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確定故意傷害

前些日子去理髮店理髮
頭髮剪到一半理髮師說他手臂肌腱開刀尚未復原
得知此訊息後,心中才剛覺得不妥
理髮刀就突然擦到額頭
最後用剃刀在修整鬢角時,耳朵突然一陣劇痛
感覺是剃刀割到耳朵,當下立刻反應,當時店內也有其他顧客
理髮師竟未告知傷口有出血情形,只拿面速力達姆之類的藥膏塗了一下
返家之後仔細檢查,發現被割傷的耳朵竟然在滲血
此時心裡一陣怒火,立刻回去理論並質問該理髮師
沒想到竟然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態度,還說理髮難免會失誤
盛怒之下立刻撥打110請員警登記資料備案
後來去醫院檢查,醫師說傷口大概3~5日可癒合,並施打破傷風。

1.手臂肌腱開刀尚未復原,竟還執意替顧客理髮賺錢,缺乏職業道德,罔顧消費者安全。
2.理髮刀割傷顧客未誠實告知傷勢,刀具也未消毒,還跟員警說理髮刀沒有人在消毒的。

遇到這種情況,請問各位會如何處理?
2025-08-01 11:49 發佈
就算是過失傷害也有"職業過失傷害"
這點是絕對跑不掉的

如果是在理髮前就告知他的手臂狀況,你可以選擇不在那邊理髮
頭都剃下去了才告知手臂狀況
雖然你在明知對方手臂狀況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不讓他繼續服務
他也可以選擇因手臂狀況不再繼續服務、不收費之類的
一來一往他可能不會全責,但也不可能無責

告了就知道了
對於這件聞所未聞的事,我首先問問Ai,看它有何解決的辦法。
------------------------------------
你遭遇的情況不僅令人震驚,也涉及消費者安全與法律責任。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與實務分析,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處理方式與法律依據:
---
⚠️ 法律責任分析

1. 理髮師手術未癒仍執業 → 疏忽責任
- 若理髮師明知自己手臂尚未復原,仍執行高精度操作(如剃刀修整),可能構成職業疏忽。
- 根據《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業者提供服務時,應確保安全性,否則須負無過失責任。

2. 刀具未消毒 → 違反衛生管理規定
- 根據《臺北市營業衛生管理自治條例》第21條與第26條:
- 剃刀重複使用時須拭淨並有效消毒
- 修面時應使用潔淨軟紙擦拭,並設有急救箱
- 若理髮師聲稱「沒人在消毒」,已違反法定義務,可能構成行政違規與民事侵權責任

3. 未告知傷勢、未處理出血 → 違反告知義務
- 根據美容法律協會說明,業者應對可能風險盡告知義務,並取得消費者同意
- 若未告知傷勢且處理不當,可能構成過失傷害或債務不履行

---
🧾 你可以怎麼做?

✅ 已做的正確行動:
- 回店理論並蒐集事證(目擊者、現場反應)
- 撥打110登記備案
- 就醫並取得診斷證明與破傷風施打紀錄
📌 建議後續行動:
1. 蒐集證據:保留醫療收據、診斷書、傷口照片、與理髮師對話紀錄
2. 提出民事求償:
- 醫療費、交通費、精神慰撫金
- 可依《民法》第184條(侵權行為)或《消保法》第7條主張
3. 向衛生局檢舉:
- 可依據地方衛生管理條例,檢舉刀具未消毒、違反衛生規定
4. 考慮法律協助:
- 若店家態度惡劣、拒絕賠償,可委任律師提起民事訴訟

---
🧠 心理與社會層面
你在事發當下的冷靜反應與後續行動非常有力,也展現了對自身權益的保護意識。這不只是個人事件,也反映出消費者在面對「技術性服務失誤」時的弱勢處境。

---
如果你需要,我可以幫你草擬一份簡易的民事求償通知書或衛生局檢舉信件格式,讓你更有結構地進行後續處理。你希望走法律程序,還是先嘗試和解談判?我們可以一起規劃。
=====================
以上,供參考。我只是中介人。
typetin wrote:
對於這件聞所未聞的事,我首先問問Ai,看它有何解決的辦法。
------------------------------------
你遭遇的情況不僅令人震驚,也涉及消費者安全與法律責任。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與實務分析,以下是你可以採取的處理方式與法律依據:


這是真實發生的案例,實在令人感到憤怒
當時還有2~3位顧客在等候
明知手臂開刀尚未復原,竟然還執行有危險性的工作
事發之後又一副沒啥大不了的態度
簡直不把顧客的安全當一回事

請問您是問哪裡的AI呢?回答得非常詳細
家用電腦裡面的Copilot。
是微軟的。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