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工作的緣故,告別了大學陪我上山下海的藍色四期噴射勁戰,而所在地對機車的維修水平又普遍低落,另一方面上班所在地有限速,因此把目光轉向電動車,在選購期間花了非常長的時間比較,雖然原本已經幾乎決定下手由天王藝人代言的牌子,但走進展間發現外型有好多都是仿國內當紅品牌的機車外型,因而打消念頭,對YAMAHA還是比較有信心加上操控的平衡性,決定選擇YAMAHA,走進展間後目光完全被這台吸引,就決定是它了經過了一段時間的騎乘還算滿意,但選擇power模式最高還是只有40km/hr,常常入彎時很開心,一出彎感覺車子用爬的,但跟他牌比還是滿順暢,畢竟不能和汽油車比,避震有點小異音外,大致上滿意,外型沒話說,但頭燈配備LED頭燈,夜間亮度不夠也沒有遠光燈,每天騎乘約3~5km大約每3~4天才需要充電,騎乘2個多月以來沒遇到什麼問題,洗車後洗的很徹底也都沒狀況,比較不了解是用了號稱'真空胎'是建大出廠的,說不需要擔心爆胎或沒氣,抓地利夠用
YANAHA在中國大陸,開始也從日本搞來了一些電動機車銷售,還有安裝了鎳氫電池的.可惜水土不服.後來,YAMAHA乾脆入鄉隨俗,也搞中國大陸的一套,車體結構的.只是專門選購了自己認為足夠優質的零部件.再加上自己的若干心得.指定由某些代工廠組裝.去年,YAMAHA的某個代工廠又擴大了產能.當然,也許S教授更了解一些YAMAHA的情況.總投資10億元年產100萬輛雅馬哈電動車項目落戶江蘇泰州海陵區.2011年6月林海集團從雅馬哈引進電動車項目,7月份順利獲得電動車生產許可證,並正式開始投產,目前已累計生產電動車11350輛,2012年計劃完成10萬輛。為進一步做大做強電動車事業,經過林海集團與雅馬哈公司多次洽談,決定在江蘇(泰州)新能源產業園區投資建設新工廠,項目總投資10億元。一期新建廠房3.3萬平方米,力爭2012年3月份開工建設,2012年底建成投產。一期建成后產能達50萬輛電動車及30萬輛摩托車,同時建設主要配套件(車架)生產和研發中心,年產值約30億元人民幣。二期再投資建設廠房4萬平方米,最終形成年產200萬台電動車能力。
一期建成后產能達50萬輛電動車及30萬輛摩托車,同時建設主要配套件(車架)生產和研發中心,年產值約30億元人民幣。---------假設電動車的平均價格是3000元,那麼50萬輛是15億人民幣。假設摩托車的平均價格是5000元,那麼30萬輛是15億人民幣。二者相加剛好是30億人民幣。所以,YAMAHA的電動車,摩托車的平均出廠價格,基本也是這兩個數字。
型號 Metis-Q電池 48V-20AH海寶電池.電機 500W無刷免維護高速電機時速 20-35KM左右(取消限速后)續航里程 55KM(受載重量、氣溫、速度等因素影響)車輪尺寸 16寸車身尺寸(長寬高):1730×670×1106mm鞍座高度(最低)745mm淘寶有售,價格¥3980.00江蘇林海公司出品。METIS-Q加1700可以改為48v-20ah鋰電,不過換鋰電意義不大了,電池設計時不可取出充電。其中,要說明的是,YAMAHA以前使用松下鉛電池,後來改用上海海寶電池。YAMAHA使用的是高速馬達而不是低速馬達。所以,加速性能好。高速時能耗高。
這台不錯看,跟cuxi長的一模一樣在我們蘇州算高檔的,要賣到三千多不過我比較喜歡這台http://www.yamaha-motor.com.cn/icats/products/detail_009.html有前後避震,鋰電版要年底才出,鉛酸版要賣2200rmb!也算貴的,蘇州本地人買的少!本地廠牌類似的車種大概都1200~1600左右月底會打折,至少八折吧!有在想買一台運回台灣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