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曾是中國經濟的火車頭,但如今在內需疲軟、外貿受阻下,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衰退。
倒閉潮、失業潮,讓人們不得不問:這片土地,還能撐多久?
廣東經濟危機:失業潮、降薪潮、倒閉潮
8月以來,深圳、東莞到處都是工廠關門、店鋪倒閉。市場冷清,商場週末幾乎沒人。很多做了二三十年的老牌企業,熬過了川普關稅戰,也撐過了三年疫情,結果卻倒在這一波經濟衰退。
房地產、建材、餐飲、娛樂、女裝、珠寶、母嬰、婚慶,幾乎全都在喊慘,不是賺太少,就是直接虧錢。有人說得直白:現在廣東還有「不慘」的行業嗎?
打工人困境
想找工作更難了。有人碩士畢業,會運營、自媒體幾百萬粉絲、甚至有律師資格證,還是找不到工作。
許多老闆也被迫轉行,去跑外賣、跑滴滴。現在每10個外送員裡,就有1個是女性;網約車司機裡,三成以上是本科畢業。
工廠主的壓力更大:營收看似有幾十萬,但扣掉材料、租金、工資,淨利不到5%。很多人咬牙苦撐,但最後還是得賣車、賣房,清算倒閉。
倒閉潮實例
- 東莞天紅科技,幾萬人的大廠,一夜之間說關門就關門。
- 佛山一家做門窗的,也突然跑路。
- 曾經捐過一億的「糧草大王」,員工上萬,如今工廠空空蕩蕩。
富士康抗議
有富士康員工爆料,公司訂單減少,壓力轉嫁到工人身上,天天被要求提效率卻不漲工資。
私下傳言:很多生產線要搬去越南、印度、印尼。
這讓工人恐慌,擔心隨時被裁。最終爆發大規模抗議,工人和警察爆發衝突,據說有幾十人受傷,甚至有人喪命。工人感嘆:我們的命,真的微不足道。
深圳失去吸引力
數據顯示:2023年深圳人口增加200萬,但今年卻流出500萬,很多人一走就是二十年不回來。當地人直言:深圳已經沒有溫度,掙不到錢,也留不住人。
個人故事
有網友被惡意降薪,從1萬砍到4千,逼著自己離職,卻拿不到補償。
有大企業縮編,16條產線只剩2條,數千人一夜失業。
隨著社保新規上路,企業成本更高,裁員潮、降薪潮只會更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