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長眼 wrote:
GOGORO有自己...(恕刪)
不長眼 wrote:
然後呢?
二代馬達?車殼?車身?輪胎?電控?電池?
有組車廠嗎?
104上面.900人的公司.開了150個職缺(不算人數)
一堆工作都是
工作待遇:
待遇面議 (經常性薪資達4萬元或以上)
二代馬達是士林電機生產的
輪胎我相信沒有那家車廠是自己來的
換電站在前陣子的新聞是由金雨提供的
其他輪框、避震器、連結器、儀表應該都是由供應商提供
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慢慢去挖
車廠主要是成車組裝,其餘零件大多會從供應鏈去採購
部分關鍵組件自製,這應該算是車輛業的常態了
有空去逛逛三陽的工廠,每天早上一車一車的零件等著要進去
專業分工這並不難理解吧?
還是您以為所謂車廠就是小從螺絲釘大到坐墊通通都要自己做?
今年開始GOGORO還要負責合作廠商的車輛組裝與關鍵組件供應
大規模徵人擴大產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難道要像某家龍頭廠只找寥寥可數幾個工程師就要拿下50%市占嗎?
經常薪資能到四萬以上對現場作業來說也算有良心了,不懂您提這個點要表達的是甚麼?
guderian wrote:
二代馬達是士林電機...(恕刪)
一堆沒常識的在那邊挑毛病
現在的車廠沒有一家可以全部零件自製的
即使那些跑車廠,很多零件也都是向外採購成品,或是OEM、ODM的都有
現代工業分工很細
大家專精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上
車廠只要車子符合客戶要求就好
零件誰生產的根本不是重點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歐洲車上甚至那些超跑上其實有些零件也是跟台灣的零件廠採購的
guderian wrote:
難道要像某家龍頭廠只找寥寥可數幾個工程師就要拿下50%市占嗎?
改殼改名不需要很多工程師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