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上海是中國最熱鬧的城市之一,滿街人潮、商場燈火通明,現在呢?很多地方變得像「空城」一樣,冷冷清清的。2500萬人好像突然消失了,他們到底去哪兒了?讓我用簡單的話,來優化整理一下這些現象和故事,說得像聊天一樣輕鬆點,但事實挺嚴峻的。
- 街頭和商場的「空蕩蕩」現狀
再看看其他地方:
- 周浦小上海步行街:才500米長,以前是夜市天堂,滿是煙火氣。現在?店鋪關門,招牌褪色,只剩零星幾個人走動。
- 十六鋪碼頭商業中心:黃金地段,對著黃浦江,以前200多家店,現在全封條了,有的還是去年貼的。遊客來了都傻眼。
- 浦東川沙新園路:以前像小南京路,夜市人聲鼎沸。現在變成「邊角料」,店鋪空空蕩蕩。
- 愛琴海購物公園:超大,55萬平米,11層樓,本來是網紅地標。結果呢?人氣慘淡,除了吃飯區和兒童區,其他地方像鬼城。為啥?電商搶了生意,還有大家沒錢花了。
總之,上海的商場空置率快40%了,很多網紅店不用排隊了,因為根本沒人來。原因?年輕人開始存錢,不亂花;線上購物太方便;租金貴得商家撐不住。
- 失業潮:中年危機和求職煎熬
- 一個44歲的中產大叔:失業4個月,以前有錢有閒,現在消費大降級。辭了鐘點工,自己買菜做飯,不抽菸、不叫外賣、出門坐地鐵加共享單車。甚至考慮賣掉老破小房子,因為房價在跌。旅遊?只剩近郊玩玩。
- 求職者的內耗:有個人在上海找工作3個月,每天焦慮爆棚。沒面試就躺平,刷抖音到半夜,作息亂套,社恐加重。招聘軟件上全是銷售崗位,投幾千份簡歷,只回來保險推銷。孩子問「爸為什麼有時上班有時不」,心酸啊。他說,現在能有份穩定的工作養家,就已經是天選之子了。奉勸大家,工作別挑,聽到不開心的話也忍著,每月有錢進賬就幸運了。
- 從年薪百萬到帶娃:41歲大哥,來上海16年,以前工作狂,一天16小時,全國飛,孩子出生都不在場。現在失業在家帶娃,覺得失敗嗎?不,他說自己夠努力了。幸好老婆不離不棄,每天早出晚歸上班。這是他最大的財富。从小父母離異,爺爺奶奶擺攤養他,現在失業了,更珍惜家庭。
- 面試的尷尬:有個女生去線下面試,大熱天趕3小時路,結果只聊3分鐘就涼了。狀態差、沒睡好,但還是去,因為是上市公司。唉,求職太煎熬了。
- 為什麼上海變「空城」?人去哪了?
- 返回老家:很多人失業後回農村或小城市,成本低。
- 去別處發展:經濟不好,跳槽到其他城市找機會。
- 大規模舊改:市中心拆遷,把居民趕到郊區,消費市場崩了。
- 信心不足:就算退休老人有錢,也不敢花。經濟差,旅遊、白領減少,商場像正大廣場一樣,人氣斷崖式下跌。
- 生意難做:開胡辣湯店的說,包子5塊4個還沒人買,周邊小籠包也慘。實體店卷不過,日子苦哈哈。
結語:希望在哪?
上海的變化真讓人震驚,從「國際大都市」到「空城」,背後是經濟崩盤、失業潮和消費降級。不是所有人都不努力,而是大環境太難了。但也有人說,郊區還行,像浦東嘉里城,人氣勉強撐著。希望經濟快點復甦,大家能找回信心吧!你那邊情況怎麼樣?有類似經歷嗎?分享分享,我們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