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該來一台不一樣的車款,我想這也是人生除了不斷戰鬥之外的冒險精神吧?
而能滿足冒險科技(中二)又能霸氣囂張的好坐騎,就是……
KTM 1290 ADV 「S」!!

加S就是比較厲害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因為這台原廠就給好給你滿滿的電控「大平台」
這邊先來張我騎乘的帥姿勢,這次開箱我還特別請友人開車載人幫我拍
畢竟花大錢入手,派頭不能沒有


我想跟別人不一樣,就從把手和儀表來開始講起
這兩邊操控鈕很有在打電動的既視感,讓我深深感覺這台車很有的玩
幸好我年紀還沒大到學這種東西會產生什麼學習障礙

我覺得光一上車,這個儀表我大概講完這篇大家也看不下去了,我自己也還在摸索中
簡單精選幾張就好,這個控制選單指到該項目會顯現在車上的位置

車輛狀態在這個部分都可以看得很清楚,確實掌握
這部分很多東西都移植自汽車,包括我後面會提到的這台車最重要的功能
這邊先賣個關子

而我覺得最「嘻嘩」的莫過於此了,選擇語言的時候,車子還會秀出該國的國旗

這台車的功能真的很多,在油箱上的這張貼紙先別急著撕,他可是一種提醒你選(敗)配(家)的提示
像是汽車功能下放上坡起步輔助HHC、緊急減速後方警示燈、MSR檔煞抑制、進退檔快排
然後標配的電子懸吊還有額外的調整功能,甚至是KTM家族必備的「拉力模式」,選完馬上解封印

另外,這台車是有ACC的,而且多種模式跟車距離可調,也可設定單純的定速

甚至藍芽連線、感應鑰匙也都有,這些汽車才會有的配備,一次都在這台車上
我在交車後,停紅綠燈時偶爾會一時興起想研究看看儀表上的更多功能
殊不知一綠燈入檔起步摧點油門後,就會直接跳回原來的儀表,這安全防呆做的很棒


我加購了原廠改裝的削薄防滑坐墊跟後箱架組,不過側箱還沒到,之後上三箱就能載好載滿
接下來,來幾張快速道路的ACC示範好了
我朋友他們在後擋風玻璃用手機幫我小錄一段,我再截圖分享,開著ACC保持頗一致的距離



ACC共有五段距離可選擇,搭配前電子懸吊可調整是否防觸底
以及減速時車輛前後所搭配的整體協調性
這讓我在騎乘時真心覺得:「以往靠純粹的機械與操駕經驗技術的時代好像過去了…」
但這樣的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也是一種蠻必要的發展
(就像下世代的車apple car號稱以後沒有方向盤跟踏板;摩托車會跟上汽車有盲點、ACC、電動化)
其中對於當前車道遇到慢車時,車體竟然能偵測到我是否有打方向燈並做出傾斜車身的動作,來判斷ACC減速後是否恢復設定的定速繼續騎行至即將切換的車道,讓我不得不調高風鏡避免其他人看見我嘖嘖稱奇的奇怪表情XD

整體而言有介入感,但卻調教得很線性
在安全舒適與騎乘樂趣間用科技結合了起來,讓人很心安的能鬆開油門(以後會跟國外特斯拉車主一樣在油門上面調橘子嗎(誤)
我和汽車上的友人,相約在北海岸會合
他們就直上國道,我走快速道路+平面道路,想不到抵達的時間是差不多的(一定不是我騎太快)
接下來就是比較單純的愛車美照欣賞時間了







這麼大的一台ADV,還蠻受到路人關注的
但也因為又大又重,在東北角的冬季風吹時,即使稍微有些加速度,也是覺得非常平穩
這車就是舒舒服服的騎,也同時享受科技帶來的安全便利
等我再適應久一點,就可以來規劃更長途的旅行
忽然心有所感,或許到了我這會惆悵、會擔心踏入了被時代拋棄的年紀時
只能用如同蝙蝠俠有的超能力般……

買些走在時代尖端的身外之物,好讓自己勉強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吧!

蠻多人都是街車、仿賽、美式之後才會考慮多功能車或者越野車(然後就入KTM的坑)
KTM 1290 Adventure S,當今台灣多功能車的王者
未來期待側箱到了之後裝上去變成完全體,變成最終武器備齊的姿態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