只會到 50W;國際版改為 USB-C 連接埠的充電器後,就能享受 65W 快充了。

這邊以一般模式搭配螢幕亮度 50%、連接 Wi-Fi 並關閉藍牙與定位做 PCMark 2.0 續航測試,60Hz 得出 13 時 25 分、120Hz 則是半天的 12 時 13 分。
- 續航(60Hz)
- 續航(120Hz)

▌小結
一言以敝之,realme GT 其實就與 realme 先前幾款旗艦機種如 X50 Pro 等類同,明顯的就是以性價比搭配旗艦處理器出招。因此我們要看的地方,無非是在如此的價錢下,realme GT 相較一些破兩萬、甚至三萬的同級競品來說,犧牲了什麼東西。首先在螢幕表現上,帳面數據看起來是旗艦級沒錯,但亮度反而犧牲了,這是其一。

自己覺得犧牲最大的,就是在相機表現上了,帳面數據其實跟中高階機種(就是 X7 Pro)幾乎一樣;這次體驗表現上差距最大的,反而是人像的跑焦狀況。畫質跟 vivo X60
Pro 相比有些鬆散,但差距其實沒有那麼大,跟上次測試 X50 Pro(是 realme 的)相比下印象分數高上不少,同時也有色溫還原場景,以及一慣的自拍美顏優勢等;不過你都花不到兩萬買了 S888 機種,再要求相機規格好像.....有點過分?
接下來就是跟 S870 的 vivo X60 Pro 做對比了。如果是以國際版來看的話,其實以 X60 Pro 的價位,不如拿沒有微雲台剩餘規格都差不多的 X60 比來得更為貼切。X60 是 8+128GB 版本,售價是相對 realme GT 傳聞價格高一點的 18,990 元,以相機表現來看,雖然有著夜景太亮、色溫較暖等小問題,但都是可以調整的,畫質相較 realme GT 有優勢,而蔡司 Biotar 人像模式真的是無可取代。
兩機的效能表現上,S888 在跑分、遊戲的表現還是優於 S870 這點沒話說,問題在於 S888 硬體散熱的調校上能否駕馭這顆「熱情」的 SoC。以測試結果來看,realme GT 這次的散熱系統還蠻棒的,不需要加裝什麼風扇,就能控制在 40 初頭的機背表面溫度,內部偵測數據也與 S870 差不多,以效能派的消費者來說,絕對是值得推薦。最讓人不開心應該還是傳聞會引進最高規的 8+256 規格,而不是中國版的 12 + 256GB。
最後,如果是要跟 S870 的機種相比,本篇的 vivo X60 Pro 基本上如果不需要微雲台,其實選 X60 就好了。適合在乎相機表現多一點,極致效能反而其次的朋友,而 S870 基本上也是款絕對能撐目前主流遊戲的處理器了。
realme GT 最大的對手,應該還是在發表同日會揭露台灣上市消息的 POCO F3 了。售價以換算來推測,差價應該會在 2-3 千元左右。只要 POCO F3 相機表現可以與 realme GT 持平,那麼 POCO F3 基本上就算贏了。當然如果對效能、相機表現都還好,只要便宜的話,那好像就非 POCO F3 莫屬(?)
情境拍攝:Jim
MD:kio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