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是不是所有廟都是私人的呢?

廟大多是法人或私人的,都是賺錢跟洗錢用的,大部分的廟都超有錢的,很多政治人物私下都有廟幫洗錢
記得以前有一個網紅組了一個政黨。
歡樂無法黨。

其實本來是想搞宗教的。
因為收入跟支出都是不透明的。也無法課稅。

偉大的政府就是為了選票不去動廟宇....

試想一下,你停車費過繳費期限直接變900百元。
但是廟宇跟大企業根本不鳥政府。

這政府有用嗎? 他們只會欺負一般人而已
宮廟或是教堂最大的誘惑就是教徒的奉獻了
宗教&政治都是一種信仰的表現,必須要有無私奉獻精神~
幾年前好像有要立法納管宗教,後來被立法委員給否決了,一查一下很多人是宮廟主委或者是相關親戚,
就知道水有多深了
Dean120 wrote:
幾年前好像有要立法納...(恕刪)


好像不是這樣喔
有草案要立法,但只是把[不納管]法制化,草案內容太扯了
完全凌駕於憲法之上,免稅,佔用公有地不用還,光看草案就一堆人吐血
去問連署的委員,竟然沒那回事,不清楚,忘記了,這麼扯的法案我沒簽之類的回應
一定會炸鍋,被擋是理所當然。
後來就沒人敢碰了,依政府的習慣,有爭議的法案,未來都會用大事件時用偷渡包袱通過
台灣立法每次都有爭議,都是行政部門或是立法委員的考量不夠周延,不夠完整導致,所以每年人家計算我們成立法案的數量都是遠低於日韓及新加坡的。

台灣大公司受政府管理,小的路邊攤、雜貨店也是有管理的。宮廟應有廟祝或管理委員會,也應有財產繼承的問題吧,還有每年個人的捐獻都捐給誰了,有些有慈善行為的,會有正面積極的社會引導力量,佛教和道教其力量也是不應該遠輸給基督教的。

宮廟有些就有營業的行為,有些長年都在提供炒米粉、米粉湯,供給信徒們免費吃,說是信徒不用給錢隨意捐,但是信徒給的捐款就常常遠高於米粉湯的價格了,更有些公廟提供的物品五花八門,信徒們的回饋那更是驚人了。可不可以稅捐處去稽查一下嘛,加減徵收一些也可以幫我們這些小老百姓補貼吧。

宮廟管理也是減少社會問題的重要方式,能夠掌握廟方管委會,那麼社會案件就可以掌握一部分了,你們認同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