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中國大陸航天高科技人才很年輕

北斗导航系统、“天宫”空间站、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齡都三十幾歲
除了國家大力支持外
我發現跟他們教育有很大關係,他們軍工科技大學一進去,就是學相關高科技的知識
畢業出來就可以無縫接軌去相關軍事場所、科技單位上班、研究
真的很了不起,真的是學以致用,從18歲就開始
國家軍事科技會強不是沒有道理

而台灣教育真的有關心科技研究嗎?大搞竄改歷史、政治正確、鬥爭異己
不知對學生未來有何幫助?
2025-08-26 19:56 發佈
暗黑使者 wrote:
中國大陸航天高科技人才很年輕


不只是航天領域,基本上各個高科技領域都是年輕人,

不像台灣,每次合照都是一堆老人.....................
暗黑使者 wrote:
台灣教育真的有關心科技研究嗎?

你當我們這些竹科剛畢業的新進工程師沒在研究?
我們的小英男孩們也都是很年輕的人才



現年34歲的鄭亦麟2014年自台大經濟系畢業,是前行政院長林全的學生,曾在民進黨智庫工作,並隨著林全擔任小英政府的閣揆後,一同進入行政院,並擔任能源及減碳辦公室主任。2018年(27歲)在經濟部與科技部合作設立的「綠推中心」任副執行長,成為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政策重要推手。
鄭亦麟2019年因熟悉風電事務,出任台船子公司「台船環海」董事,但消息曝光,引發譁然。而今年(2025)初,經濟部主導成立的綠電售電平台「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延攬鄭亦麟為首任總經理,再次引起爭議與質疑。
hx135cb750 wrote:
你當我們這些竹科剛畢業的新進工程師沒在研究?



沒人說你們這些剛畢業的新進工程師沒在研究,
不過廣度有差,深度有差,強度有差,

不然為什麼台灣沒有一個放得上檯面的AI 大語言模型或是 AI 機器人?

反觀大陸都是年輕人在搞AI

台灣每次出來講AI的都是老頭
Apollo 11 flight director 當年36歲
RR
RR

又是"這個我美爹有所以這次嘴砲我又贏了"的精神勝利嗎?

2025-08-27 17:52
airbus330 wrote:
Apollo 11 flight...(恕刪)


人家在講台灣,你是在講什麼?
北漂彰化人

因為台灣沒有這麼年輕的人才,只好扯其他國家

2025-08-27 17:19
hx135cb750 wrote:
暗黑使者 w...(恕刪)


研究出了什麼航天科技嗎?
暗黑使者 wrote:
我發現跟他們教育有很大關係,他們軍工科技大學一進去,就是學相關高科技的知識
畢業出來就可以無縫接軌去相關軍事場所、科技單位上班、研究
真的很了不起,真的是學以致用,從18歲就開始
國家軍事科技會強不是沒有道理


除了正統軍校以外還有國防七子,只要考得進去,就業都不是問題
ionium007 wrote:
沒人說你們這些剛畢業...(恕刪)


我只能說你淺了!
術業有專攻,臺灣企業專長是B to B
臺灣的B都是美國、歐洲比較多

你說的是B to C 模式並不適合比較

臺灣早期都是跟中國合作B to B
無奈中國殺雞取卵,取代台廠後自豪彎道超車成功!逼得台廠轉向歐美!
不過目前看起來,轉的還滿不錯的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